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490|回复: 0
打印

业余卫星通讯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07-4-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6 16:03: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业余卫星通讯简称OSCAR (Orbiting Satelitte Carrying Amateur Radio),是利用绕行于地球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当作无线电通讯的中继器(repeater)、转频器(transponder)或数字中继器(digipeater),以达到远程通讯的目的。
  业余论文代写卫星在研发期间研发单位即赋予一定的名称编号,例如美国的AMSAT系列、英国的UoSAT系列以及日本的Fuji系列等等,一旦卫星射入地球轨道并开始运作之后,再赋予一个业余卫星的编号,即在原有名称之后加上OSCAR编号来识别,如:美国的AMSAT Phase III D成为AMSAT-OSCAR-40、英国的UoSAT 5成为UoSAT-OSCAR-22、日本的Fuji-2成为Fuji-OSCAR-29,为了应用上的方便,这些编号再被简称如:AO-40、UO-22和FO-29。俄罗斯的业余卫星编号就比较特别,它们的业余卫星经常是附挂在导航或通信卫星上,且一直沿用Radio Sputnik的编号,如:RS-12/13、RS-15、RS-20及RS-21等都是业余卫星。
  目前为止OSCAR识别编号已经用到MO-46,不过有在运作的业余卫星总数大概不到30个,许多新一代的OSCAR正在研发或制造、测试中。
  业余卫星的利用方式
  利用业余卫星来通讯有下列两种方式:实时通讯和存转式通讯
  卫星轨道
  环绕地球飞行的人造物体,理论上高度达到250公里以上,即可保持离心力与地心引力的平衡而不坠。实际应用中的人造卫星轨道高度,大概可以分为下列几个区间:
  ◆低轨道:300公里~1,700公里
  ◆中轨道:1,700公里~20,000公里(具有高辐射线的「范亚伦带」在此范围)
  ◆高轨道:20,000公里以上
  轨道特性
  ◆300公里以下:
  适合太空实验室或载人飞行器,如MIR太空站、航天飞机、国际太空站(ISS)及短期间的实验卫星等,卫星本身需携带推进器,以便随时调整轨道高度,否则会因少许太空微尘的阻力而减速以及轻微的地心引力之吸引,使得卫星高度逐渐下降而坠毁。过去有一些从MIR或航天飞机上以人力发射的实验卫星,寿命大约只有50天左右。在这个高度的卫星,优点是有利于观察地球和可以较小的功率来通讯;缺点是通讯时间短,每次最多只有9分钟左右。
  ◆300 ~600公里:
  长时间环绕地球的太空站最有效益的高度是500公里,目前ISS的高度约为400公里,此高度对负载颇重的定期运补宇宙飞船往来较为方便。某些科学实验卫星也在这个高度,它仍保有易于观测地球和通信的优点,而通信时间可拉长一点。
  ◆600~1,000公里:
  绝大多数工作中的卫星都在这个高度,地球引力作用不大,而卫星讯号涵盖范围相当大,以800公里高的UO-14为例,可涵盖到台湾和印度。这个高度也使得每次pass的可通信时间最长可达15分钟,而每天的pass达到6~8次。
  ◆1,000~1,700公里:
  如果卫星本体或其电路板有足够的防护罩(通常使用轻金属—钛)足以抵挡辐射线,那么这个高度就可再提升通信范围、每天通信次数和每次通信时间,以RS-15为例,其轨道平均高度在2,000公里左右,只要轨道位置恰当,透过这个卫星台湾可以和整个澳洲大陆通连。
  ◆1,700~20,000公里:
  具有高辐射线的「范亚伦带」也再这个范围内,极少卫星会设计在这层高度,顶多是「穿透」这一层(所需时间不长),否则卫星极易损毁。
  ◆20,000公里以上
  这个轨道高度几乎没有商用卫星,因为要把卫星送上这个高度需要高推力的火箭(成本太高),所以只有少数圆轨道卫星,如美国的全球定位卫星GPS、俄罗斯的导航卫星GLONASS,都是大约20,000公里高,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通信、气象及广播等用途)为36,000公里高,椭圆轨道卫星如AO-10(最高点36,000公里), AO-40(最高点58,000公里)等,会达到这个高度。
  卫星讯号
  卫星通信有其特性上的限制,如:通信时间短、可用频带较窄及都卜勒频移等,因此,除了一般的通信模式外,还有一些卫星通信特有的模式,以下就一一来介绍:
  ◆模拟卫星(语音、电码)
  FM 模式:多用于中继器(Repeater),如UO-14,AO-27等;国际太空站(ISS)也使用此模式作voice QSO和PACKET通信。
  SSB模式:绝大多数的业余卫星的转频器(Transponder)都具有这种模式,并且使用跨频带(上、下连使用不同频率)作双工通信,为了更容易补偿都卜勒频移,常采用上连为LSB而下连为USB的调制。
  CW模式:这是最古老的通信模式,也是较节省频宽的模式,但相对的需要特殊的技巧。
  模拟卫星的信标(beacon)和遥传讯号(telemetry)也大多是使用CW模式。
  FM DigiTalker模式:卫星上的?语音合成器?将机上计算机资料合成语音之后,以FM模式下传至地面电台,类似广播的功能,如FO-29、SO-35等。
  Tone TLM:小型实验卫星(如RS-17)为了简单取得实验数据,常将数据(如温度)转成音调来调制FM载波以便传送给地面电台。
  SSTV模式:模拟卫星除了可以做一般的SSTV通信外,卫星上若有CCD摄影机也可以将拍摄到的影像,立即以SSTV模式传送下来。以前的MIR和航天飞机任务中都曾做过SSTV实验,将来ISS上也会有定期的SSTV通信实验。
  ◆数字卫星(包封通信)
  Packet 1200 baud FSK beacon (如ISS, NO-44等)
  Packet 1200 baud PSK beacon & 广播式BBS (如AO-16, LO-19, IO-26等)
  Reverse 1200 baud FSK beacon (如UO-11)
  Packet 400 baud PSK beacon (如AO-40)
  ◆气象卫星(137 MHz, 非业余频带)
  美国NOAA系列(云图sample 如下)
  俄罗斯Meteor系列(云图sample 如下)
  卫星追踪
  利用卫星通信之前要先预测卫星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你的天空,这就要靠卫星追踪程序来帮忙。在网际网络上有些网站提供线上追踪卫星的功能,只要输入经纬度、时区和所要追踪的卫星名称,就可以得知卫星现在何处以及何时会出现在你的天空
论文网提供代写硕士论文,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http://www.51lunwen.com/communication/2011/0421/lw201104211415041452.html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8 07:26 , Processed in 0.11638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