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10-4-28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19 10:37: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科技与资本交织的低空经济赛道,一场从“造飞机”到“建生态”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曾经,这里是PPT与梦想齐飞的试验场,资本在喧嚣中寻找着下一个时代的“四小龙”;如今,风向已悄然转向——谁能率先实现商业化闭环,谁才能真正握住未来天空的话语权。

而近期,一家以“零重力”命名的低空企业,在短短两个月内,以惊人的节奏连续完成三轮A轮融资,累计金额近7亿元人民币。这更像是一次精心布局的战略宣言,揭示了在低空经济的下半场,天平将向何方倾斜。

国家队基金入场:一场“产业+科技”的双重押注

在创投市场整体趋冷的大环境下,零重力的投资方阵容堪称“硬核”,细看零重力此次A轮融资的收官之作,其近3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并非寻常的财务投资者,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国家级产业基金体系中的西部重要力量;方广资本——以科技赛道投资见长的市场化机构。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更像是一场战略结盟。前者代表“国家队”对技术路线与产业化能力的认可,后者则是市场资本对其商业前景的投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逻辑的转变。方广资本在投资理由中特别强调,零重力具备“国内唯一的双线产品化能力”。这背后,实则是资本对低空经济风险管控的新认知。

当前,低空航空器技术路线尚未统一,单纯押注研发周期长、取证难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极易陷入“只烧钱不造血”的困境。而零重力同时布局eVTOL(ZG-ONE、ZG-T6)与技术上更成熟的eCTOL(RX1E-A、RX1E-S),形成了独特的“双线并行”策略——一边用eCTOL保障现金流,一边用eVTOL抢占未来赛道。



用投资圈的话说,这叫“风险对冲”;用产业界的话说,这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从造飞机到定义天空,从技术竞赛到生态构建

如果把零重力的融资动作放在整个低空经济的坐标系中观察,会发现一个清晰的趋势:市场正在从单纯的技术参数竞赛,转向对“技术-场景-制造”产业闭环能力的综合考量。

过去,业界热衷于比较飞行器的航程、载重、续航;如今,更关键的问题是:飞机造出来之后,谁来用?在哪飞?如何管理?

零重力在融资过程中引入的股东结构,恰好回应了这一行业痛点:

A++轮引入祥源文旅,瞄准“低空+文旅”场景;

A+++轮集结中信建投与洛阳文旅集团,构建“金融+产业”双引擎。

正如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所言,他们的目标是“构建低空经济生态”。当前资本更看重的,是企业能否突破“飞机制造商”的定位,更是企业能否打通“技术-场景-制造”的全链条,成为未来低空出行网络的定义者。

毕竟,单有飞行器构不成低空经济,只有飞机、场景、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闭环。



竞赛刚刚开始,7亿的弹药投向何方

融资完成并不是竞赛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随着A轮融资的收官,近7亿弹药将投向何方?根据零重力披露的计划,资金将主要用于三个“全力推进”:

抢占技术制高点: 加速核心产品eVTOL ZG-ONE的适航取证与ZG-T6的试飞,这是在未来赛道中保持领先的关键。

构建稳定营收盘: 保障eCTOL锐翔RX1E-A、RX1E-S系列飞机的规模化量产与交付,这是公司稳定营收的压舱石。

完善基础设施网: 推动全国性绿色航空飞行营地的商业化落地,这是将飞行器制造转化为生态运营的关键一步。



对任何硬科技企业而言,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化落地都是“惊险的一跃”,零重力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

两个月,三轮,近七亿。

零重力的“低空速度”,不只是融资速度,更是战略布局与产业化推进的速度。密集的融资,与其说是资本市场对一家明星公司的追捧,不如说是对一种清晰、务实且具有生态野心的发展范式的集体认可。

在低空经济这条全球竞速的赛道上,技术领先只是入场券,能够率先构建完整商业闭环的企业,才可能笑到最后。

零重力的实践,正在为这个新兴行业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样本——中国的低空经济,需要的不仅是能飞上天的产品,更是能让产业落地的生态。


来源:网易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9 14:12 , Processed in 0.09731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