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__是NS(GB Network Service Layer)的功能 . BCD
A.LLC PDU 的传输
B.对NSE中多个NS-VCs 的上下链路的共享
C.对NS-VC的管理
D.传输BSSGP PDU
61.STS统计功能是由SP中的软件来进行的,它主要由3部分(ABC)
a) COUNTER
b) MEASUREMENT DATABASE(DB)
c) DB USER INTERFACE
d) CPFILE
62. DB中有两种类型的COUNTER,分别为(AB)
a) PEG COUNTER(PC)
b) STATUS COUNTER(ST)
c) DATE BASE (DB)
63. 定义统计所需的参数。(ABCD)
a) “+”
b) “-”
c) “*”
d) “/”
64. 数字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在数字网络中采用同步技术,使整个网络运行在相同的频率,以避免产生滑码(SLIP)。根据网络结构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同步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同步方法:(ABC)
a) PLESIOCHRONOUS SYNCHRONIZATION(伪同步)
b) MUTUAL SYNCHRONIZATION(互同步)
c) MASTER-SLAVE SYNCHRONIZATION(主-从同步)
d) STAND ALONG SYNCHRONIZATION (独立同步)
65. BTS进行动态功控时,BSC需要收集(AB)
a) 来自MS的Measurement Report中得知(下行信号强度)(下行信号质量)
b) 来自BTS的Measurement Result中得知(BTS所使用的功率等级)(BTS是否使用DTX)。
c) 来自MS的上行功率
d) 来自MS的邻小区信号强度
66. 6.BTS的两次连续功率控制命令之间最小周期由参数(A)控制,单位为(B)周期,值域为(C)。
a) REGINTDL
b) SACCH(480毫秒)
c) 1-10
d) 1-30
67. 功控算法中跳频补偿的意义为:(ABC)
a) 承载BCCH的载波不进行功率控制。
b) 对于一个开启动态功控的小区,当应用跳频后,BCCH频率在跳频序列,MS所测量的动态信号强度包括了以恒定功率发射的BCCH载波信号强度,为获得一个正确的估算,必须对测量报告中的信号强度进行跳频补偿。
c) 将BCCH载波的功率与TCH载波之间的功率差进行补偿。
d) 降低干扰。
68. 功控算法中跳频补偿的公式为
SSTCH = SSM - (BSPWR-BSTXPWR +2*PLused ) / Nf其中各参数解释正确的为(ABCDEF)
a) SStch是TCH载频功控后的下行信号强度
b) SSM是MS的测量信号强度
c) BSPWR是BTS在BCCH上的输出功率参考点的值
d) BSTXPWR是BTS在TCH上的输出功率参考点的值。
e) PLused是功率下降等级
f) Nf是参加跳频的频率数量。
69. 功控算法***控补偿的公式为功控算法中跳频补偿的公式为SS_COMP = SS TCH + 2* PLuse对各参数解释正确的为(ABC)
a) SS_COMP为功控补偿和跳频补偿后的信号强度。
b) SSTCH为完成跳频补偿的信号强度。
c) PLUSED是功率下降等级.
