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三级通信军士

注册:2017-8-141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 09:20: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2025年3月10—14日举行的美国卫星大会(Satellite2025)会议期间,热点话题开始从卫星互联网逐步向手机直连卫星倾斜,几乎每个论坛的嘉宾都会被问到对手机直连卫星(D2C或DTC)或设备直连卫星(D2D或DTD)技术、市场和发展的趋势问题。尽管不同的嘉宾对手机直连卫星的技术路线和商业前景观点并不一致,但所有的卫星制造商都在积极应对卫星互联网时代之后的又一星座订单机遇,所有的卫星运营商也都在以各种方式尝试参与这一领域。这一切都像极了10年前在Satellite2015会议上讨论一网(OneWeb)和星链(Starlink)低轨星座,都说不看好,但又不会放弃。

手机直连卫星的内涵也正在发生变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第16个版本的技术标准发布(Release16)中首次提出了“非地面网络”(NTN)概念,与之前3GPP过去只关注“地面网络”(TN)进行区分,NTN的概念中包括卫星、无人机和飞艇在内的所有非地面网络解决方案。3GPP在Release17完成了基于非陆地网络的物联终端接入(IoT-NTN)和NR-NTN标准的冻结,这意味着NTN相关的芯片、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在标准层面达成了共识,因此越来越多的地面运营商和地面通信厂商都参与到了这场NTN的大潮中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通信卫星运营商宣布支持NTN或即将发射新的卫星支持NTN,手机直连卫星与3GPPNTN的相向而行使手机直连卫星的内涵更加广泛和接近未来。

一、手机直连卫星系统进展

2023年至今,是手机直连卫星发展速度最快的两年,也是产业变化最剧烈的两年,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手机直连卫星系统按照其使用的通信协议,通常分为存量手机直连、在轨卫星直连和NTN手机直连三种。存量手机直连指用户不需要更改手机,卫星系统能够适应存量手机的3GPP地面协议或稍经改动的3GPP地面协议完成手机直连卫星的连接;在轨卫星直连指手机直连卫星的卫星系统已经在轨,需要手机增加支持卫星系统的芯片,支持在轨的卫星系统通信协议来完成手机直连卫星的连接;NTN手机直连则指的是卫星和手机均采用3GPP新冻结的NTN协议来完成连接,而由于存量手机和在轨卫星均出现在NTN协议冻结前,因此需要新卫星和新手机的系统。

因此,本章节按照存量手机直连、在轨卫星直连和NTN手机直连三种系统梳理进展。

1.存量手机直连

(1)美国Starlink系统进入商业化阶段

截至2025年5月6日,Starlink已经发射609颗手机直连卫星,并与多家地面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在2024年推出了商业文本服务。按照规划,Starlink将在2025年推出数据与物联网服务,并在未来推出语音服务。Starlink目前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无需用户更换终端即可使用,未来的IoT连接支持使用CAT-1、CAT-1Bis和CAT-4的Modem的用户终端。

作为最早支持Starlink手机直连服务的地面运营商,美国T-Mobile公司是推进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最积极的运营商。2024年10月,美国“米尔顿”(Milton)飓风期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特许Starlink紧急开通了飓风影响区域的手机直连服务,在Starlink提交给加拿大创新、科学与经济发展部(ISED)的文件中,Starlink披露,其在开通后一天的时间里连接了超过2.7万部手机,通过手机直连服务发送了25万条消息;2024年11月,Starlink获得了FCC的正式许可,能够在美国向T-Mobile用户提供手机直连卫星服务;2025年2月,T-Mobile正式上线了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但仅限短消息服务;截至2025年4月,有包括苹果(Apple)、谷歌(Google)、摩托罗拉(Motorola)、三星(Samsung)和REVVL(T-Mobile推出的自有品牌手机)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能够支持此业务。

除了T-Mobile,新西兰的地面运营商OneNZ和日本的地面运营商KDDI先后在2024年12月和2025年4月宣布了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在各自国家的商业服务正式启动。两家运营商对使用自家移动套餐的用户均采取了免费使用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短信业务的策略,2025年4月23日,新西兰OneNZ宣布其应用Starlink卫星发送超过100万条短信。

