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士

注册:2025-7-21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13 17:20: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让数据说话 于 2025-10-13 17:32 编辑

从某网红被全网封禁,联想到的“一键封号”?

大家都“猜谜语”,如何打造“清朗”网络?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59966041804369991

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网络“清朗”专项行动开始后,多个知名网红社媒账号接连被封禁,引起了舆论关注。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近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旗下公众号“捞舆工作室”发表了一篇文章:《平台该封则封但原因不能成“谜”》。

文章指出,外界对被封理由“基本都是猜谜语”,用户为何被罚、依据何种标准、有何救济渠道,平台大多语焉不详,仅有“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之类笼统说辞一笔带过,但恰恰就触及了数字时代平台治理中程序正义
与财产权益

的深层次法律问题。

文章提示,网红账号可能是公司核心资产,关乎不少员工生计,但平台的处置程序却缺失透明度。从法律视角审视,平台封号本质上是一种私权力

的行使。难怪引起网民议论:“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这篇题文章认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该罚的当然要罚,但平台管理也应遵循法治精神

,“规则透明优于猜谜游戏”。

官媒发文质疑平台处置程序透明度缺失,认为平台管理应遵循法治精神,被封原因不能成谜,这实属罕见。这篇文章自然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应该说,该文评论的是目前网络上一个普遍现象。凡是自媒体都知道,不仅仅是平台封号,删帖也是如此。最近,吴钩

在某平台接连有几篇文章被删除,但平台每次只是发个通知:“你好,以下文章被判断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删除。如有异议,请查看相关申诉指引并发起申诉。也可前往发表记录查看或重新编辑被删文章。”

如果文章存在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何不直接告诉我?我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怎么进行申诉?而且,我一头雾水,不清楚文章中哪部分有问题,我又如何重新编辑修改呢?

普通网友、自媒体不是精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专家,他们的作品难免存在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现象。如果平台在封号、删帖后,同时告诉他们问题出在哪里,这多好啊。这样做不但处罚了作者(用户),而且也是一个向大家普及、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机会,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老师批评学生时,肯定会指出学生错在哪里;法官判决时,必须明确宣布嫌疑人哪一行为违反了哪条法律!网络管理者使每一个作者(用户)都能清楚知道自己的言行边界在哪里,避免因为标准模糊而陷入规则适用困境,这难道与我们打造出一个“清朗”网络环境的初衷相违?

罚,就应该罚的明白,如果处罚让所有人“猜谜语”,罚的意义和作用何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该罚的当然要罚,但处罚和平台管理不遵循法治精神,我们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何深入人心?

我们处于网络时代,我们的工作、生活深度融入网络平台。平台封号、删帖是必要的管理措施,但封号、删帖必须透明化,如果平台处罚的具体原因、标准只有平台和有关部门知道,这绝不是打造“清朗”网络的幸事。

无论如何,规则透明优于猜谜游戏,这是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网络治理避免成为“谜语”,以保障用户知情权、申诉权和平台管理的法治化,才能有利于在清朗生态。大家都“猜谜语”,如何打造“清朗”网络?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3 20:22 , Processed in 0.0904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