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爆料君
最近,一位华人网友发帖吐槽称,自己回国一个月,居然收到了来自Rogers 的“天价账单”,每天被硬扣 16 加元,合计近 500 加元,更离谱的是,人在国内完全没有打电话、发短信,连流量都没用,可钱,就还是照扣不误。
她表示,早在出发前就关闭了漫游数据,登机前还换上了中国移动的 SIM 卡,认为已经“滴水不漏”。但没想到,还是中招。
在她收到的账单上,Rogers 每天都“规规矩矩”地扣了 16 加元。她回忆起,刚落地国内时收到了 Rogers 发来的一条短信:“Welcome abroad, you have access to roaming like home.”
她后来才知道,只要收到这条短信,即便用户并未使用任何电话或数据服务,也会自动被激活每日漫游服务,费用直接产生。
她坦言:“最气的是,Rogers 从未提前告知,也没有确认提示,一条短信下来,我根本没动手机,就要一天 16 加元。”
图源:小红书@Cake&A 伴路之旅
多个网友在评论区回应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我在飞机上取卡的,这个月收了我三百刀,多收两百多,哎~想着下月回国找他们看看能不能退。”
“取卡,不取卡没用的。”
“必须拔卡,工作人员告诉我的。”
甚至还有人晒出高达 1094.44 加元的天价账单。
如果不想被“天降账单”砸中钱包,网友们给出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建议:
还有用户提醒,哪怕关闭了漫游服务、切换飞行模式,都不能百分百避免费用产生,尤其是当手机自动连接到当地基站,哪怕没接电话,也可能被视为“使用漫游”。
一位网友说得很直接:“我现在离开加拿大上飞机前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卡拔掉,什么都比不上省心。”
看来对越来越多的加拿大华人来说,出国前拔卡已经成为出行流程中的“头等大事”。
对于已经被收费,也有网友留言建议去投诉:“没错,加拿大运营商就是这么无耻,我之前把漫游关了也不行,必须要在网络里面把线路暂停才行,但也收不到短信了,境外登录网银就很麻烦。但你第一次出这种情况可以去投诉,一般第一次会给你免除。”
“先找客服,然后 CCTS 投诉,CCTS 不管就找 BBB,我就在这么干不拔卡他们会偷跑你流量,我查账单才发现偷跑了好几次 0.01MB,偷跑一次计费 16 加元。”
当然,拔卡只是预防“天价账单”的第一步。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加拿大电信运营商对海外漫游费用的默认设置和计费机制本身存在诸多“陷阱”与不透明。
在过去几年中,类似的漫游纠纷屡见不鲜,一次不经意的出境或误触设置,就可能引发数百、乃至上万加元的账单。而更让人无奈的是,很多用户直到收到账单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自动同意”了这些高昂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