(2)美国AST空间移动公司即将发射巨型天线版本卫星

与Starlink的手机直连卫星空间段相比,美国AST空间移动公司(ASTSpacemobile)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即使用功能更强大的卫星,用更少的星座卫星数量完成组网。根据规划,ASTSpacemobile将在2025—2026年使用蓝色起源公司(BlueOrigin)、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火箭完成约60颗卫星的发射,这是ASTSpacemobile认为能够对美国提供连续覆盖的最小星座卫星数量,同时其将在2025年下半年将卫星产能从每月2颗提升到每月6颗,以配合其组网计划。

2024年9月,ASTSpacemobile成功发射第一批5颗BlueBirdBlock-1卫星,这5颗卫星与2022年8月发射的BlueWalker-3卫星配置一致,单星质量1500kg,天线尺寸64m2,它们都工作在高度为500km的轨道上;计划在2025年开始发射BluebirdBlock-2卫星,这批卫星的天线尺寸将达到200m2(图1),单星质量将达到5000kg,单星通信容量达到Block-1单颗卫星通信容量的10倍,其Block-2的首发星FM1没有继续使用猎鹰9号(Falcon-9)火箭,而是选择使用印度ISRO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预计2025年7月发射。
640?wx_fmt=png&from=appmsg&randomid=3wvieyxp
图1  BlueBird Block-1与Block-2卫星天线尺寸比较

ASTSpacemobile已经与全球超过40家移动电信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覆盖人口超过25亿,广泛的合作使其具有更多潜在可用频谱资源,但也对其获得不同国家、不同运营商、不同频段的许可带来了新的挑战。

(3)美国领克全球公司获得传统GEO运营商投资

相比较于ASTSpacemobile和Starlink,美国领克全球公司(LynkGlobal)的手机直连卫星测试在2021年就完成了,但近几年由于资金匮乏,始终没有进入快速组网阶段。2025年3月,在Satellite2025会议上,即将在2025年底完成合并的欧洲卫星公司(SES)和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分别宣布将投资LynkGlobal,且两家公司表示事先并未商量要一起投资LynkGlobal,此举说明对传统GEO卫星运营商来说,手机直连卫星的吸引力很大。而SES的CEO更是在会上表示,其希望能够把LynkGlobal的卫星生产线移到欧洲,以加强欧洲对手机直连的“自主可控”。

2.在轨卫星直连

(1)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继续推进MSSA组织

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利用自己在轨的多颗L频段移动卫星服务(MSS)卫星向用户提供手机直连卫星业务,2023年5月Inmarsat被美国卫迅公司(Viasat)收购后,其依然致力于此,Viasat的CEO表示,“将卫星连接整合到消费类移动设备中是卫星行业的一次变革性机会”。

从2023年3月起,Inmarsat就开始与中国台湾联发科公司(MediaTek)合作,使用内置联发科MT6825芯片的手机、联网汽车和窄带物联网终端,通过与Inmarsat的直接连接完成手机直连卫星的通信;2023年11月,Viasat与美国Skylo公司共同推出了全球首个设备直连卫星的网络,该网络使用Viasat并购的Inmarsat系统L频段全球卫星网络;2024年2月,Viasat牵头与加拿大TerrestarSolutions、美国LigadoNetworks、美国Omnispace和阿联酋Yahsat等多家MSS运营商成立了移动卫星服务协会(MSSA)(图2),这些公司共同持有的L和S频谱超过100MHz,MSSA将倡导符合地面移动蜂窝行业的广泛使用的标准,以使智能手机用户直接连接卫星的广泛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实现在MSSA各卫星运营商网络间的漫游。
640?wx_fmt=png&from=appmsg&randomid=m0o5q25k
图2  MSSA初始成立成员单位

(2)阿联酋Thuraya公司开始进行设备直连卫星测试

阿联酋Thuraya公司也是MSSA的发起成员公司之一,其拥有与Inmarsat相同的L频段资源,手机直连卫星的商业策略也类似,最初还是基于自己的卫星通信协议体系,现在逐渐向3GPP标准体系靠近。

2019年,Thuraya就投资了美国eSAT公司进行低功耗卫星IoT验证;2022年,Thuraya收购了eSAT公司大部分股份;2023年,Thuraya推出了基于eSAT的卫星IoT服务;2024年2月,Thuraya发布了一款名为Skyphone的智能手机产品,Skyphone是全球首款能够全球使用的蜂窝与卫星通信双模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已经在多个国家的商店上线,售价为1200美元;2025年,Thuraya成功发射了基于AirbusEurostarNEO平台的Thuraya-4卫星;2025年5月,Thuraya与丹麦GatehouseSatcom公司宣布完成了基于Thuraya卫星与多部智能手机和IoT设备之间的5G窄带连接,预计2025年晚些时候Thuraya将推出Thuraya设备直连卫星服务。