d) PLUSED为功率强度
70. 功控算法中的决定质量滤波器长度的判句为:IF(A),THEN(B),ELSE(C)
a) Q_COMP(k) < QFILTERED (k-1)
b) L = QLENDL
c) L = QLENDL * UPDWNRATIO / 100
d) L = QLENDL + UPDWNRATIO / 100
71. 进行动态功控时BSC所计算出的两个功控指令(pu1 and pu2)的公式为pui = i * (SSDESDL - SSFILTERED ) + i * (QDESDL_dB - QFILTERED ) i = 1, 2,和的定义为(ABCD):
a) = LCOMPDL / 100 (路径损耗补偿)
b) 1 = QCOMPDL / 100 (质量补偿)
c) 2 = 0.3 (路径损耗补偿)
d) 2 = 0.4 (质量补偿)
72. 收发信机测试(A)是通过模拟一次寻呼-应答过程来收集无线链路建立后(B)的数据,并在OMC终端输出测量结果。
a) TRXT
b) MS
c) 信号强度和质量
d) 邻小区信息
73. 动态BTS功率控制算法包括3个步骤(ABC)
a) 输入数据准备
b) 对测量结果进行滤波
c) 计算功率命令
d) 功率排序
74. 当TCH连接建立后,在下列条件中将使用所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ABCD)
a) TCH指配
b) 指配失败或切换失败
c) 小区内切换和子小区间切换
d) 小区间切换
75. 导频污染会产生哪些网络问题?(ABC)
a) 高BLER
b) 切换掉话
c) 容量降低
d) 计费错误
76. 哪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导频污染?(ABCDEF)
a) 小区布局不合理
b) 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
c) 天线方位设置不合理
d) 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e) 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
f) 覆盖目标地理位置较高
77. 3G鉴权5元组、?(ABCDE)
a) RAND(RandomNumber)
b) XRES( Expected Response )
c) IK(Integrity Key )
d) CK(Cipher Key),
e) AUTN(Authentication Token)。
78. 中国移动2G彩信和3G彩信文件大小的要求。(AB)
a) 2G彩信文件不大于100KB,
b) 3G彩信文件不大于300KB。
c) 2G彩信文件大于100KB,
d) 3G彩信文件大于300KB。
79. 中国移动电路域可视电话的网络带宽及终端帧速率要求。(AB)
a) 网络带宽为64K
b) 终端帧速率为15帧/秒
c) 网络带宽为60K
d) 终端帧速率为16帧/秒
80. 列举MAP协议的主要内容。(abcedf)
a) 移动性管理
b) 呼叫业务处理、
c) 补充业务处理、
d) 短消息业务处理、
e) 操作维护、
f) GPRS业务处理
81. 请问与GSM 网络相比,引起3G 核心网电路域组网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B)
a) 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架构代替GSM网络阶段控制与承载一体化结构。
b) IP承载的引入替代TDM承载,具备承载层网状网基础。
c) 没有根本改变
d) 3G资费比较低
82. SGSN的主要功能有哪些?(ABCD)
a) 移动性管理:负责路由区更新、附着、分离等流程;
b) 安全管理:负责鉴权、三元组与五元组的转换等;
c) 会话管理:负责PDP上下文的激活、修改等;
d) 计费:负责收集计费信息,生成相应的计费话单。
83. GGSN的主要功能有哪些?(ABCDEF)
a) 会话管理:负责PDP上下文的激活、修改、地址分配等;
b) 与外部网的互通:以透明方式或非透明方式接入外部网、接入外部网涉
c) 及的隧道功能等;
d) 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对外部网到来的数据进行GTP 隧道封装转发给
e) SGSN,对SGSN转发来的数据选择路由转发给外部数据网。
f) 计费:负责收集计费信息,生成相应的计费话单。
84. 衡量SGSN容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ABC)
a) 可支持的最大同时附着用户数;
b) 可支持的最大同时激活上下文数;
c) 可支持的最大同时激活上下文数;
d) 最大吞吐能力。
85. 衡量GGSN容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AB)
a) 可支持的最大同时激活上下文数;
b) 最大吞吐能力。
c) 可支持的最大同时附着用户数;
d) 可支持的最大同时激活上下文数;
86. 3G分组域中DNS的功能主要有哪些?(AB)
a) 负责APN的解析,以便SGSN找到提供服务的GGSN;
b) 负责SGSN逻辑名的解析,用于SGSN之间路由区更新时新SGSN找到
c) 旧SGSN
d) 可支持的最大同时附着用户数;
e) 可支持的最大同时激活上下文数;
87. 3G分组域的信令消息相比2G,主要增加了哪些信令流程?(ABCDE)
