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校

注册:2020-5-28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8 18:42: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信道建模专栏|第二期】AI+射线追踪双引擎:Ranplan EM DeepRay带你进入智能传播建模时代

在第一期专栏中,我们走进了伦敦街头和杭州写字楼,从城市尺度到多径细节,展示了 Ranplan Professional 在真实物理环境中的信道建模能力。而在本期,我们将视角进一步推向前沿:AI 与射线追踪的融合建模——Ranplan EM DeepRay 模块。

真实建模,AI加速:DeepRay 的“双擎模式”
在普遍认知中,传统射线追踪代表“物理严谨、精度极高”,而深度学习则通常意味着“速度快、可泛化”,两者常被视为对立。然而 Ranplan EM DeepRay 的出现,正是打通这两种范式的桥梁,通过系统性的融合建模,实现两者的深度互补。
图1|路径损耗对比:传统射线追踪 vs AI建模
本图展示了 DeepRay 的建模全流程。包括:
  • 输入层(左侧):环境特征与传播物理量,例如反射系数 R(dB)、透射系数 T(dB)、距离图 D(m)、自由空间损耗通道 L(dB)。
  • 中部网络结构:基于 U-Net 改进的 SDU-Net 模型,融合卷积–反卷积通路,实现高分辨率的空间特征提取与重建。
  • 输出层(右侧):路径损耗预测热图(Path Loss Map),精度高、预测快,可直接用于仿真部署。
预测速度远超传统仿真,精度维持 <8 dB RMSE,支持未知场景泛化,真正实现了“预测代替计算”。 图片1.png

数据驱动,不再盲猜:科学定义AI传播建模
DeepRay 强调可控性与可解释性。系统内对传播路径进行了物理标签标注:
  • 0:直射路径(LoS);
  • 1:反射路径;
  • 2:穿透路径;
  • 3:衍射/散射路径。
这些标签不仅参与训练,也是模型可解释性的重要基础,实现“由物理驱动的神经网络建模”。
图2|系统训练配置与评估方案
本图展示了 DeepRay 的训练–测试设置及预测效果,系统训练于 80 个室内几何场景、10 种天线方向图、5 个频率,并在 20 个未知新结构上评估泛化性能:
  • 上排三图(Ray Tracing):物理射线追踪生成的路径损耗图(PL),作为训练参考。
  • 下排三图(EM DeepRay):深度学习模型预测结果,展示与射线追踪的高度接近性。
该方案DeepRay 具备优异的泛化能力,能够跨结构、跨频段地预测未知场景。
图片2.png

不确定性建模与真实 LoS/NLoS 区分
在真实通信环境中,影响信道建模精度的不仅仅是路径损耗的数值本身,更关键的是对传播机制的不确定性建模能力。DeepRay 模块不仅可以预测路径损耗热力图,还可以量化建模中 LoS(视距)与 NLoS(非视距)传播路径下的统计分布,从而为多种科研任务(如下行覆盖分析、定位鲁棒性、切换策略设计等)提供坚实基础。
图3|DeepRay 不确定性建模能力:LoS 与 NLoS 分布对比
本图展示了一个复杂室内结构(左图)与 DeepRay 在视距(LoS)和非视距(nLoS)点位下分别建模的路径损耗分布累计曲线(CDF,见中右图)。我们可以观察到,DeepRay 所学习到的统计特征能够明显区分 LoS 与 nLoS 的传播损耗范围,并在两种传播机制下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这种能力对于大规模模拟分析中引入不确定性建模(如置信区间、可靠性评估)具有重大意义,尤其适用于科研论文、标准验证、算法鲁棒性评估等高精度场景。
图片3.png

网络部署加速:从仿真到落地的闭环优化
通信网络的部署优化通常需要经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评估周期:从建模、仿真,到评估、迭代,尤其是涉及多天线、多节点、异构材料等真实建筑结构时,射线追踪的计算成本可谓“分钟起步、小时收尾”。而 DeepRay 凭借其“以物理为基础的学习机制”与“毫秒级预测速度”,可以快速模拟多个天线部署方案,并对每个部署点的 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可视化热力图输出。
图4|DeepRay 网络部署优化能力:从建模到部署落点
图左为具体部署建筑结构图与候选部署点选择,图中为DeepRay 预测的 RSRP 热力图,图右则展示网络优化过程中的延迟–吞吐性能搜索结果。通过这一整套流程,我们能够实现仿真–部署–验证的闭环体系。DeepRay 让以下任务成为现实:
  • ✅ 快速评估不同位置的部署效果,实现智能布点;
  • ✅ 高密度信道数据的生成与可视化,服务 AI 感知、CSI重建、定位等下游任务;
  • ✅ 支持异构材质建模、多频段分析、多天线多路径环境下的高效部署策略;
  • ✅ 完成从“点预测”到“面覆盖”的全场景评估,无需现场测试;
相较于传统射线追踪,DeepRay 将部署优化计算时间 从数小时缩短至数分钟,为企业级网络部署、学术级算法评估与标准级系统验证提供一键式支持。
图片4.png

超越模型,是科研逻辑的完整闭环
Ranplan EM DeepRay 模块并不是一个“黑盒神经网络”,而是以系统建模逻辑为骨架、AI 结构为引擎的科研工具集,它在多个环节上帮助科研者与工程人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模闭环”:
工具闭环:
  • 无缝对接 Ranplan 平台已有的环境建模系统与室内场景库;
  • 支持导出 .mat、.csv、.h5 等格式的数据,用于 MATLAB、Python、TensorFlow 的二次训练或可视化;
科研闭环:
  • 可将 DeepRay 生成的数据作为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yesian Optimization 等部署策略学习输入;
  • 可为感知系统训练高鲁棒性定位模型(如 CSI-to-Location Mapping、Fingerprint-based Navigation);
平台闭环:
  • 所有功能嵌入 Ranplan Professional GUI,可视化操作、动态调参、热力图输出;
  • 同时支持 CLI 脚本调用,可用于构建批量模拟流程或并行部署评估任务;
第二期演示视频中,我们将带你从数据特征通道出发,亲历一个真实室内结构下 DeepRay 的建模流程、热力图生成与性能验证全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新技术,更是 Ranplan 在通信智能化转型中的关键落地模块。扫描观看完整应用演示,让 AI 帮你“看见”传播,让物理“指导”学习,让科研提速不降质。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0 07:38 , Processed in 0.21306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