(3)美国铱星公司启动“星尘计划”

美国铱星公司(Iridium)是对手机直连卫星反应最为迅速的卫星运营商之一,且Iridium最早宣布合作的就是地面最大芯片厂商之一的高通(Qualcomm),但2023年11月Iridium和高通却分别宣布了合作的结束,Iridium同时宣布了其新的设备直连卫星方向,并加入3GPP;2024年1月,Iridium宣布了“星尘计划”(PROJECTSTARDUST)(图3),表示将会开发标准的3GPP协议并将其上注到在轨“下一代铱星”(Iridim-NEXT)星座上,使在轨星座能够支持地面合作伙伴采用3GPP标准或专有技术两种方法以增强网络冗余;2024年9月,Iridium表示3GPP已经接受Iridium的请求,将NB-IoT功能扩展到NTN中,作为3GPPRelease19工作计划中的一个正式工作项目,这为Iridium的卫星服务通过行业标准芯片组的接入铺平了道路,Iridium同时发布了IridiumNTNDirect服务。

Iridium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180万的IoT用户,这些用户是Iridium深耕IoT-NTN的基础和动力,Iridium同时也表示“Iridium在提供设备直连卫星服务方面,不需要第一个完成,但必须是最好的”。
640?wx_fmt=png&from=appmsg&randomid=fyev105o
图3   Iridium发布的“星尘计划”

(4)美国全球星/苹果公司将部署补充星座和新星座

美国全球星公司(Globalstar)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已经与苹果公司紧密捆绑在了一起,这也是目前手机直连卫星领域唯一与手机制造商深度捆绑的星座项目。苹果公司在2022年发布的iPhone14中集成了与Globalstar连接的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并延续至后期所有的iPhone产品中;2024年11月苹果向Globalstar投资15亿美元,包括11亿美元基础设施和4亿美元Globalstar股权,根据苹果与Globalstar的协议,未来Globalstar卫星星座系统85%的容量都由苹果支配。

2022年2月,加拿大MDASpace获得价值3.27亿美元的Globalstar订单,将为Globalstar制造17颗新卫星(图4),Globalstar可以额外选择订购另外9颗卫星,单颗卫星的价格为1140万美元。这批卫星订单并非对Globalstar卫星进行升级,而是为了补充Globalstar原先仅有24颗卫星的卫星网络,确保苹果的全球救险服务能够得到更好覆盖,从公开的这批卫星正在进行热试验的照片来看,这些卫星仍采用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将在2025年底由Falcon-9火箭提供发射服务。
640?wx_fmt=png&from=appmsg&randomid=dh9f9d6l
图4  Globalstar的17颗补充卫星图

2025年2月,也就是MDASpace拿到Globalstar的17颗补充卫星订单3年后,Globalstar与MDASpace又签署了一份新的合同,MDA将成为Globalstar下一代卫星的首席承包商,合同总金额7.69亿美元(11亿加元),MDASpace将向Globalstar交付超过50颗基于MDAAURORA的软件定义数字卫星。根据在Satellite2025会议上MDACEO发布的视频,这批基于MDAAURORA平台的卫星将支持设备直连卫星。

3.NTN标准手机直连

从前面对在轨卫星手机直连的总结能够看出,在轨手机直连卫星的卫星系统已经都在朝着NTN标准靠近,本节将重点集中在直接采用NTN标准进行建设的卫星系统,及NTN标准手机直连的地面系统。

(1)西班牙Sateliot公司获得西班牙政府层面融资

西班牙Sateliot公司成立于2018年,正在开发一个由100颗纳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已提供5GIoT通信服务。迄今为止,Sateliot公司已发射6颗卫星,最近一次发射是2024年8月通过SpaceX的Transporter-11任务入轨的4颗卫星。Sateliot使用的是3GPPn256频段,即上行频率为1980~2010MHz,下行频率为2170~2200MHz。

2025年3月,Sateliot宣布其B轮融资已经完成,融资金额为7000万欧元,其中包括来自西班牙技术转化协会(SETT)和欧洲投资银行(EIB)等政府层面的资金。Sateliot称其已获得来自50个国家的400多个客户价值2.7亿欧元的潜在合同,并预计2030年能够达到10亿欧元的收入。

