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将

注册:2004-10-13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5 13:2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时代呼唤——拥抱移动网络
网络技术的进步给人们提供了日益广阔的活动空间。相应地,人们的需求也极大地影响
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人们越来越希望将计算机以任意移动的
方式,更加灵活、不受任何限制地接入因特网或本地局域网,并能使移动商务获得如同
在固定网一样权限的数据。同时,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的超前跟进,如:笔记本电脑、PD
A等的便携性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已为我们建立移动网络(有线/无线/微波/卫星
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移动网络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移动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新机遇和新业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因为传统的TC
P/IP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受当时技术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它不支持移动。随着技术的
不断进步,这已成为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于是移动IP应运而生。1996年在移动IP
的发展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年,Internet工程部(IETF)于该年10月提出了移动IP协议
标准(草案),主要包括RFC2002、RFC2003、RFC2004、RFC2005和RFC2006等RFC文档。
RFC2002定义了移动IP协议;RFC2003、2004和1701定义了移动IP中用到的三种隧道技术
;RFC2005叙述了移动IP的应用;RFC2006定义了移动IP的管理信息库MIB。移动IP的MIB
库是实现移动IP的节点的变量集合,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协议SNMPv2对这些变量
进行检查和配置。
RFC文档一经发表,立刻引发了研究移动IP技术的高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
卡耐基·梅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瑞典皇家学院以及FTPS
oftware、IBM、Motorola、Nokia、SUN、Telxon等公司都有相应的工作组针对移动IP进
行研究。
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家从1995年开始对移动计算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进行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悉,国内起步最早的研究单位之一,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计算网络课题组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网
上构建了移动IP实验网,并成功开发了基于windows98/windowsME/windows2000/window
sNT/Linux系统的移动IP软件包,实现了移动IP技术的产业化。
技术优势——无缝漫游之梦
简单说来,移动IP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它能够保证计算机在移动过程中在不改
变现有网络IP地址、不中断正在进行的网络通信及不中断正在执行的网络应用的情况下
实现对网络的不间断访问。
传统IP技术的主机在通信期间,它们的IP地址和TCP端口号必须保持不变。而移动IP主机
在通信期间须在网络上移动,由于不同的网段对应于不同的IP地址,若采用传统方式,
IP地址的变化会导致通信中断。而移动IP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移动节点采用固定不
变的IP地址,一次登录即可在任意位置上保持与IP主机的单一链路层连接,使通信持续
进行。
移动代理是移动IP的特有机制,具体分归属代理和外区代理两类。归属代理是归属网上
的移动代理,其责任是当移动节点移动到外区网时,截收发往该点的数据包,并使用隧
道技术将这些数据包转发到移动节点的转交节点。外区代理位于移动节点所在的当前外
区网上,负责解除原始数据包的隧道封装,取出原始数据包,并将其转发到该移动节点

移动IP节点拥有两个IP地址,一个是归属地址,是移动节点与归属网连接时使用的地址
,不管移动节点移至网络何处,其归属地址保持不变。另一个是转交地址,也就是隧道
终点地址,转交地址可能是外区代理转交地址,也可能是驻留本地的转交地址,通常用
的是外区代理转交地址。在这种地址模式中,外区代理就是隧道的终点,它接收隧道数
据包,解除数据包的隧道封装,然后将原始数据包转发到移动节点。
移动节点必须将其位置信息向其归属代理进行登记,以便被找到。在移动IP技术中,依
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有两种不同的登记规程。一种是直接向归属代理进行登记,即移
动节点向其归属代理发送登记请求,归属代理处理后向移动节点发送登记答复。一种是
通过外代理,即移动节点向外区代理发送登记请求,外区代理接收并处理登记请求,然
后将请求中继到移动节点的归属代理;归属代理处理完登记请求后向外区代理发送登记
答复,外代理处理登记答复报文,并将其转发到移动节点。
总之,移动IP是一种在全球因特网上提供移动功能的方案,它提供了一种特殊的IP路由
机制,使移动节点可以以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结到任何链路上。
前景广阔——让网络动起来
有资料表明,到2004年全球将有4亿人左右实现移动上网。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技术,
移动IP技术必将大显身手。
移动IP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大型办公室、车间,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大型跨国
公司的虚拟专用网,各大ISP之间联合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医院、银行、证券、超市等特
定场所,临时办公室、会议室,等等。比如一家大型医院,它各个科的病房、门诊科室
可能是由多个IP子网构成,并都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医护人员每天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查
询,同时可利用手持移动终端(如掌上电脑)将其情况记录下来并发往主治医生的手持
终端上,使主治医生随时可以了解病人的情况,而并不要求该医生一定在自己科所属的
IP子网中——此时他可能正在为其他病人门诊或在其他科室会诊。又比如,一个在世界
很多地方都有其分公司的大型跨国公司,必定有其各自的IP子网,应用移动IP软件,公
司员工在不同子公司之间出差办公时,也可以保持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再有,随着因特
网传输语音和视频信号技术不断成熟,利用互联网上召开实时视频会议成为可能,到那
时只要根据IP地址就可实时通知到需要参加会议的人,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另外
,各大ISP也可在不同地区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应用移动IP软件,用户可以自由移动,就
像现在的无线电话一样,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进行漫游,而不必进行其他的操作和
设置。
可以预计,移动IP技术将在未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未来信息无
所不在的时代,网络将依靠其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和极强的可扩容性、建网迅
速、维护方便等优势,使人们真正享受到简单、方便、快捷的连接。
移动IP,让网络真的动了起来!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2 06:19 , Processed in 0.19912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