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07-10-29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22 17:06: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实现GDP增长5.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加速增长。

前三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同比增长12.8%,增速较今年上半年的12.3%进一步提升,也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3.2%,已成为拉动全市GDP增长的重要引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经济科学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阔对《科创板日报》表示,人工智能产业无疑是今年三季度最突出的亮点,是三大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这一方面反映出上海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等环节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策推动与产业集聚的双重效应正在释放。人工智能不仅带动了高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也正在成为推动上海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引擎,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能。

以模速空间、张江科学城等为集聚点 上海形成AI产业链生态

上海布局人工智能,可谓带着鲜明的系统思维。模速空间、张江科学城等创新载体集聚超200家大模型企业和100余家投资机构,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以“模速空间”为例,它将算力平台、开源社区、应用场景和投资机构整合进同一物理空间,构建的不仅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物理集聚,更是创新要素的化学反应池,已成为点燃徐汇区人工智能创新“核爆点”。

目前,徐汇区已集聚1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755家大模型企业和62个备案大模型(占全市61%),总产出达千亿规模。

张江则成为上海人工智能生态的另一大集聚地。迄今已汇聚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涵盖模型、算力、数据及具身智能等领域,拥有3万余名从业者。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140亿元,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全栈式产业链生态。

今年9月,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的揭幕,标志着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迈入“生态化集聚、规模化落地”新阶段。

小镇将以模力双塔、模力社区、模力岛等70余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为核心。依托张江科学会堂等100万平方米配套商业会展设施及周边3公里内7000套人才安居房源。构建集“研发、生态、应用、生活”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将浦东“人、技术、场景”与AI相融共生的理念落地。

根据规划,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到2027年将新集聚AI企业500家以上;完成大模型备案100个,培育全球领军企业3-5家。远期至2030年将新集聚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实现千亿产业规模。

从政策、应用、人才加速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刘志阔认为,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这也是推动其制造业保持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首先,政策引领是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优势。 刘志阔表示,上海的政策体系相当完善,从《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再到最新出台的《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加速形成“算力筑基、模型引领、应用赋能”的全链条体系。

尤其是,新政策中推出的“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精准工具,有效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鼓励大模型研发和算力基础建设,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这种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创新信心,也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其次,应用场景的丰富性与开放格局,是上海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上海拥有高度多元的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到金融、医疗、交通、城市治理等领域,都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真实而复杂的落地空间。人工智能在上海不再停留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而是融入生产、生活与治理的方方面面。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大会的举办让最新技术成果在上海“首发首秀”,进一步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姿态与全球资源集聚能力。

此外,刘志阔告诉《科创板日报》,人才密度和创新能力,为上海人工智能提供了持续的智力支持。

人工智能是高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上海在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等方面优势显著,形成了高水平的人才生态。

以上海创智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培养平台,正通过“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面向未来的AI领军人才培养模式,为人工智能生态注入持续活力。这种以教育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的格局,使上海在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始终保持强劲的创新势能。

在刘志阔看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引领—场景驱动—智力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不仅支撑了制造业中人工智能板块12.8%的亮眼增速,也为城市经济结构升级和未来增长注入了持久动力。”

上海正以制度创新和全球视野,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为中国智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具示范意义的经验。


来源:36kr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3 03:02 , Processed in 0.12342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