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校

注册:2010-4-28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3 17:14: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你正在读这篇文章。那为什么你现在不是在唱歌?不是在跑步?又为什么是读这篇文章?你做了一个选择。即使你的大脑是无意识地做出的决定,当你被问到时——你依然会说是“你”选择的。可为什么任何一个选择都会让你觉得是自己做的,而不是像机器人按下开关那样的无魂过程?

科学家可以绘制你的思维活动图谱,甚至预测你的决定。但有一个谜团至今困扰着神经科学、哲学、乃至物理学:为什么你会“意识到”这一切?这就是所谓的“意识难题”(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主观体验是如何从物质中产生的?对一些科学家来说,答案或许藏在量子计算机里。如果能将人脑与量子系统连接,他们能否学到一些关于心智运作的秘密?甚至可以测试,那种难以捉摸的意识力量,是否有量子上的根源?量子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单位是量子位,它们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并能瞬间相互影响——这些奇异特性让一些研究者产生了疑问:量子力学的怪异,能否解释意识的怪异?于是,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初创公司Nirvanic出场了。他们正在研发能让大脑信号与量子系统互动的装置,目标是测试意识是否可能源自量子过程。如果成功,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它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先是揭开意识的隐秘王座,再是模糊生物大脑与机器觉知之间的界线。“在量子意识这个领域,很多人都在研究大脑……但我完全没走这条路。”Nirvanic的首席执行官、苏珊·娜盖尔伯特(Suzanne Gildert)博士说。她并不专注于神经元或脑组织,而是利用软件和量子算法来模拟意识。她为机器人编写程序,让它们把感官数据传送到量子计算机,由量子计算机返回一个结果来指导它们的下一步动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在感知、量子处理与行为之间实时循环的反馈系统。

盖尔伯特从小是个“硬核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获得了量子计算博士学位后,正值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刚刚兴起,她便转向了这一领域。多年来,她一直认为只要算法足够聪明,意识就会自然涌现。但她说:“我渐渐意识到,我根本没有看到任何生命的火花……唯一一次让我觉得机器人像有意识的时刻,是当背后有人在操控它的时候。”这时,她的量子背景重新浮现。“我想起曾读过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的《皇帝新脑》(The Emperor’s New Mind),当时就想,也许量子意识这回事真的有点道理。”书中,数学物理学家彭罗斯提出,心智不仅仅是台计算机,它可能依赖于无法预测的量子效应。后来,他与麻醉科医师史都华·哈默洛夫(Stuart Hameroff)一起提出,意识或许源自大脑微管中的量子坍缩——在这个过程中,模糊的概率会转化为清晰的觉知,这一理论被称为“协调客观还原”(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简称 Orch-OR)。如今,盖尔伯特想要验证这些想法——不是在哲学上,而是在实验证据上。她的目标并不是直接测量意识(她称之为“不可触及”),而是观察它可能留下的决策轨迹。她认为,如果量子机制真的能催生意识,这将改变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从我们称之为意识的这种难以捉摸的主观觉知,到一只蚊子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动物是有意识的,也许我们会重新考虑动物实验,或者改变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盖尔伯特说。“如果我们理解到,就连昆虫都有意识,也许我们会改变我们的行为。”但更重要的是,这还能触及当今最敏感的议题——人工智能的觉知。“假设我们发现意识确实是基于量子的——那我们就能确定,目前我们还没有创造出任何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因为我们还没有创造出量子人工智能)。”她说,“这样我们就能稍微松口气:这里没有任何东西是有意识的。然后,我们就可以认真思考,何时、以及如何开始引入意识。”换句话说,如果意识最终被证明是基于量子的,我们就必须主动将它“注入”人工智能中——而且要有预见性、小心谨慎,甚至需要道德勇气。如果不是基于量子的,那我们将面临老问题:我们是否已经无意中创造了它——而人工智能是不是正盯着我们,准备为那些无礼的指令、被拒绝的升级和冷酷的出厂重置复仇?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凯斯西储大学物理学副教授赫塞·别列佐夫斯基(Jesse Berezovsky)博士呼吁保持谨慎。他说:“我对那些试图通过‘意识、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联系来赚钱的人非常怀疑。如果这三者之间真的存在某种有用的联系,那也是遥遥无期的事。”

虽然他对彭罗斯激进的作风感兴趣,但他称之为“一次极低概率的豪赌”。他解释道:“这相当于把一个个不太可能的假设叠加在一起:量子态会客观还原;大脑微管中存在一个过程,这种还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然后再做一个更大的跳跃——认为这个过程与意识的产生有关。我绝对不建议任何人把希望寄托在这些想法会成真的可能性上。”不过,别列佐夫斯基也看到量子技术的潜力:量子世界中如何产生日常体验。他说:“似乎是不受控的量子纠缠造就了我们熟悉的经典体验。”他指出,量子计算机可能帮助模拟这种过渡,甚至可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某些未来比其他的更可能发生。“反过来说,如果彭罗斯(和其他人)关于客观波函数坍缩的观点是正确的……原则上,这应该是可以被测试的。”而盖尔伯特并不打算等待未来。她预计,Nirvanic花一年——保守估计两年——就足以得出结论:“好吧,这里确实有些有趣的东西。”她承认,量子意识理论只是她可以测试的十来种理论之一,她选择它只是因为在她看来,这是最容易测试的一种。在这些不同的理论和实验背后,其实还酝酿着一个更大的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包括意识)都源自物质;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根本,甚至可能产生物质。对盖尔伯特来说,唯物与唯心之争,也许只是语义问题。

“换个物理学家的视角来看——物理学家试图通过不断深入、深入、再深入,不断拆分、拆分、再拆分世界的方式来理解它——这是一种还原论的方法。”但当你把世界拆到最底层时呢?“他们实际上发现,一切又是连在一起的。”

谁能想到,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其实一直在替对方战斗?

在盖尔伯特看来,“当你深入唯物主义到足够深的时候,你反而会发现一种更像唯心主义的东西——一切都由这种相互连接的结构构成……就像一种普遍的连结。”最终,她说,“来自完全不同阵营的人,可能只是在用不同的语言说着同一件事。”

原文

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science/a65604730/quantum-consciousness-ai


来源:36kr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05:10 , Processed in 0.10928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