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小伙伴,zwj S2微沙龙
10月刚结束的3GPP RAN1[url=]#122bis会议为无源物联网[/url](Ambient IoT, passive IoT)的R2D通信提供了更详细的研究方案。本次会议的研究结论覆盖了L1控制信息、同步信号、码片时长、SFO/CFO校准、FEC编解码及交织技术等物理层关键环节。下文将对这些技术结论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解读。
1 同步设计 同步信号功能 研究周期性或非周期性R2D同步信号,其功能至少需支持频率同步(包括频率捕获)以及时序同步/跟踪。 SIP设计 若R2D传输起始指示功能依赖于SIP,将研究两种方案: 1. 基于二进制序列的SIP 2. 复用Rel-19中已定义的SIP。 采样频率偏移(SFO)校准机制 研究R2D信号中SFO校准的必要性与以下实现方式的可行性: 1. 复用CAP或曼彻斯特编码; 2. 基于序列的SIP(有/无R2D中间同步码); 载波频率偏移(CFO)校准信号 CFO校准信号将研究其类型(未调制的正弦单音、未调制的多个正弦单音、调制的正弦多音)、传输方式(周期/非周期)以及时间位置关系。
2 L1 R2D控制信息 L1 R2D控制信息设计 针对Device 2b和Device C,研究带有独立CRC的L1 R2D控制信息设计,包括: 控制信息中应包含的必要内容; L1控制信息的具体传输方式。
L1 R2D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 对于位于PRDCH数据载荷之前并负责调度该数据载荷的L1 R2D控制信息,研究: 码片(chip)时长确定机制 L1控制信息的码片时长确定方式将研究多种方案: 1. 固定时长,不使用CAP来确定码片时长; 2. 在预设的L1 R2D 控制信息的码片时长集合中盲检测; 3. 使用CAP或其增强版本: 4. 使用一组具有固定或可变长度的不同二进制序列: 将二进制序列用于SIP,不使用CAP确定码片时长 将二进制序列用于CAP
5. 通过广播信息指示。
3 PRDCH 数据载荷码片时长确定 PRDCH数据载荷的码片时长确定方式有两种研究选项: 1. 与对应的L1控制信息码片时长一致; 2. 由L1控制信息指示。 PRDCH结束指示 使用L1控制信息指示传输块大小(TBS)以标识PRDCH结束。
4 广播信息设计 至少研究R2D广播信息的以下方面: 包含内容; 是否使用PRDCH承载; 传输方式(周期/非周期); 时频资源分配,如与同步信号的关系。
5 R2D FDM 频率资源分配 会议明确要求研究同一阅读器对Device 2b和Device C进行R2D FDM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重点关注:
6 前向纠错(FEC)与交织技术 FEC 研究Device 2b和Device C中FE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包括: 交织 交织方案将研究多种LTE子块交织与比特收集机制的复用与优化组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具体包括: 1. 同时复用LTE子块交织器与LTE比特收集方案; 2. 复用LTE比特收集方案,但不采用LTE子块交织器; 3. 基于LTE比特收集方案进行优化(如降低内存占用),不采用LTE子块交织器; 4. 上述备选方案的组合应用。 以上是本次RAN1[url=]#122bis会议中关于R2D传输的相关内容[/url]。我们将持续跟踪3GPP Ambient IoT的标准化进程,为您带来最新技术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