(2)美国Omnispace公司积极落地全球服务

Omnispace公司成立于2012年,通过收购美国MSS运营商ICOGlobal获得了3GPPn256频段的许可。Omnispace在2022年发射了2颗OmnispaceSpark卫星后,就没有再发射新卫星,但近几年,Omnispace积极与地面运营商合作,落地服务。2023年12月,Omnispace宣布,巴西国家电信局(Anatel)已经批准其在巴西运营非静止轨道(NGSO)卫星系统;2024年3月,Omnispace与非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MTN合作,宣布在非洲落地NTN服务,利用3GPP标准为消费者和企业物联网应用提供服务。

(3)美国Skylo公司独辟蹊径开展设备直连卫星服务

美国Skylo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斯坦福大学太空实验室的一个团队创立的,专注于通过卫星为IoT设备或手机终端提供连接。Skylo公司不拥有任何卫星资产,而是希望建立一个网络,通过现有的在轨卫星通信链路,使用基于Skylo技术的3GPPRelease17标准NB-IoT连接卫星。

2023年,Skylo与联发科、高通、三星和索尼半导体(SonySemiconductors)等芯片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23年9月,Skylo与西班牙电信德国公司(TelefonicaGermany)合作,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在欧洲和北美提供卫星NB-IoT连接;2023年12月,Skylo与德国电信合作,提供了地面与NTN网络的IoT网络无缝漫游集成;2024年8月,美国Verizon与Skylo合作,在Pixel9手机上推出了仅限“紧急消息和位置共享”的手机直连卫星服务,该服务将自动连接到Skylo网络中信号最强的卫星上;2024年12月,德国电信与Skylo合作,利用谷歌Pixel9手机在希腊的无地面信号区域完成了欧洲首个基于GEO卫星的手机直连卫星服务的尝试,德国电信计划在2025年底之前在德国和欧洲推出首个商业直接发送到手机的消息服务。

2024年,Skylo筹集3700万美元资金扩展设备直连卫星解决方案,这加速了Skylo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

(4)芯片厂商积极跟进3GPP标准发布NTN芯片

在NTN标准手机直连里,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来自地面芯片厂商,与之前的卫星通信领域不同,在NTN标准逐渐在3GPPRelease18冻结的过程中,全球头部的手机芯片厂商都发布了各自支持NTN手机直连卫星的芯片。

联发科率先在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3MWC)上发布了支持NTN的芯片MT6825,随后高通、三星均发布了相关产品,2023年以来发布的支持NTN的地面芯片见表1。
640?wx_fmt=png&from=appmsg&randomid=7zfqkm2p
地面手机芯片厂商的积极布局使得未来选择使用这些芯片的手机也成为了具备NTN功能的产品,而从目前已经开展NTN业务的手机产品看,也都采用了上述芯片,例如CaterpillarS75和MotorolaDefy2采用了Mediatek的MT6825,谷歌Pixel9采用了ExynosModem5400,三星S25则采用了高通X80。

二、手机直连卫星的新趋势

1.手机直连卫星的内涵在扩大

手机直连卫星这一名称最早主要是与“相控阵天线连接卫星”的模式进行的区分,且手机代表的是消费级终端,与过去的专用终端进行了区分,但现在由于终端开始出现包括物联网终端和其他独立终端的形态,因此手机直连卫星也越来越多地被称为设备直连卫星。

在3GPP的标准制定过程中,率先冻结的是IoT-NTN标准,该标准主要用于物联网终端,虽然也可以以芯片的形式进入手机,但由于标准冻结时间早,厂商跟进速度快,因此在市面上更多出现的终端产品也是基于IoT-NTN的。除前文提及的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外,还包括北京智联安科技有限公司(MLINK)的MS210芯片、日本Sony收购的以色列半导体制造商Altair的ALT1250芯片都发布了支持IoT-NTN的版本;丹麦半导体设计公司Nordic的nRF9151、美国物联网企业Telit公司的ME910G1-WW、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Quectel)的BG95-G5等越来越多的模组对IoT-NTN的支持,很好地繁荣了物联网终端的多样性。

