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军衔等级:
中校
GPT-5上线引发全网吐槽。8月14日,ChatGPT负责人Nick Turley深度复盘了GPT-5发布「风波」,并详细总结了此次产品发布中的失误:比如过快下线GPT-4o、低估用户会对模型的情感依恋、没有让用户建立起「可预期性」等。Nick也分享了OpenAI的产品设计哲学,要坚持「真正对用户有帮助」的原则。
过快下线GPT-4o、低估用户会对模型的情感依恋、用一个模型适用所有用户、没有让用户建立起「可预期性」等。
Nick:第一,GPT-4o下线走得太快了,至少在过渡期没有继续提供GPT-4o;第二,低估了用户会对一个模型有如此强的情感依恋。真正的挑战,不在于产品本身的升级,而是人们对模型「人格」的强烈感受。
Alex:这个决定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是成本因素吗? Nick:这绝对不是成本问题,而是为了追求简单,这也是ChatGPT做产品一贯的核心原则。
Nick:对于普通用户简单易用,重度用户也能按自己喜好配置一切——包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模型。
Alex:OpenAI对此是否有已经有了明确安排?
Nick:关于用户的「可预期性」,在企业版里OpenAI已经这么做了。目前的做法,更像是将这一原则进一步拓展。
Nick:我们想先真正搞清楚4o擅长的地方。如果没有非要让它下线的重大理由,我很乐意把它保留下来。
Nick:我觉得这件事需要多去倾听,这也是做 AI 非常独特的一点:你在发布之后会学到海量信息。基于这些,我们会拿出正确的方案。
到底大家是喜欢4o本身,还是喜欢4o身上的某些具体特质?
Nick:在未来几周甚至几个月内,还将持续迭代GPT-5的「感觉」和「行为」。这次GPT-5的发布,也为继续做这件事提供了一个好时机。
Alex:用户的反应为OpenAI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之前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家会有这么强烈的情感依恋?
Nick:实际上,GPT-5已经解决了很多大家对4o的建设性反馈,甚至在整体氛围上也做了改进。但很多网友对此并不认账。
Nick:有人特别爱4o,也有人强烈认为GPT-5更好,大家对自己选择的「热情程度」非常惊人。
Nick:我们的目标,不是让用户尽可能留在产品里;相反,而是要帮用户解决长期问题、达成长期目标。这在很多时候其实意味着「在产品里花更少时间」。
Alex:如何平衡「产品目标」与「用户实际使用方式」之间的张力?
Nick:我们其实并没有任何「让你在产品里花更多时间」的特别动机;我们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基础产品免费,如果你喜欢更多功能,就订阅。没有第二层目的。
Nick:如果你认识的人正经历困难,或许刚失恋,或许对人生感到迷茫——你会不会真的、毫不犹豫、很有信心地推荐他/她使用ChatGPT?
Alex:GPT-5对ChatGPT的使用有没有伤害?你们内部统计的总体数字是在上涨吗?最重度用户的使用是在下降吗?
Nick:使用和增长看起来都很不错,和我们的直觉也高度一致;我们在第2天看到API的调用量大幅增长——也就是开发者在用GPT-5搭建东西;在ChatGPT里,我们也看到了非常积极的增长。
Nick:一方面,有一小撮重度用户,我认为他们对我们如何推出GPT-5的反馈非常有道理;另一方面,还有大批更典型的普通用户,对他们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真正看到、接触「推理模型」这一概念,以及它能带来的火花。这也会体现在我们的数据里。
Alex:既然整体指标不错,为什么还要把4o带回来?我推测托管就模型也会有成本。如果指标没受伤害,为什么要这么做?
Nick:一端是普通用户,比如我们的家人,他们可能离AI还比较远;另一端是极端的重度用户。二者之间「诡异的中间地带」通常不是好位置。
0 举报本楼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8 23:28 , Processed in 0.31148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