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二级军士长

注册:2004-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6 09:45: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二零零九年元月七日下午二点三十分,3G牌照的发放,我国的通信进入了一个高速无线时代,随之而来,运营商为了满足更宽泛、更多、更高层次的客户需求,城市区域内的无线网络的覆盖,高速公路沿线信号覆盖、高层建筑内的信号覆盖、风景区的信号覆盖、以及为了优化各类区域的网络配制和网络结构而实施的网络优化工程,无一例外的都会遇见,如何解决各类有线、无线网络系统供电的问题,那么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呢?
一、 无线网络的覆盖:在2G时代,各运营商已经建设了足够多的无线基站,尤其是在城

市内,绝大部分的大楼顶部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类制式的基站,在3G时代到来的时候,3G基站的建设要如何考虑呢?除了可以与现有基站共享一部分资源,那么在的室内空间不足以满足3G基站安装要求时,又将如何?

二、 高速公路沿线的无限信号覆盖问题,已经不是3G时代到来是才需要面对的,在2G

时代,已经有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新建机房、占用土地,那运营商不仅资金投入会增加,基站的施工周期和建设周期也会延长,投入和产出不能形成最优化的格局;

三、 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一些超大型的城市内,高层建筑鳞次栉比,而这些建筑又是

诸多商务机构、商场、购物中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的积聚之处,它们不仅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非常之高,而且,这些区域内的房租寸土寸金,昂贵异常,且,其内部空间非常有限,为了满足这些区域内的通信保障问题,已经成为运营商的头疼之事,头等大事;

四、 中国有句古话:无限风光在险处,在诸多的名胜风景区内,为了满足游客的通信、风

景区内的救援、管理等诸多的要求,往往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基站,然而,为了不破坏风景区的整体格局,尽量少占用土地,减少资金投入,缩短建设和施工周期,风景区的基站供电系统又要如何布局?

五、 3G牌照发放以后,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将都是全业务运营商(可以提供有线和无线通

信业务),因此,无论是无线的信号覆盖,还是其它各类宽带接入业务,如:FTTx、ADSL等,抑或是IPTV业务,无论是大型的高层建筑、厂矿企业、商业街区、还是各类居住小区,都将面临为这些设备提供安全、可靠供电的问题;

六、 村村通工程,为了改善一些偏远地区的通信状况,各运营商纷纷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

但是,这些地区,地处偏远、运输困难、建站选址、交流引入等成为村村通顺利实施的障碍;

七、 在一些临时集会场所,如:会议中心、体育场等地,建制永久性的机房并不能发挥其

效用,造成了投资闲置的状况,如果改用一体化的室外型供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安装方便、灵活,更可以重复使用;

……

凡此种种,我们都会遇见一个显而易见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节省的电力保障,成为运营商在上述区域内进行基站或者网络建设规划的首要考虑的问题,那么作为通信电源供应商,要提供怎样的产品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呢?在经过了多年的经验积累和运营实践后,我们知道室外型供电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案,但是,怎样的室外型供电系统才是符合需求的呢?

一、 室外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1.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谈及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时,往往只谈供电系统本身的安全

供电问题,但是,由于室外供电系统的室外应用的特殊性,其重要性在于其必须要有更好的电磁兼容特性,根据国家对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的要求(GB9175),安装于以下区域的信息技术设备必须满足B级电磁兼容的要求

1)  住宅区,如各类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公寓、宾馆等;

2)  商业区,如商场、商业区、超市等;

3)  商务区,如写字楼、银行等;

4)  公共娱乐场所,如电影院、餐馆、迪厅等;

5)  户外场所,如加油站、停车场和体育中心等;

6)  工业区,如车间、实验室等。

根据标准规定,B级的电磁兼容标准要求更严于A级要求,同时,标准规定:满足A级电磁兼容标准的产品在使用说明书或产品标牌上通常作如下内容的声明:此产品满足电磁兼容A级,在生活环境中,该产品可能会造成无线电骚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用户对其骚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2.     对于大多数的室外安装环境来看,客户更希望能将主设备(载频、传输等)与供电系统(整流、蓄电池组、配电等),整合在一个机箱内,这对供电系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能够有足够小的电磁辐射(EMC)以及足够高的抗扰(EMI)能力,这就要求室外型供电系统必须达到B级的电磁兼容要求;

3.     安全供电是供电系统的唯一准则,就室外型供电系统而言,必须充分考虑室外应用的特点,做到:

1)  很多地区交流输入电压的周期性波动很大,因此,系统的交流输入范围应该足够宽,建议等达到85~300V;

2)  有些室外基站的交流来自于小型水利发电系统,其频率随着丰水期和枯水期不同,频率波动很大,因此建议频率变动范围能够达到±10%

3)  根据研究,处于室外的系统其遭受雷击的风险比室内要高出5~20倍,因此,室外型供电系统的防雷系统必须采用B+C模式,同时,在直流输出和监控端口也配置相应的防雷模块;

4)  必须有智能接口和干接点输出接口,以方便对室外型供电系统的监控管理;

4.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防盗功能,其安装固定方式,应能根据现场的要求实现:H杆固定安装、铁塔内安装、台式安装、抱杆安装等;

二、 室外供电系统的防护特性:

1.     系统的三防性能:室外型供电系统的三防特性是指:

1)  防晒:由于供电系统(含蓄电池组)全部安装于一个单层的钢质材料制成的机箱中,在太阳的直射下,机箱内部的温升非常快,过高的机箱内部温度,会直接影响到整流器等电力转换装置的工作特性,过高的温度将会让这些装置进入保护状态,而对蓄电池组而言,其影响更大,会导致蓄电池内部水分的流失,进而丧失性能,因此,室外型供电系统的机箱必须采用镀锌防腐蚀的材料,其内部应加贴隔热材料,以最大限度的限制内部温度的急遽上升;

          同时,系统内还应采用专业的热处理软件,实时的跟踪机箱内的温度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2)  防水:设备安装于室外,防水是必须要加以考虑的,尤其是暴雨时,雨水将以任意方向袭向机箱,机箱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到,该机箱是否可以达到IPx5的设计要求;

         同时,要考虑增加底座的方式,来避免水的浸泡问题,通常情况下,2米的底座完全可以解决浸泡的问题;

3)  防尘:过多的灰尘会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既要考虑密封良好又要考虑内部散热;

2.     系统的几种主要设计方式:

1)  热交换方式,这种设计的理念是,通过热交换装置将系统内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置换到机箱外部,由于热交换装置本身的散热特性,通常情况下,内外热交换率只能做到9℃以内,而且热交换器的体积也相对较大,当整流模块的工作效率不够高(比如不能达到93%以上时),系统的热置换效率就更低,体积也将越大,对安装、运输维护都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对于热交换方式的系统,应该只对供电系统部分的机箱做到完全密封,而蓄电池组部分的机箱,不必完全密封,也就是说,供电部分的机箱与蓄电池组箱分开,这样有助于排放蓄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释放出来的酸性气体,可以避免其对电路和其他硬件设施的腐蚀;

         热交换式的供电系统还有一个较大的问题是,系统容量不能做的很大,通常情况下都是在100A以内,这对以数据传输为主的宽带系统(有线、无线)而言,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2)  风扇式方式,这种设计的理念是,通过机箱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外部的灰尘、水不容易进入机箱,而内部的热量会通过风扇排到机箱外部,整个散热和风扇工作过程,都会通过专业的热处理软件来控制,以使可靠性更高,效率更高,而且,这种方式解决了长期以来,采用风扇散热的室外型供电系统的防尘特性只能做到IP4x,甚至更低的现状,使用风扇散热,系统同样可以达到IP5x的效果;

         对于风扇式系统,由于机箱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风扇排出,而机箱内部的负压状态又能确保外部会成不能进入机箱内部,因此,完全可以将蓄电池组与供电系统做在一个机箱里,集成度的提高了;

         对于风扇式供电系统,其容量可以做得比较大,通常可以做到200A左右,只是,在风扇的使用上,需要考虑离心式,或者风流量较大的风扇;

3)  空调方式,这种设计理念源于空调的强大制冷和加热功能,但是,使用空调显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A.     交流型空调,在停电后将失去所有功效;

B.     直流型空调,停电后将使用蓄电池组,这样主设备的后备供电时间将会受到  

极大的影响;

C.     无论是交流还是直流型空调,都存在运行噪音的问题,这对室外型供电系统

的降噪设计提出一个问题;

D.     空调启动时的冲击电流有可能会影响到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E.      系统的造价相对较高;

因此,在选用空调式的室外型供电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4)  风扇模组、热交换模组、空调模组可以相互置换,那么,这样的室外型供电系统将的方便运营商的选择使用;

三、 室外供电系统的扩容:

1.     对于室外型供电系统而言,扩容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1)  两个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何定义;

2)  两个系统之间的均流如何实现;

3)  系统输出总电缆母线如何并接;

4)  从一个机箱到另外一个机箱时,两个机箱的输出电缆如何防水;

5)  至负载端的电缆如何接出;

6)  蓄电池组的充放电问题;

7)  单系统具备并联接口和空间;

……

上述问题直接关系到,室外系统并联后,如何正常供电的问题;

2.     因此,可以并联的室外型供电系统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是:系统可以采用多CSU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说,每个系统可以有自己的CSU,当有新的CSU接入时,系统自动设定主CSU,新增的系统CSU为次CSU,此时即可实现两套系统的均流,对于蓄电池组的充放电也将根据系统先前的设定来执行,只是,在蓄电池组的配置上,应该采用并联接入的方式(蓄电池组母线并接在一起);

3.     采用并联系统的好处在于:

1)  系统的容量配置不必一步到位,可以根据业务的发展需要,随时扩容;

2)  在新增系统时,只要考虑供电系统的容量即可,蓄电池组部分可以采用原有的,也可以重新配置,完全取决于客户的需求;

3)  系统扩容非常方便,不必对系统的工作运行参数进行二次设定,有更好的延续性

4)  安装施工都极为方便,维护工作量少!

综上所述,室外型供电系统是未来通信建设中,一个即经济又实惠的方案选择,尤其是在3G时代,高速的无线数据传输将是运营商的主要业务,其本质将有别于现有的2G网络,以语音通信为主的业务性质,因此,网络对供电系统的要求将会更严、更高,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诉求将是各运营商对供电系统的重点所在,不难看出,一种具备风扇型、热交换或者空调,不同散热方式可选择的,外壳防护特性符合IP55的,可并联室外型供电系统,将有着极具广泛的应用前景。

举报本楼

本帖有 5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3 20:51 , Processed in 0.41723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