2.存量手机概念发生变化

当前市场上的存量手机99%都是只支持地面网络3GPP标准的手机,这些手机默认不支持在轨的通信卫星;由于3GPPRelease17在2023年冻结后,地面系统才在高通、联发科和三星的带动下,开始在其旗舰芯片中增加IoT-NTNNR-NTN的功能。尽管如此,当前用户使用的绝大多数存量手机仍不具备手机直连功能。ASTSpacemobile、LynkGlobal和Starlink是三家希望能够支持存量手机的卫星运营商,Starlink已经发射了近600颗卫星,并率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有线服务,ASTSpacemobile和LynkGlobal则进展较慢,预计到2027年才能够提供商业服务,而2027年是全球存量手机概念变化的关键一年。

美国二手平台SellCell在2023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的智能手机更新周期在2024—2026年约为3.4~3.6年(图5),这也就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用户的存量手机基本都是2027年后置换的,而现在的主流芯片如果都已经默认包含NTN功能,那也意味着到2030年前后,全球的存量手机几乎都已经具备了NTN功能。因此,尽管当前的存量手机大多不支持NTN协议,但2030年的存量手机可能将大多支持NTN协议。
640?wx_fmt=png&from=appmsg&randomid=1zphhzo1
图5  全球智能手机更新周期变化图

对现在新启动建设的手机直连卫星系统来说,如果继续选择支持存量手机,除非能像Starlink一样在1~2年内迅速将服务投向市场,否则如果系统在2030年前后将卫星系统建成,则面临存量手机变成全NTN手机的巨大变化。

3.在轨卫星手机直连逐渐NTN化

目前在轨的手机直连卫星系统都不约而同地希望能够采用NTN的标准来扩展其手机直连卫星服务,这与地面终端和芯片在3GPP协议的推动下都在增加NTN的功能有关,也与这些卫星系统通过早期的市场实践,认可在3GPP标准下的手机直连服务能够更快拓展到更多的终端,这是市场和技术双重选择下的商业妥协,也是卫星运营商全面转向天地一体的重要实践。

4.手机直连卫星服务的商业策略逐渐清晰

Starlink和T-Mobile的合作从2022年开始,最初T-Mobile宣称的服务策略是早期对T-Mobile的用户免费,T-Mobile在2025年3月在美国本土上线该服务后也确实对所有美国用户都采取了免费策略,但在2025年7月后,T-Mobile的Go5G及以上套餐用户该服务继续免费,其他套餐用户需收费10美元/月。

与Starlink和T-Mobile的模式类似,美国另一家地面运营商Verizon与Skylo合作,也在2025年3月开始向用户提供手机直连卫星服务,这项服务目前仅限于采用了NTN标准芯片的手机使用,目前的服务也是免费的。

从这样的商业模式策略来看,T-Mobile和Verizon都希望能够向用户提供手机直连服务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并在早期采用免费的服务策略。尽管两家公司采用的卫星系统和通信制式完全不同,但作为地面运营商,用户端的体验基本一致。

5.新的频段和终端形态

联发科在2024年的MWC会议上展示了车载Ku频段的NR-NTN实验室演示,随后在2025年2月,联发科与欧洲卫星通信公司(Eutelsat)、日本夏普公司(Sharp)和空中客车公司(Airbus)等行业厂家一起,成功基于Eutelsat的OneWeb卫星完成了基于3GPPRelease17的NR-NTN在轨试验,试验期间,地面5G用户终端成功通过OneWeb卫星链路连接到了5G核心网并进行了流量交换,这是全球第一个在Ku频段展示5G空口连接的试验。

2024年8月,在亚马逊公司(Amazon)给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关于Amazon柯伊伯(Kuiper)星座系统在英国落地申请的回函中,其明确指出“Amazon正在探索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的选项,并致力于开发最灵活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提供设备直连卫星服务”。而在此之前,AmazonKuiper星座并未表示其将在自己将要使用的Ka频段提供设备直连卫星类的服务。

而从3GPPRelease19的过程文件中也能看到,除了已经确认的n254、n255、n256等L/S频段外,使用Ku/Ka频段的卫星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动将其使用的Ku/Ka频段加入到3GPPRelease19即将冻结的NTN频率中来,基于此,手机直连卫星的频段和终端形态都将迎来重要变化。

三、手机直连卫星面临的新挑战

1.需要巨额的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尽管当前批量卫星的制造成本和发射成本相较于5年前有了较大幅度降低,但建设一个新的手机直连卫星系统的成本依然高企。ASTSpacemobile的卫星由于天线巨大,其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都很高,根据目前ASTSpacemobile公布的信息,其要完成全球服务的首批60颗卫星的资金缺口仍有10多亿美元,而基于此,其整个星座的243颗卫星要完成部署,预计还需要4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