a) 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主要目的是当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时用于建立Iu接口的信令连接。
b) SRNS Relocation Procedure: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是在用户位置迁移时能够将无线链路的建立信息通过核心网传递给无线子系统。
c) Secondary PDP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主要是使用户可以对同一APN、同一用户地址建立两个PDP 上下文,这两个PDP 上下文可以使
d) 用不同的QoS,为不同的业务服务。
e) 没有增加
88.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哪些?(ABCDEFG)
a)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b) 全球普及和全球无缝漫游的系统
c) 具有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
d) 便于从2G平滑过渡、演进
e) 高频谱效率
f) 高服务质量
g) 低成本、高保密性
89. WCDMA无线系统有以下几个公共传输信道:
a) 广播信道BCH(下行)
b) 寻呼信道PCH(下行)
c) 前向接入信道FACH(下行)
d) 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行)
e) 上行链路公共分组信道CPCH(上行)
f) 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SCH(下行)
90. 切换可分为哪四个步骤?(ABCD)
a) 测量控制、
b) 测量报告、
c) 切换判决、
d) 切换执行。
91. 软切换的特点是:(ABCED)
a) CDMA系统所特有,只能发生在同频小区间
b) 先建立目标小区的链路,后中断源小区的链路
c) 可以避免通话的“缝隙”
d) 软切换增益可以有效的增加系统的容量
e) 软切换会比硬切换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
92. 切换判决方法有哪些?(ABCED)
a) 相对信号强度判决法
b) 带门限的相对信号判决法
c) 具有滞后控制的相对信号判决法
d) 具有门限和滞后参数的相对信号判决法
e) 信号预测判决法
93. 为了对抗衰落,WCDMA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abc)
a) Rake接收机
b) 快速功率控制
c) 差错编码、交织保护和重传协议
d) 大功率发射机
94. RNC决定UE测量并上报哪些物理量,UE所做测量可分为哪6种类型?(ABCDEF)
a) 同频测量:测量与导频集内频率相同的下行物理信道;
b) 异频测量:测量与导频集内频率相不同的下行物理信道;
c) 异系统测量:测量另一个系统的下行物理信道;
d) 业务量测量:测量上行业务量;
e) QoS测量:测量质量参数,如下行传输块误块率;
f) UE内部测量:测量UE发射功率和RSSI。
95. 电路交换业务(CS) 呼叫流程有哪些步骤?(abcde)
a) 建立RRC连接
b) Iu信令连接的建立
c) 鉴权
d) RAB的建立
e) 等待应答
96. 分组域业务(PS)呼叫流程有哪些步骤?(abcdefg)
a) 建立RRC连接
b) Iu信令连接的建立
c) UE的鉴权和安全模式控制
d) ATTACH。建立UE 和服务GPRS 业务节点(SGSN)之间的逻辑连接
e) 业务请求及分组数据协议(PDP)激活。UE非接入层发送业务请求,并激活PDP
f) RAB的建立。UE业务请求被网络接收后,CN 将分配无线接入承载(RAB)。在空中接口将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RB)
g) 等待应答
97. 无线资源管理(RRM)的目的是什么?(abcd)
a) 保证CN所请求的QoS
b) 增强系统的覆盖
c) 增强系统的容量
d) 提高用户感知度
98. 简述信道码分配原则? (ABCDEF)
a) 提高码字利用率
b) 降低码分配策略复杂度
c) 确保尽量使用正交性好的码字
d) 降低信道间干扰
e) 提高系统容量
f) 降低系统的峰平比
99. 同频测量相关事件有哪些?(abcdef)
a) 事件1A:一个主导频进入报告范围
b) 事件1B:一个主导频信道离开报告范围
c) 事件1C:一个不在Active set 里的主导频信道的导频信号强度超过一个在Active set里的主导频信道的导频信号强度
d) 事件1D:最好小区发生变化
e) 事件1E:一个主导频信道的导频信号强度超过绝对门限值
f) 事件1F:一个主导频信道的导频信号强度低于绝对门限值
100. WCDMA系统中引入直放站有什么作用?(abcdefg)
a) 扩大服务范围,消除覆盖盲区,如高山,建筑物,树林等阻挡物而
b) 形成的信号盲区;
c) 在郊区增强场强,扩大郊区站的覆盖范围;
d) 沿高速公路架设,增强覆盖效率;
e) 解决室内覆盖,如大型建筑物内的信号盲区、地下商城、地铁、遂
f) 道等信号盲区;
g) 将空闲基站的信号引到繁忙基站的覆盖区内,实现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