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计划于今年5月正式推出“机卡分离”小灵通产品。在过渡期后,原有的机卡一体小灵通将逐步停止使用。其二、美国Atheros通信公司日前上市了全球首款将PHS(小灵通)的主要功能集成在单芯片中的“AR1900”。AR1900中配备有PHS利用的1.9GHz收发器、π/4Shift QPSK调制解调器、应用程序处理器(英国ARM公司工作频率为120MHz的“ARM946E-S”)、电源管理、屏幕控制、键盘操作、USB1.1接口、声频编解码(ADPCM)以及和弦生成等功能。收发电路采用直接转换(Direct Conversion)方式。PHS的数据通信可支持64Kbit/秒的PIAFS(PHS互联网接入标准,PHS Internet Access Forum Standard)。与采用多个芯片实现上述功能相比,可将成本降低30%以上。封装尺寸为13mm×13mm×1.08mm,封装为276端子的BGA。采用180nm规格的CMOS技术生产。我们注意到————美国Atheros通信公司认为:PHS在日本国内的需求已经饱和,而在中国和台湾等地区市场却不断扩大。Atheros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底中国的PHS用户合同数比上年增长90%,达到了3080万,预计2005年将比04年增长70%,增加至5000万…………。其以上态度显然与此前日本村田制作所对于中国小灵通市场的“消极预期”大相径庭。而其产业演变背景是————“机卡分离”小灵通产品的推出,意味着原有的6800万部机卡一体的小灵通可能被全部替换。这简直就是平白冒出的一个市场,而且使国内所有制造厂商都不禁眼红耳热起来。目前站在第一起跑队伍的是中兴通讯、华为和UT斯达康,此外各家机卡分离手机生产商也都完成了相关测试和生产准备。但谈起即将来临的产品和销售,他们都有些讳莫如深。因为订单落在谁家、生产规模会有多大,最后的决定权还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两大运营商手中。在实质性生产没有到来之前,目前所有人的兴奋都只能是热身。我们注意到————机卡分离一方面是小灵通升级换代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挽救小灵通产业利润减少的救星。2000年至2004年间,全球电信市场总量下降约5%,朗讯、北电等老牌设备商市场份额纷纷下跌。但在这5年中,凭借小灵通一役成名的UT斯达康却维持了年均60%的增长率,平均利润率也在10%左右。2003年底,中国小灵通用户已经达到3550万,当年新增用户为2350万。在当时的小灵通系统设备市场中,UT斯达康的市场份额为50%,中兴为40%,余下的10%由青岛朗讯占有。但这已经是历史。1月13日,UT斯达康在纳斯达克宣布,该公司2004年第4季度出现了亏损。这直接导致其2004年的预计收入将比预计低2亿美元。UT斯达康的亏损事实宣布了中国小灵通市场的萎缩。据了解,小灵通的利润率一直在频繁下降。UT斯达康的小灵通平均价格由2003年10月的681元降到了2004年10月的567元。从2004年第三季度开始,小灵通用户发展势头也明显放缓,第三、第四季度小灵通用户分别增长565.4万户和515万户,只有高峰时期2004年第一季度1089.8万户的一半左右。行业预计2005年小灵通用户的发展势头会进一步放缓,年度新增用户市场占有率将下降至23%左右。中兴手机小灵通产品总经理张亚东认为,自2002年来小灵通用户快速发展,但运营商的营销成本高居不下。小灵通业务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需要终端能更灵活提供附加业务,细分用户。机号合一的产品给销售、售后服务等都带来不便,这使得机卡分离小灵通应运而生。业界分析师也认为,固网运营商改推机卡分离的小灵通手机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小灵通平均价格持续下降,运营商从中所获取的利润日益减少,而且还面临着不断增加的运营成本,终端补贴难以为继,为即将到来的3G做准备,通过PHS/3G双模终端将部分小灵通用户迁移到3G网络,可以更方便地管理用户信息,减少和避免目前出现的用户串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