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将

注册:2004-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7 13:4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G终端新蓝图
2005-1-27  
  跨入2004年之后,全球的3G终端市场呈现较2003年繁荣得多的景象,3G终端开始走向良性循环发展阶段。此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来勾画3G终端新蓝图。

打造3G终端的产品优势

  3G终端之所以会滞后于网络的发展,成为制约3G发展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着数量有限以及体积大、功耗高、待机时间短等来自于终端性能方面的问题。截至2004年6月底,市场中支持CDMA2000规范的终端已经达到了650款;相比而言,目前已经面市的WCDMA制式的商用3G终端要少很多,截至2004年3月仅有24种WCDMA商用终端上市;而支持我国TD-SCDMA标准的3G终端,目前只有一款问世,即大唐移动近日推出的—DTM-8001。造成3G终端数量有限的原因主要在于掌握3G核心技术的手机厂商非常有限。由于3G对于技术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掌握3G核心技术,是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入3G终端领域的“必由之路”,也是繁荣3G市场的有效途径。

  已经习惯了2G手机小巧机身的用户,必然会对体积庞大的3G终端产生抵触。伴随着3G业务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频繁地使用视频电话、流媒体下载与播放等多媒体业务,这些业务都对3G手机的耗电量和待机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应看到,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使上述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增强3G业务支持能力

  网络演进、技术进步的动力在于业务创新,而创新在手机领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由于新功能的融合而带来的快速更新换代。手机对于功能的每一次融合,最直接的推动力都来源于运营商新业务开展的需要。多媒体短信的出现,不仅使得彩屏手机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就以锐不可当之势在市场上全面替代了黑白屏手机;而且也使可拍照手机在2004年大行其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十几万像素到上百万像素的蜕变。

  目前,富有特色的3G应用向3G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在由原先简单的通话工具,通过不断进行功能融合,而逐渐演变为具有丰富的商务功能、娱乐功能的超级终端。值得注意的是,3G终端的每一次演进,无论是功能上的融合,还是性能上的提升,都为了增强对于3G业务的支持能力、满足3G业务开展的需要,都为了降低用户使用3G业务的门槛。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存在着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差异,因此3G业务的开展和推广就必须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与此相对应,3G终端所进行的功能融合时也必须切合3G业务而有所侧重。

3G手机软件凸显重要地位

  随着手机集成越来越多的功能,传统的通信功能与新增功能之间的逻辑配合成为主要的设计挑战之一,软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手机的嵌入式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需要考虑各种应用功能与通话功能的交互性,如音乐播放时与来电时的交互性无法保障等问题,所以要考虑逻辑的优化,另外还要更多地考虑通过软件设置来实现一些电源管理策略,以降低平均功耗。可以说,目前的手机嵌入式软件行业已经逐步积累起一些经验:Linux操作系统、MMI、MMS、WAP/WEB微型浏览器、手机互动游戏等各个层面已经初具规模。现在必须要引起注意的是,面对这样一个智能电话和3G应用的时代,开发者需要提供带有高层次操作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程序的开放式软件架构,同时能使终端用户和运营商能现场升级服务和内容。

  目前,软件生态系统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在特定领域具有不同专长的第三方软件公司构成了这一系统。手机制造商应充分利用这一生态系统,以便完成丰富多媒体特性所带来的复杂设计任务,加速产品的上市周期。

  只有整个产业链密切协作,3G产业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赢利模式,3G终端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应用舞台。

机会与挑战共存

  缺乏手机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一直被认为是我国终端厂商的弱点。一方面,国家会花大力气支持国内芯片厂商的研发,尤其是多媒体芯片的研发,以便提供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在过去的一年内,包括大唐、上海华龙等公司纷纷宣布取得重大研发进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英飞凌等核心芯片提供商都看中了我国这个大市场,开始与我国的厂商在3G芯片上开展紧密合作。英飞凌许诺在不断加强投资的基础上,愿意与我国的合作伙伴开展核心技术层面的合作,与我国的半导体市场共同发展。在具体合作方面,2003年英飞凌已经与包括华为、联想等在内的国内厂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而作为拥有CDMA专利技术最多的美国高通公司也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包括与中国台湾台积电的合作等。

