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624|回复: 2
打印

[分享]少林映像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上将

注册:2008-10-7

2008年度人物评选特邀报道员 家园08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2009年度人物评选特邀报道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7 09:10: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于少林寺的情况,媒体告诉了我们太多。人是好奇的动物,对没有神秘感的事物就了无情趣了。至于为什么把它列为行走河南的必经一站,恰恰也是媒体的作用,就象有人问攀登珠峰的运动员为什么往上爬的问题一样,他的回答是:因为她在那里。我还没有矫情到抛开众人独自离开的程度,既然少林寺就在那里,那就去吧。
  登封,因为少林寺的存在而变为市级行政区域,最大的特点是武校林立,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到此才知少年武星释小龙的父亲也在当地开办了武校,校名当然是“释小龙武校”,不知师资能力和功夫如何,单凭孩子的明星效应,就可使无数崇武少年趋之若鹜了。这是奇怪而惯见的文化现象,在此不作赘语,以免遭致讪笑。
  本以为到达后可直面少林寺山门,事实却不如此。现在的少林寺凸显的是“景”,景区的大门才是真正的山门,这个大门的最大功用是掏出游人口袋里的钞票。关于对少林寺的历史,文化,典故我并不想多言,一是因为知之甚少,二是因为我不是文化学者,不作研究,不作学问,朋友如想了解,尽管去查找资料,量也不是难事。可大殿前若干棵大树却使我驻足观察良久(据说殿门右侧第一棵银杏,是建寺之初所载,距今已1700余年)。我看这千年古树要比藏经阁,塔林有趣的多,藏经阁已经无经,那些所谓的武功秘籍已变成印刷体的商品,几十元就可购买全套,根本不用付出流血的代价;至于塔林,那是存放尸骨的场所,功能和一般墓地无二。而千年古树却能对我心灵造成震颤,它们是地球生命中最接近永恒的物种。亘古至今只是安静的站在那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表示,也不知道还要站到何时,可能是又一个千年,或者更久,世间的一切好像都和它们无关,又好像都有关。感觉对它们所有的描绘和赞美都是苍白无力而多余的,我能做的只能静静的仰着头注视着,好像若有所思,想抓住那电光灵犀时,脑海又复一片空白。
  另一个让我感兴趣的是主持释永信大师。俗姓刘,名应成,安徽颖上人(算是我同祖同乡也),那些显赫的头衔就很多了,但不是我关心的。四十余岁而为少林主持,没有高蹈超凡的禅武修为,是不可能达此高度的。游至方丈,不由四目乱张,怎耐我等井闾俗人,无缘一睹方外高人也。兴味索然,先出寺门坐等同伴,不期导游也至,闲谈中得知,少林寺虽不是我国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但可是最富足寺院。她没有谈及社会文化因素,而强调了主持释永信的作用,在我的追问下,给我讲了个小故事。初,政府与大和尚约定,旅游门票收入双方五五分成,和尚不置可否,可游客进入景区后见寺门紧闭,不得入,当时情况可想而知。政府无奈,作出让步,四六分?和尚笑而不答,寺门开而各殿大门不启也。官府气馁,三七!不能再少了!和尚颌首,阿弥陀佛!善载,善载!又云,和尚有私车大奔一辆,云游(带队出访)非头舱不坐,非五星不栖,可谓富甲一方。闻此一说,不禁莞尔,虽不可考证,也有几分可信。新世纪新天地,此和尚非彼和尚也,许是和尚所修禅境本非我等可解也。但那望而不见的些须遗憾和怅惘已不知所踪了。
  临出山门,购得佛珠一串,手合什,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酒肉穿肠过,大奔吾坐着,出家人只要心中有佛,阿弥陀佛!同伴一片轰然。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9 04:40 , Processed in 0.09378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