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04|回复: 1
打印

吴婷:AI城市战争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少校

注册:2010-4-28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12 13:0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 | 吴婷

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给了中国一次重估价值的机会,也给了国内城市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北上广深”的一线格局,已经25年没变过了,接下来,会出现逆袭的AI黑马城市吗?

今天我带你挨个梳理一遍,各个城市的发展情况。

先从国家的顶层设计讲起,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提出“三步走”战略:

到2020年,AI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1500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万亿;

到2025年,AI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核心产业4000亿,带动产业5万亿;

到2030年,AI理论、技术、应用都世界领先,核心产业1万亿,带动产业10万亿。

现在回看,发现这份规划还是保守了。单说实打实的产业规模,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4年9月,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元,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的150%。

方向大致正确。这份规划总之是个起点,接下来各部委发布了一系列伦理规范、指导意见、建设指南,各地也开始发力AI产业。

在AI领域,首都北京是无可置疑的全国第一,断崖式第一。

这么说吧,你能想到所有竞争层面,无论是人才、专利、企业、融资、大模型数量,北京都是全国第一,而且都占全国30%以上;去年北京AI核心产业规模3000亿,占全国一半;北京有2400多家AI企业,约占全国四成;去年全国696起AI行业融资,北京占213起;全国200多款备案大模型,北京占123款,光海淀就占了76款。

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经济学讲,发展一门产业,要看有没有充足的要素禀赋,也就是各种资源。北京的核心优势资源在于两点:

其一,有中国最多的顶尖学府,这是科研高地。

全国前十的高校,北京或许只有两所;但全国前二的高校,北京还是有两所。

像AI这种前沿技术,很多时候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顶尖学者尤其重要。有一份AI 2000榜单,列举了全球2000名AI顶尖学者,中国有280人入选,其中北京占121人,超过40%,又是绝对遥遥领先。

还有一个AI Rankings机构,统计了2015-2025年的全球AI成果发表量,比国家,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但是比城市,北京第一;比学校,北大第一,清华第三。

这些人才和成果不是只留在实验室里,他们一挥手,公司分分钟成立,资本蜂拥而至。比如智谱AI,清华的;月之暗面,清华的;百川智能,还是清华的。当然北大的也不少,其他高校也很多。

其二,北京有互联网时代积累起来的中关村,这是产业高地。

中国AI学者4.9万人,北京占1.5万,其中单是海淀区就占1.23万。

除了百度、字节,大模型“六小虎”里有四家在中关村,还有做AI芯片的寒武纪、摩尔线程,做智驾的地平线,做数据决策的第四范式,做计算机视觉的旷视科技等等。这里面一多半我都带队深度访学过,也有一些是我们嘉宾校友企业。



上海也是最早布局AI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张江,发展成了中国大陆最集中、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从2018年起,上海就开始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里既是国际交流的窗口,也是很多跨国科技公司中国总部或研发中心的首选地,比如英伟达、特斯拉。

国际企业是上海发展AI的优势之一,但上海更核心的产业优势在于,芯片企业与算力。如果说北京主攻中国AI的“脑”,那么上海就是主攻中国AI的“芯”。

随着产业的火热,上海有越来越多的AI芯片企业开始冒尖,比如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天数智芯、沐曦等等。在英伟达芯片供应受限的当下,他们都探索出了适配国内大模型的芯片方案。

而且上海积极布局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综合算力指数、算力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为什么不是北京第一呢?因为算力太耗能,很多北京企业的算力集群都部署在了河北廊坊和张家口……硬生生把河北堆成了全国综合算力指数第一省。

回到说上海。基于芯片和算力基础设施,上海在AI产业的各个方向都有一战之力。

但上海未必能坐稳二大爷的位置,因为深圳虎视眈眈。



2023年底,深圳的AI相关企业数量排在全国第三,仅次于京沪。但这个排名很可能要变了,去年深圳AI行业融资120起,已经超越上海。

深圳的核心优势在于两点:

其一,深圳是制造之都。

如果说北京是“脑”,上海是“芯”,那么深圳就是“手”。

这里有无数的工业制造场景,可以应用AI。毕竟机械手也需要智能,具身智能也是智能。例如嘉宾商学校友企业优必选就在深圳,他们的Walker S1已经成为入职全球最多工厂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

其二,深圳有巨头。

大疆做计算机视觉,比亚迪做智驾,迈瑞医疗部署医疗大模型,中兴通讯布局算力,华为拥有盘古大模型和昇腾AI芯片,腾讯拥有混元大模型和众多C端应用……深圳的AI,有一批起点很高的玩家。论这点,无论北京上海,谁都羡慕。

巨头不仅自己发展,还能再带动一批生态企业的发展。

去年底,华为和深圳前海合作建立了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一口气和16家企业签署合作,其中包括乐聚机器人、大族机器人、兆威机电等一批深圳企业。华为很擅长做一件事,就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提升国产化率,摆脱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没办法,被封锁伤过。

腾讯手握微信、企微、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这些超级应用场景和流量,想赋能谁就赋能谁。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之后一波投流,2月月活用户增长265%,3月增长196%,已经成为全球月活第六的AI应用,吓不吓人?

为了发展AI,深圳市政府也很舍得花钱,每年发放“训力券”“语料券”“模型券”,企业租用算力训练模型、购买或者开放语料、完成大模型备案,都能拿到百万级的政府补贴。为了不只是做“前三”,深圳真是下了血本了。



现在说说杭州,2025年,明显是一个搅局者。

回看2024年末,杭州在AI领域还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如果说北京独占一档,上海和深圳是第二梯队,那么杭州只能算勉强扒着第二梯队的边,甚至落到第三梯队。

直到2025年1月,DeepSeek-R1横空出世,以大约十分之一的训练成本,实现对标全球顶尖大模型的性能,而且还开源,堪称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他不仅以一己之力打掉了英伟达6000亿美元市值,也把杭州甚至中国推上了AI时代的浪尖。

紧接着,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又火了,90后创始人王兴兴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引发热议。人们突然发现宇树的四足机器人,成本只有国际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已经占据全球60%的市场份额,而且公司从2020年至今连续五年盈利。

以深度求索、宇树为代表的六小龙,让杭州成为这个春天最热门的AI产业城市。

浙江大学也火了。论过去十年的AI成果发表量,浙大仅次于清北;论浙大系创业,六小龙里的三家都毕业于浙大。

还有阿里巴巴在此。阿里云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云计算公司,旗下的夸克和通义千问大模型,都是顶尖的AI应用。

论产业生态,杭州是民企之城,本地有吉利、零跑、海康威视、大华……他们都是杭州的基本盘。

论政策扶持,用网友的话说:杭州长期优渥的营商环境,养出了六万条锦鲤,才孵化出六小龙;而其他很多城市一共只想要六条龙。所以,你说杭州强不强。

在北上深杭这四大AI重镇激烈交锋的同时,广州、苏州、合肥、西安等地也根据自身禀赋寻找着差异化突破口。

早有学者指出了一句精辟的话:中国经济奇迹最大的秘密就是地方竞争。

所以这场“AI城市战争”,没有真正的输家,每座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道路,最终共同推动AI产业的发展。假如真有国运,无非来源于此。

参考资料:

[1]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务院.2017

[2] 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融资超1000亿元,有一半AI公司成立三年内获投.IT桔子.2025

[3] 全球AI十年趋势:中国位列全球第二,北京领跑城市榜,北京大学蝉联第一.通智天下.2025

[4] 2025第一季度AI应用市场竞争分析.QuestMobile.2025

[5] AI上海力量崛起背后:创新生态全要素布局,如何再进一步.澎湃新闻.2025

[6] 是他们造就了“杭州现象”.财经.2025
来源:36kr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3 04:52 , Processed in 0.1504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