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电费管理员的一天 [size=16.002px]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照亮办公室,我桌上已经堆满了来自各个供电所的电费发票。这就是我,一名县区分公司基站电费管理员的日常,一场与数字、山路和无形压力无休止的“斗争”。 [size=16.002px]“核对”二字,写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足以让人心力交瘁。我县辖区内散落着上百个基站,深山老林、乡村田野、楼顶天台,无处不在。每一张发票上的数字,都必须与我远程抄录或现场拍摄的电表读数精准对应。小数点后一位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公司成千上万的损失。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一天下来,眼花缭乱,颈椎酸痛是家常便饭。 [size=16.002px]而最令人疲惫的是“在路上”。基站电费异常,系统报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我必须立刻出发。车子能开到山脚下算是幸运,更多时候需要踩着泥泞,徒步爬山,只为确认一个电表读数,排查是否有村民偷电、设备异常运行或设备老化。被蚊虫叮咬满身包、在荒郊野岭找不到一口水喝、车子陷在泥坑里求助无门……这些经历,说出来都带着泥土和汗水的味道。 [size=16.002px]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更要面对“人”。有时为了一个异常站点,需要反复与供电所沟通核对,对方的不耐烦与不配合让人憋屈;有时查到确凿的窃电证据,却要面对当地村民的围堵和谩骂,仿佛做错事的是我们;回到公司,还要向财务解释每一笔支出,向网络部催促进站处理故障,在各部门的夹缝中寻求效率。 [size=16.002px]最深的辛酸,来自于不被理解。在家人眼里,我就是个“交电费的”,为什么总是加班、总是下乡、总是在电话里焦头烂额?他们无法理解,我守护的是整个县城通信网络的“血脉”畅通。屏幕上一格满格的信号背后,是我和同事们用无数公里的奔波和与一分一厘电费的“斤斤计较”换来的。 [size=16.002px]这份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坚守和一身疲惫。但每当看到电费报表趋于正常,成本得以控制,我知道,这座信息孤岛的灯塔,因为我而依然稳定地闪耀着。这份辛酸,或许就是通信人独有的骄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