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143
- 分贝
- 0
- 家园分
- 125
- 在线时间:
- 2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4-8-8
- 帖子:
- 39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8-9-17
- UID:
- 271938
注册:2008-9-17
|
资料:
word
对从事室内覆盖的可能有点用处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广州地区高层楼宇高层区域网络覆盖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提出网络优化方案,以及对试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楼宇覆盖优化、效果分析
一、 概述
现代城市中高层楼宇密集,高层楼宇室内收到的无线信号较多较杂,造成高层处信号杂乱、频率干扰严重,通话质量差,严重影响了通话,客户满意度较低,成为投诉热点;但是采用常规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法又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就形成了无线网络覆盖的难点。
在广州地区,因高层楼宇密集且分布甚广,该问题尤为突出,对高层进行无线网络优化工作迫在眉睫。
这里主要针对广州地区高层楼宇的覆盖优化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在荔港南湾、都市华庭进行试点项目,观测实施效果,总结高层楼宇覆盖优化方案并拟定推广。
二、 高层楼宇客户特点
在广州地区,无论是高层住宅或是高层写字楼,其楼价/租价均是越高越贵,尤其是高层住宅顶楼一般为带私家花园的洋房或是复式豪宅,因此。高层区域居住/办公的客户一般为经济收入高、经济来源比较稳定的高价值客户,会产生一定的话务量,同时客户对网络的服务质量要求也更高。
三、 高层楼宇信号特点
1. 现场测试:
在高层楼宇的测试中,每个楼层的平均信号强度变化不大而且与楼层高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通话质量却随着楼层的增加不断恶化,一般高层楼宇到15层,尤其是20层以上的区域,普遍存在通话质差的问题;客户感受到通话质量差、话音断续、接通率低、掉话、脱网等,感知不到优质的网络服务质量。
因此,迫切需要解决高层楼宇的覆盖与通话质量问题,提升高价值客户的满意度。
2. 无线网络问题:
以上客户感知现象在无线网络技术方面主要表现为:高层楼宇收到的小区信号强且杂乱、无主导小区、乒乓切换、同邻频干扰严重、连续质差等问题。
3. 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分析原因一:高层楼宇一般均高于周围建筑物,这对于建设在周边建筑物上的基站基本上为可见物,而无线信号为自由空间的无线传播,因此,高层楼宇上可收到很多小区信号,包括距离较远的小区信号;同时,各小区信号因没有遮挡,信号强度都比较强。
分析原因二:一般室外基站建设高度约为30米左右,高度基本上与9~10层楼相当,同时,市区室外基站的天线下倾角一般设有8度左右,因此,高层楼宇14层以上区域一般都不在附近基站的主瓣覆盖范围之内,却往往处于较远基站的主瓣范围内,致使信号飘忽。
分析原因三:目前广州地区尤其是市区,基站频密且每个基站因话务量高而载波配置多,这就造成市区频率复用率极高,因此,当高层区域收到过多基站信号时,也就是意味着收到的小区频率多,致使频率污染也较为严重。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层楼宇的高层区域因收到较多远近不一的基站信号,且这些基站信号强度强而均匀,从而造成在高层区域无主导小区、乒乓切换、同邻频干扰、质差、掉话、脱网等现象。
四、 广州地区高层楼宇覆盖的现状和优化方案的提出
1. 广州地区高层楼宇覆盖的现状
