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缩写。意思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分GSM900、DCS1800和PCN1900三个频段,一般的所谓的双频手机就是在GSM900和DCS1800频段切换的手机。PCN1900则是别的一些国家使用的频段(如美国)。 GSM900/1800分别是工作在890~960mhz/1710~1880mhz频段的。GSM900的手机最大功率是8W(实际中移动台没这么大的功率,一般的手机最大功率是2W,车载台功能大), 而DCS1800的手机的最大功率是1W。
l
GSM900/DCS1800/PCN1900的区别: GSM900是初始的GSM 系统, MOBILE 的功率从输出1W-8W, GSM900的通道从1 ~124, DCS1800的通道从512~885;
DCS1800是低功率的, 最高是1W;
l
GSM的频段:GSM900
小区半径35km 上行880~915MHZ 下行将925~960MHZ
PHASE2:
890~925MHZ 和935~960MHZ; 通道号1---124.
GSM1800小区半径2km(由于1800mhz手机的低功率) 上行710~1785MHZ 下行1805~1880MHZ。
PHASE2:
SAME; 通道号 :512—885. 为高密度的用户.
GSM1900:
1850~1910MHZ
1930~1990MHZ
上行和下行组成一频率对, 上行就是手机发射、机站接收;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机。 例如935-960 和890-915 相差45MHZ, 第二个通道上, 上行落后下行三个时系.
是功率对时间的关系(power versus time)。0.3GMSK的突发脉冲中的平坦部分是有用部分,其波动范围应在±1.0dbm.内。测量功率对时间power versus time burst profile:
用时门频谱分析仪, 由频谱分析仪设置零频率跨度(SPAN); 调至信号中心频率,分辨率带宽要选到足够窄使信噪比能显示出整个Burst的动态范围, 而且分辨率带宽也要足够而不至于扭曲显示的轮廓。 RF调制输出频谱平均的轨迹,平均的和中心频率的值相比就是dbc. 由于Ramping输出的RF频谱. Ramping 频谱的测量是为了保护那些使用相邻频率通道的用户, 要求TDMA burst 有足够的动态范围、上升的足够快、不要超过目标,而且在中心要平坦。波纹的出现在burst中央是产品测量期望的。瞬间的输入频率接近±67khz和数据模型?? 1.
保护别的无线频谱用户,不被干扰。在R&D要测试,生产一般不需要。
2.
保护别的用户、从9KHZ 到12.75GHZ。、空闲模式/通话中
a)
用Spectrum analyzer 去搜索9K-12.75GHZ内的所有频谱。 c)
要在完全屏蔽的RF测量条件下,屏蔽掉别的无限频谱。 EEPROM 存储了I/O增益平衡参数, Ramping 控制线路的形状参数;发射输出的校准功率值和功率更正系数也存储在EEPROM中;发射输出功率是GSM规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协议。所有的收集都需要EEPROM 校准表以满足GSM 协议要求,在不同的输出频率,功率校准表为每一个功率等级留有更正值;发射输出功率能被GSM TEST SET 来测量。最大的功率输出偏差是2dbm.
其他的是3dbm.偏差。 7.
调制合成是转换数据流从通道编码器到无线信号, 调制和信道合成器成单个线路。? 8.
相位和频率误差: 相位和频率误差能显示手机许多性能。峰值相位误差peak〈20deg; 平均相位误差<5deg; 频率误差<90hz. timing tuning range: 时基调整范围检查是每个手机生产商都要做的,所有的手机都有一个内部频率参考振荡器(时基), 手机里所有别的频率都要和这个参考频率同步;这个参考频率时可调的、所以手机能和网络同步;充足的调整范围是必要的。是因为多普勒衰减和温度的变化。 10.
dbc 测量射频频谱,由调制引起的频谱曲线测量,将平均测量结果与中心频率处的平均值相比,就是相对的dbc值. 11.
RELP: 残余激励线性预编码。 LTP: 长期预编码。 12.
空闲模式(idle mode): 没有在通话,但仍然扎营在网络上。从基站接收和解码BCH。
| 1、小区的一个基站一般有几副天线? 3
2、一副天线能否同时发射几个频道?如果不能,那么如何给一个小区同时提供几个频道?
3、小区的一个控制信道(如BCCH)是否只能占用小区中一个载频的一个时隙(而不能变化信道或同时占用几个信道)?
4、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能否同处于一个频道中?
|
国内GSM手机进网检测的测试标准
目前我国GSM手机进网检测执行的是1996年颁布的YD/T 884-1996 《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该标准是基于ETSIGSM 11.10的12-14章,主要规定了GSM900移动台无线收发信机的射频、音频指标的定义、要求及测试方法。该标准除用于手机进网检测外,还广泛用于仲裁测试、性能测试以及手机厂家、运营单位、和维修部门对手机进行的检测。该标准规定的主要指标有:
发射机:
-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
-多径与干扰条件下的频率误差
-发射机载频峰值功率与突发脉冲定时
-输出射频频谱
接收机:
-坏帧指示性能
-参考灵敏度
-接收机适用的输入电平范围
-同信道抑制
-邻信道抑制
-互调抑制
-阻塞与杂散响应抑制
杂散辐射
音频测试:
-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
-发送响度评定值
-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
-接收响度评定值
-侧音掩蔽评定值
-电话声耦合损耗
-失真
-带外信号抑制
-空闲信道噪声
YD/T 884-1996自颁布以来一致指导我国的GSM手机检测,为保证国内进网和销售的GSM手机质量起到了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但随着GSM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GSM双频、多频手机已全面上市,手机的各项新业务新功能不断出现,该标准只覆盖900MHz一个频段,因此急需更新。目前中国无线通信标准委员会(CWTS)正在研究制订新的标准。
国内GSM手机进网检测的测试标准和技术要求
目前国内对GSM手机的进网检测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进行。
手机厂家申请新型号的手机入网时,需按照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审批管理办法》办理各项手续,信息产业部委托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对申请入网的手机随机抽样5台,连同测试必须的附件,包括专用射频测试电缆、电池、充电器和说明书,一起封样送至信息产业部授权的检测中心进行检验。
基本功能测试包括:
-位置登记
-移动主叫通话
-移动被叫通话
-移动台挂机
-切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