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二级通信军士

注册:2008-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6 16:36: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期,华为无疑是中国通信业最受瞩目的通信厂商,其公司的每一条新闻都在业界引起哗然,层出不穷的曝光信息也成为各大媒体的追逐焦点,合作搁浅、同行声讨、卖血圈地、人事突变,华为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切身体会到了“冬天”的寒冷,而不幸的是,这个“冬天”对于华为来说,实在是寒冷而漫长。。。。。。

割肉过冬 却遇华尔街风暴

10818时,华为紧急宣布暂缓终端业务股权出售事宜。“虽然投资者对于此次投资机会表达了强烈兴趣,但华为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经济不明朗因素之下,暂缓出售过程是维护公司利益的最好选择。”就这样,华为本寄望的2008年这笔大的融资搁浅。

一直有“冬天论”的华为公司多次通过出售公司业务来解决资金压力,2001年华为出售电气业务部门获得7.5亿美元, 2005年又出售华为3Com49%股权,获得8.82亿美元。而自2003年成立以来,华为终端业务取得大幅度的收入和营利增长。

就在今年5月就有相关消息,业界传出华为将出售终端部门部分股权,华为终端部门估值约40亿美元,出售股权价格估计达到20亿美元,包括贝恩资本、黑石集团、KKR、华平创投和凯雷集团等多家私募股权基金有意进行竞购,而此项交易也被业界看成中国内地最大或第二大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案。

但不幸的是,这次融资却没有之前的顺利。出售进程峰回路转,媒体也乐此不疲的追踪跟进,可就在临门一脚之时,却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华为不得不以“暂停”结束了这场终端出售计划。在这个全球处于严冬,华为也最需要现金流的时候,任正飞的计划被打乱了。

华为在声明中表示,尽管寻找国际投资者的计划暂缓,但华为的终端业务运营将不会受到影响,并明确表示“终端业务利润率胜于系统设备,暂缓该笔交易不会影响华为现金流,目前华为现金流充沛。”

此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虽然华为希望用自己的“乐观”态度打消来自业界的质疑及其对公司资金压力的猜测,但各种解释在这个冬日里却显得“苍白无力”。

“这件丢失的棉衣将会使华为遇到很大的麻烦。”现在这已是业内议论最多的话题,某经常接触电信业人士的媒体人员说。华为多年来融资渠道主要依靠贷款: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协议在未来5年内向华为提供100亿美元融资额度,5年的期限即将到期;此外,目前全球信贷紧缩,且与华为关系密切的国开行正向商业银行转变,日后贷款也并非易事。而华为的负债率去年已高达67%.。虽然在目前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推迟出售或符合华为的最大利益,但毫无疑问的是,眼看即将到手的10多亿美元出现变故,会加大华为公司的资金压力。

“地狱价”圈地  却以“天堂服务价”补亏

华为对终端出售的看重,还源于不久之前C网招标中,华为的“孤注一掷”表现。在此次C网招标中,华为报出了7.9亿的“地狱价”,虽然从载频数来看,华为拿到了超过30%的份额,但是这笔买卖将会给华为带来至少十亿元的亏损。本想以出售终端的资金来弥补的华为,却在这个冬天打错了算盘。

对于10亿元的亏损,华为骑虎难下,只好另寻途径来弥补以求减少损失,就在招标结果揭晓之后,业内便传出消息,有厂商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广东多个城市标,并搬迁了该省原有竞争对手的无线和核心网设备,“但在之后与该省电信运营商的工程谈判中,该设备厂商提出,还要2亿元的工程搬迁费。”——这个报出“2亿天堂服务价的厂商”毫无悬念是刚以搬迁方式拿下广东的华为。

从报出 “地狱价”起,华为就不得不面对四面楚歌的处境。面对众设备厂商的声讨,怀揣“终端出售补亏”梦想的华为可以做到“孤身血战”,但在遭遇“终端出售计划搁浅”的之时,华为迫不及待的提前亮出“低价圈地,高价服务”的底牌。

“电信的窝火可想而知。但该设备厂商说,当时只承诺免费替换无线网络,但没有承诺免费搬迁。利用当初谈判以及运营商内部各部门协调存在的漏洞,南方一个省就‘变’出了2亿元的收入。”消息人士说。而对于中国电信采纳华为低价的做法,业界人士也颇有微词,认为中国电信在饮鸠止渴。但不管怎样,资金的压力已经让华为切身体会到了“冬天”的寒冷。

“火坑”上的华为内部人际关系

就在华为尴尬的应对“地狱价”所带来的亏损,“终端出售搁浅”所带来的资金压力之时,“IT天才”李一男的出走又把疲于应对的华为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业界人士、媒体纷纷猜测着李一男出走的原因,普遍认为之前“创业”经历给李一男带来的负面影响,华为的“雪藏”是将李一男推向百度的重要原因。华为的同行、四川迈普集团品牌推广部经理刘炜知道李一男离开华为后,用了易卜生《玩偶之家》式的“出走”二字来形容李的离职。他认为,任何人都明白李一男的技术天赋对华为的意义,但李根本得不到重用,所以李的离职“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但实际上,李一男的出走背后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他的出走是对犬牙交错、死水一滩、人际复杂的华为企业文化的背弃。李一男两次离职华为,潜藏在其中的不仅包括梦想,也包括在商战的残酷中显得单薄而可怜的骄傲和叛逆。

华为高层“辞职”的出走方式,以及大部分低层员工不得不以悲壮的“自杀”方式来反抗,都显示任正非刻意低调营造的固若金汤的城堡,已面临深重的外部现金流危机,和内部8万员工随时叛逃的内忧外患,生死只在一线之间。内部器官的积重难返,即便百年的雷曼兄弟,也免不了破产的一天。

内部融资碰壁 华为棉衣难觅

相对内部“理也理不清”的问题而言,现金流对于华为而言,更是眼前生死一线的危机。
一位离职的华为员工曾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为有足够现金流备战C网招标,华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2007年年终奖暂缓发放,以期以低价策略成功中标。据这位人士透露,由于不少员工反对内部融资,华为部分38岁以下的中层领导被退股。

早在2003年华为“创业元老状告‘老东家’”的第一股权纠纷案中,就曝出华为极不透明和复杂的股权结构,并把长期蒙着神秘面纱的华为员工持股内幕揭开了冰山一角。业界分析人士表示“华为从员工处融资的策略,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就好比华为员工的钱都存在这个超级金库里。但是如此大而分散的股权融资,一旦出现经营问题,将面临严峻的挤兑风险。”

而李一男的出走也恰恰表示其由上至下的企业凝聚力涣散,“公司不是我的家”企业文化让8万员工人心向背。因此这种靠内部融资来维持经营的做法风险极大。但令华为“雪上加霜”的是,银行目前对于这种非法集资活动已经提高了警惕。国家目前对这一块管理是相当严格的,一旦被认定是非法集资,那华为面临的将不仅是断了最后一条筹资“求生路”,而且还将面临法律问题。

华为是通信行业内最早抛出“过冬”论的企业,现在冬天可能真正到了,而棉袄却迟迟未缝制好。而从另一方面讲,接下来的WCDMATD-SCDMA招标,华为还敢报出“地狱价”么?
手机出售、C网超低价搅局接连失利,今年这局棋,华为已很难走下去。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23:05 , Processed in 0.17819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