除了资金规模的保障,资金快速到位也是确保系统能够及时面向市场的关键,LynkGlobal虽然在2021年就完成了手机直连卫星的在轨验证,但迟迟未能进入其批量化卫星的生产和发射,就是因为其资金到位的速度太慢,如今Intelsat和SES的分别投资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相信会成为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2.运载发射的成本和效率依然是重要瓶颈之一

通过观察当前手机直连卫星系统的发射服务潜在供应商就能够发现,Globalstar、ASTSpacemobile及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自身,都依赖于SpaceXFalcon-9的发射能力。作为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的竞争对手,Globalstar和ASTSpacemobile甚至没有更多的发射选择。这与卫星互联网当前的境遇基本类似,OneWeb后期组网卫星和AmazonKuiper都选择了SpaceX的Falcon-9火箭作为发射组网运载工具,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光速(Lightspeed)星座更是只选择了Falcon-9这一款火箭。

对发射工具的趋同和依赖也体现了当今全球发射市场的尴尬,能够提供组网发射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载火箭仅有SpaceX一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发展的瓶颈之一。

3.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全球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从目前手机直连卫星的发展来看,最终的商业落地会面临国家主权和干扰共存的双重挑战,同时由于其商业模式的特殊性,这都构成了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在运营落地上的重大挑战。

从国家主权上,能够看到现在美国的苹果、Skylo等手机直连卫星系统的落地国家并不尽如人意,而这些系统本身使用的就是MSS频段,从技术兼容性的角度来说不存在技术障碍,更多的落地障碍还是来自主权国家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特别是当这一服务能够以消费级用户的手机为载体时的安全焦虑。

从干扰共存上,Omnispace在2024年向FCC提交报告,指出Starlink的手机直连卫星对其业务产生干扰,同时Starlink也在向FCC多次申请后,终于能够提升其系统的等效功率通量密度(EPFD),即可以使用更大的落地功率提供服务。手机直连卫星作为一项与MSS或地面运营商频率共存的新业务,如何能够既保护原先业务不受干扰,又更好地服务资深用户,将成为技术角度的新挑战。

从商业模式上,当前的手机直连卫星运营商都选择了把自身置于“铁塔”的角色,即手机直连卫星运营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然后与各国地面运营商达成协议,由各国地面运营商进行各国的运营服务,这样的好处是能够一站式解决频率、监管、用户和服务落地的问题,但缺点是丧失了直接服务终端用户的权利,同时在最终落地的盈利模式上大打折扣,且没有商业话语权。

4.当前技术路线的选择仍不存在最优解

对于新进入这一领域的运营商来说,NTN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NTN当前的频率全部都是MSS频率,尽管随着Ku/Ka频段的加入,NTN的频率资源会更加丰富,但很大程度上这是成熟卫星运营商的新游戏,MSSA的成立和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就证明了这一点,原先L/S频段具有绝对优势的卫星运营商走到一起,对L/S频段的资源进行了“二次垄断”,这几乎断绝了新进入者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的可能性。

如果选择存量手机路线,除非系统建设速度很快,如Starlink手机直连卫星那样能够在两年内迅速进入市场并形成商业壁垒,那么现在开始建设的系统预计到2030年前后才能够进入商业服务阶段,而彼时的存量手机皆为NTN手机,如果MSSA的厂商及系统已经支持了NTN,那么所谓存量手机路线的支持用户现有手机的技术路线将成为一个伪命题。

引人注意的是,2025年5月15日,中国卫星互联网运营商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2025雄安北斗生态合作大会”上表示,星网已通过新技术试验卫星实现了全球首次基于5G非地面网络(5GNTN)标准的手机直连卫星宽带视频通话,在轨有效验证天地融合网络体制等。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中国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路线也呼之欲出了。

四、小结

近两年来,手机直连卫星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原先形成的存量手机与在轨卫星竞争的技术路线在NTN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新的共识,即3GPP的标准协议未来是统一天地一体化通信的终局。在这样的新格局下,手机直连卫星玩家的技术路径选择已经不多,更多的是对时局的把握和快速建设进入市场的行动了。

来源:《卫星应用》2025年第7期
作者:蓝天翼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 07:08 , Processed in 0.42805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