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AI 概览对谷歌来说是零和博弈,因为它会分流核心搜索业务的流量,但实际上它提升了整体互动量。管理层提到,AI 概览让显示该功能的搜索查询量增长了两位数。所以,它不是在蚕食搜索,而是在增强搜索。如果你相信 “使用量能转化为收益”,那 Alphabet 正在建立一个几乎没其他公司能匹敌的优势 —— 能在互联网规模上测试、优化并快速迭代 AI 界面。
谷歌正把核心搜索产品从 “一堆蓝色链接”,进化成 AI 引导的旅程 —— 支持 AI 驱动的互动,而不是在一个个独立查询中跳来跳去。谷歌已经把广告融入这种体验,Performance Max 和 Gemini 生成的创意内容都已上线。公司还在持续推出渠道级别的数据报告和工具,让广告主能精细化投放。这一切的核心意义是:对 Alphabet 来说,整合 AI 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能创造巨大增量价值的正和博弈。
不过,质疑者对核心产品整合 AI 的具体单位经济效益提出疑问,也有道理。谷歌最新财报能给我们一些线索:二季度谷歌搜索收入达 542 亿美元,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 14%,管理层明确表示这得益于 AI 带动的互动量增长。虽然这不能证明所有广告形式都能通过 AI 实现 “未来 - proof”(抗过时),但至少能缓解短期内对 “AI 会蚕食谷歌核心业务” 的担忧。
在硬件方面,Android 设备凭借其“Circle to Search”功能,在环境 AI 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谷歌正在将 Gemini 直接融入设备和屏幕环境。这让用户无需切换上下文,就能理解他们正在查看的内容。这使得 AI 能够直接作用于用户注意力所在的地方,而不是单独的标签页或 URL 中。谷歌还将 Gemini Live 和 AI 模式进一步扩展到三星(OTCPK:SSNLF),从而扩大其在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用户群中的覆盖范围。这种规模执行力是 OpenAI 和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
更进一步的是,谷歌的第六代Trillium TPU旨在提供比市面上大多数 AI 加速器更高的计算密度、更大的内存带宽和更佳的能效。它甚至在批量推理等诸多方面都超越了英伟达的 GPU。虽然芯片不像模型那样引人注目,但谷歌是唯一一家拥有如此全面的芯片设计部门的 AI 模型制造商,并可以利用该部门专注于其 AI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