广州的高层写字楼、酒店及高层商住楼盘较多,而且高楼密集,较多重要的大型写字楼、酒店及商住楼楼盘已经建设了室内覆盖系统,成功解决了电梯、楼层走廊和地下车库的覆盖;但是,在高层室内收到的信号仍然较杂,频率干扰较为严重,特别是靠近江边的高层住宅,外围较开阔导致高层室内信号漂浮、通话质量差,严重影响客户的满意度。
2. 高层楼宇覆盖优化方案的提出
优化思路:开展针对性的高层楼宇无线环境优化,新建或选择适当的小区使其成为主覆盖小区,去除多余的干扰小区信号,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通话服务。
1) 常规优化方案
对现有较高的基站(即高山站)采取增加一个方向的方法来覆盖高层;但该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及弊端:首先在广州市区,为了有效控制过覆盖和频率污染,高山站已经过全面整改,有效控制其覆盖范围,再增多一向又会导致过覆盖和频率污染现象,影响网络服务质量;同时,住宅高层的话务不一定高,考虑到成本与收益的问题,该方案也存在一定弊端;
2) 非常规优化方案
在现有基站(非高山站)上,通过调整基站的原有天线,使天线上仰来覆盖高层区域。但天线上仰后,又可能会造成部分低层区域出现弱信号,影响到原有覆盖范围的效果。
3) 综合优化方案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提出高层楼宇覆盖优化方案:结合高层楼宇本身结构特点和周边建筑环境,可以选择:
在高层楼宇的楼裙或一楼增加窄角板状天线,根据天线的位置和要覆盖的高度来确认天线方向上仰或横向放置角度;
在高层楼宇周边建筑合适的位置上,增加天线,以常规的方式进行有效覆盖;
五、 广州高层楼宇优化试点方案实施与效果对比
根据广州地区高层楼宇的覆盖优化思路,选择在珠江边的高档住宅楼盘荔港南湾进行试点实施,主要解决荔港南湾F栋的高层网络覆盖质量。
1. 试点选用天线类型:33度窄角天线(天线增益及波束宽度需根据具体拟覆盖站点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例如该类33度窄角天线还有16 dBi、19 dBi、21 dBi等多种类型,视拟覆盖范围楼宇的高度和宽度而定)
窄角天线主要技术参数
天线类型 900M单频双极化天线
水平波束宽度 33°
垂直波束宽度 14°
天线增益– [dBi] 18
前后向比 – [dB] >30
2. 荔港南湾F栋的高层覆盖现状:
1) 当前荔港南湾六期内网络状况:
整个荔港南湾小区已完成室内覆盖系统建设,基本上公共区域、地下停车场、电梯及外部信号良好;
六期(F栋)高层部分住宅房间区域信号强度达标,但南面高层住户区域因无主覆盖小区,且收到南海地区信号,切换及漫游切换较多,同时建筑物临江,信号杂乱,用户感受网络服务质量较差。
2) 测试场强分析
F22幢21层公共区域当前场强测试分析图
F24幢26层南面住户当前场强测试分析图
当前无线环境:F22幢21层公共区域由于已做覆盖,信号强,质量好,信号强度在40-65dBm之间;但F24幢26层南面住户区域由于受建筑物墙体阻挡,电平衰减较大,信号场强在-65-80dBm之间,由于其他小区室外信号比较强,经常切换及占用其他小区信号而产生漫游掉话。
3. 荔港南湾高层优化试点方案
1) 设计思路
从原荔港南湾室内覆盖系统中耦合引出一路,在室外沿江路上安装2面定向板状天线,对位于珠江边的荔港南湾六期(F座)南面F22、F23、F25、F26、F27高层部分住宅单元进行覆盖。
2) 优化方案平面原理图
3) 优化方案实施效果图
4. 荔港南湾高层试点优化前后效果对比
1) 加装板状天线前:
2) 加装板状天线后:
3) 测试指标统计:
测试点 测试时间 覆盖率 接通率 语音质量 掉话率
荔港南湾高层住宅室内(F栋) 加装天线前 96.9% 100% 62.8% 0
加装天线后 99.7% 100% 94.3% 0
4) 效果分析:从以上的测试图和测试指标可以看到,加装板状天线后高层的话音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5. 试点案例-金通大厦
1) 解决方案:金通大厦位于芳村花地大道南38号,站点楼高约28层,有3幢住宅楼, 金通大厦全部楼层的电梯间和电梯已经安装了室内覆盖系统。电梯里面和电梯间位置信号覆盖达标,高楼层的弱信号,常有漫游投诉,通话不清晰,根据楼宇建筑特点,设计采用在室外利用板状天线对高层进行覆盖。以下为设计安装图:
2) 测试指标统计:从测试指标可以看到,加装板状天线后高层的话音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测试点 测试时间 覆盖率 接通率 语音质量 掉话率
金通大厦(靠北面一栋) 加装板状天线前 96.6% 100% 57.63% 0
加装板状天线后 100% 100% 97.65% 0
3) 测试效果对比:
加装板状天线前:通话基本有质差,信号杂乱,用户感知语音质量不好,同时在高层有漫游投诉
加装板状天线后:通话基本完全无质差。用户语音感知良好,覆盖建好至今未收到高层有南海的漫游投诉
泄漏分析:检查花地大道的路测测试文件没有发现室内信号泄漏室外现象,MRR统计数据也较正常。
cellName band TA总报告数 平均TA TA0 TA1 TA2
GZCBSC1/G31JTSN GSM900 40220 0.60 41.46% 56.96% 1.57%
试点效果:在金通大厦实施的高层覆盖试点方案,成功解决了金通大厦靠北面一栋高层楼的高层质差问题,并解决了金通大厦高层的南海边界漫游投诉问题;而在解决高层质差和漫游的同时,却没有产生信号泄漏,对周边网络未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金通大厦的高层覆盖也是一个成功的试点案例。
六、 高层楼宇试点优化方案小结
通过几个高层楼宇的优化试点,总结出以下经验:
1. 天线部分
高层覆盖选用的天线,其对应的水平和垂直波瓣宽度,既不能过窄(15度),也不能过宽(如大于65度)。应该以水平夹角30度或45度天线(竖放)为最佳;
高层覆盖需要良好的信号强度(-60dBm以上),因此天线的增益宜高不宜低;
天线放置需要视拟覆盖的楼宇周边环境及高层建筑本身特点而定,例如拟覆盖高层建筑本身是有低层群楼突出且楼宇较宽时,天线的放置位置是突出的低层群楼,向上覆盖高层,这时天线一般采用横向放置,方向向上;当楼宇较窄时,又可采用竖放,方向向上。
2. 信源部分
信源的选择以耦合高功率输出的220X或2309为佳,从而可以加强高层覆盖服务小区的稳定性;
如果以室内覆盖做信源,干放后出来功率建议为30~36dBm(比大站功率41dBm少4~10dB),同时,必须仔细考虑天线口功率。
3. 信号泄漏控制:必须结合拟覆盖高层的周边环境,来确定天线摆放的位置,如果选择合理,则可以有效控制信号泄漏。
4. 天线美化:由于新增天线均为室外天线,建议在随后的优化方案中增加环境和谐工程,配合天线美化,以达到隐蔽天线的效果,
七、 优化方案的推广
从广州荔港南湾、都市华庭试点效果对比可以看到,通过加装板状天线,并使天线上仰来优化高层的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层的覆盖,提高话音质量,因此,广州公司拟定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同时结合写字楼、住宅楼盘等高层的重要性和投诉,先后对恒宝华庭、世纪广场、东浚荔景苑和富力半岛等进行详细的测试,制定适合每个站点的优化方案。
八、 结束语
广州地区高层楼宇室内无线信号杂乱、频率干扰严重,通话质量差,而常规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高层办公或居住的客户又属于高价值客户,因此,如何优化高层楼宇覆盖问题迫在眉睫。
广州地区通过对高层写字楼、商住楼的特点和类别进行分析,针对高层楼宇的覆盖提出加装板状天线并以天线的非常规摆放来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层的话音质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随后的高层楼宇覆盖优化工作深入开展过程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控制信号泄漏、频率干扰,如何有效制定适合各个站点的优化方案、并且深入探索各种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无线网络覆盖难点,以有效提升客户感受的网络服务质量。
[ 本帖最后由 zhnxiang 于 2009-8-6 20: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