  在3G终端协议方面,我国的终端厂家在积极准备WCDMA和CDMA2000标准的同时,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协议方面具有优势。与其他两种3G标准相比,TD-SCDMA标准在全球还没有商用的先例,其中手机是最致命的因素之一。为推动中国版3G标准手机的“出世”,2003年,TD-SCDMA产业联盟吸纳了一批手机厂商以加大研发力度。同时,一批国产手机厂商也宣称加入TD-SCDMA标准的3G手机研发大军,夏新、迪比特、康佳、华为、联想等都不希望在这个国内厂商占领头把交椅的领域上落后于其他企业,因此一旦TD-SCDMA投入使用,预计在这个领域中我国的终端厂商具备优势。

  在3G手机的研发团队上,国内的厂商和部分手机设计公司也纷纷表示自己已经组建了3G研发队伍,在机械设计(MD)、外型设计(ID)、PCB板设计等方面都有相应的研发人才。其实从2003年开始,我国各大手机厂商都开始紧锣密鼓地考虑如何进入3G市场,很多公司都相应推出了自己的计划。例如中兴就宣称将于2004年4季度前正式推出多款3G商用手机。康佳于2004年2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启动3G快车,成为国内第一个公开宣布3G计划的国产手机厂商。康佳已经规模化地组织国内外3G终端的研发精英,完成有体系的研发团队建设,所筹划的3G蓝图是预计2004年,在积极追踪3G标准的同时,主推系列高端照相手机,争取到2005年年中,推出自主开发的3G手机。迪比特在2002年成立了一个特别行动小组,50多名工程师专注3G手机的开发。华为自主研发的第一台3G手机成品机已于2004年年初亮相。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了几年2G手机研发的演练之后,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已经出现了一批有实力的手机设计公司,这些公司其实已经成为各大厂商有力的支撑,也许在3G手机研发初期,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能力去参与3G手机的研发,但他们在2G手机研发上获取的经验将有助于他们在其中某些设计上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对国内厂商的研发起到积极的协助作用。

  在终端设备认证方面,可能会逐步建立我国的2G终端认证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和运作模式会为我国的3G终端认证提供积极经验。我们不回避我国在2G终端认证方面与国际上有一定的差距,世界范围内有多个与移动终端认证相关的组织,例如:GSM全球认证论坛(GCF)、PCS型号审核协调委员会(PTCRB)、CDMA发展组织(CDG)等,他们发布相关移动终端的测试规范以及认证程序。而我国缺乏相应的机构使得我们在政策和标准制定方面受制于人。因此,业内很多人士认为,从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协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规范认证机构和实验室行为、推动移动终端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出发,我国的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检测认证机构和研究机构应该联手,打造我国的终端认证论坛,从研究和制定我国的移动终端型号认证技术规范、支撑政府研究制定移动终端型号管制的政策等方面,走出我国终端认证和测试的特色之路。

  从手机销售与营销模式方面看,目前的2G手机销售呈现扁平化、自由化结构,厂商各显神通,在推出新款手机并取得主管部门的入网许可证之后,就可以放到销售渠道上去销售,运营商在此体系中并没有太多的参与。但是,在3G发展初期,这种销售体系和营销模式可能会加入一些新元素,这其中3G业务运营商的主导作用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凸现。NTT DoCoMo的手机销售模式基本延续了2G时代的方式,即运营商作为采购方控制整个终端销售的价值链,3G终端厂商积极配合公司的业务开发,解决在市场开拓中遇到的终端问题,终端的供货保证了3G业务的顺利开展。和记3公司在多个市场上已经开通了业务,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和市场的竞争者,在3G发展初期和记也从某种程度上借助了手机补贴等手段。可以想像,在已经有2.8亿2G手机用户的我国市场,要用户放弃目前的手机而购买新手机,可能也需要运营商和设备商在这方面做出一定努力,此时运营商就会进入到手机营销体系中,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做出试探性的行动。  
原作者:徐斌  
来 源:泰尔网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9 11:41 , Processed in 0.1802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