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1-4-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5 09:13: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ATU测试保障方案
1
ATU保障测试考核指标1.1
ATU测试考核目标
1.2
ATU指标事件相对应表
2
ATU保障测试期间规定动作2.1
测试前规定动作
测试阶段
规定动作
测试前
所有网格频点核查
所有网格扰码核查
所有网格邻区核查
所有网格射频通道核查
所有网格故障站点的排查和处理
所有网格外部干扰源的排查和处理
弱覆盖路段的核查与剔除
无法剔除弱覆盖路段的23G优化
所有网格室分外泄排查与处理
测试卡费用检查
测试前零话务小区的核查与拨测(测试前2天)
网格测试信令跟踪

测试保障人员组织结构成立
2.2
测试中规定动作
测试阶段
规定动作
测试中
每天测试卡费用检查
测试网格内KPI监控
测试网格内故障站点监控(实时查询告警)
测试网格内外部干扰源监控
设备天线放于前排挡风玻璃处,车窗敞开
测试设备温度控制
测试期间不要使用移动号码沟通
差路段注意减慢车速
当天测试数据分析,设备引起的异常事件上报
2.3
测试后规定动作
测试阶段
规定动作
测试后
异常事件问题分析
异常事件问题申诉
异常事件问题复测、调整
对网格内重点保障道路日常测试

3
ATU保障测试参数核查工作3.1
工参核查
3.1.1
工参核查
规则下倾角:结合站高分析下倾角设置是否合理,尤其是机械下倾大于10度时,容易造成信号畸变;推荐现场设置下倾角时利用天线下倾角的计算小工具进行设置,并在实际路测中进行验证修改。
站高:对于站高小于20或者大于40的小区需特别关注,及时预警越区覆盖以及弱覆盖的情况。
方位角:根据路测情况分析方位角设置的合理性,同站小区方位角建议不小于90度,避免同站小区间相互干扰。
3.1.2
工参数据

如上表所示,在提供的工参表中,整个工参中下倾角设置较为合理。后续在RF优化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从目前提供工参中,建议现场参数进行核查。

3.2
频点核查
3.2.1
频点使用率
类型
载频频点
使用次数
总载频数
利用率

-
9404
15
4523
0.33%
F1
10055
134
4523
2.96%
F2
10063
33
4523
0.73%
F3
10071
134
4523
2.96%
F4
10080
540
4523
11.94%
F5
10088
564
4523
12.47%
F6
10096
663
4523
14.66%
F7
10104
810
4523
17.91%
F8
10112
812
4523
17.95%
F9
10120
818
4523
18.09%
如上图所示,添加现网实际使用率
通化频率规划方案是室外频点F4-F9、室内频点F1-F3,其中F7-F9作为R4业务频点, F4-F6作为H业务频点;具体见附件:
   
核查结果,现网频点与规划组网方案相符。
3.2.2
现网频点评估
使用华为研发最新开发的AFCC工具进行此项工作,将干扰严重的TOP小区挑选出来,进行频率优化。
核查结果如下:
网格

CELLID

小区名称

CELLID

小区名称

同频频点

'
主主'/'主辅'/'辅辅'
两小区距离(米)
网格一
10993
移动家属院HT1-3
13322
老高新创业园HT1-2
10104

主主
541
网格一
13321
老高新创业园HT1-1
13181
黄家新村HT1-1
10088

主主
523
网格四
10213
广播电视大学HT1-3
16831
襄城二桥西HT1-1
10096

主主
564
网格四
16831
襄城二桥西HT1-1
16843
襄城二桥东HT1-3
10112

主主
359

修改的TOP小区如下:
小区标识
小区名称
修改前频点
修改后频点
16831
襄城二桥西HT1-1
10104
10120
13322
老高新创业园HT1-2
10104
10120

3.2.3
后续优化建议
建议拉网测试完后,针对目前现网频点情况,根据现网载波属性的规则进行优化调整。
H业务载波10080/10088/10096固定用作H业务频点;
R4业务载波10063/10055/10104/10112/10120固定用作R4业务频点。
频点修改规则:修改频点时一定要注意频点属性,比如A小区主载波为10055,将其修改为10071,不止A小区主载波频点为10071,其对应的载波属性也要从R4业务频点改为H业务频点。
需要注意的是:建议后期频点修改时,一定要注意各载波对应的载波属性。
以下是H载波删除和增加的实例





3.3
扰码核查

使用华为研发最新开发的AFCC工具进行此项工作,将干扰严重的TOP小区挑选出来,进行扰码优化。

3.3.1
核查结果

同主频同12扰码组:

同主频同下行同步码小区
核查无同频同下行同步码小区

3.3.2
后续优化建议
建议后期主频点变动时,同时兼顾扰码的核查。确认频点修改后,紧密小区间不会存在同频同码组,以及邻区间不会出现同频同下行同步码的情况。

3.4
邻区核查
合理的邻区关系对网络来说非常重要,邻区关系过少,会造成大量掉话;邻区关系过多,会导致测量报告的精确度降低;邻区关系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网络质量的恶化和掉话,因此定期进行邻区关系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专项优化主要利用华为工具AFCC等梳理现网配置的邻区关系,完成基础的邻区关系优化,为后续的网络性能优化奠定基础。
1)
邻区配置过少小区:邻区数小于6个的小区,包括没有邻区的小区,依次检视这些小区的邻区配置是否存在失误;
2)
邻区配置过多小区:邻区数大于25个的小区,需要重点检视这些小区是否存在冗余邻区需要删除。优化方法见冗余邻区识别;
3)
本次邻区核查使用AFCC工具完成,核查出“邻区数小于5个”、“邻区数大于25个”的两类TOP小区。
3.4.1
核查结果


3.4.2
修改建议
无同站邻区漏配
邻区配置过少邻区27个小区,是市区、外县边缘TD基站
邻区配置过多邻区6个小区,市区密集站和高站
4
ATU

保障测试区域现况4.1
测试网格线路

网格一正向测试路线图
网格一反向测试路线图

网格二正向测试路线图
网格二反向测试路线图
网格三正向测试路线图
网格三反向测试路线图
网格四正向测试路线图
网格四反向测试路线图

4.2
风险点及解决方案
²
23G弱覆盖点(入)
确定23G弱覆盖点位置、针对23G弱覆盖点制定测试路线,这类问题点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最多可以通过一次,严禁多次通过23G弱覆盖道路,通过23G弱覆盖区域时控制重选,尽可能的使用切换到GSM小区(主要通过控制呼叫时间解决)。
²
23G弱覆盖点(出)
在之后的道路TD已经可以保证连续覆盖的情况下,前台测试人员选择2G重选回3G较优异的点(可以为TD基站扇区正对50-100米左右位置),停车和后台确认等待2G重选回TD,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控制主被叫信号情况,尽可能让被叫优于主叫先重选回TD网络。
²
大面积23G弱覆盖点(优化思路)
在发现前端为大面积的弱覆盖区域,选择TD可以主导到GSM的覆盖边缘,重点优化3G-2G的切换,确保可以正常切换到GSM,在成片的弱覆盖区域内将GSM重选回TD的开关统一关闭,另外在该区域内选择TD终端进行重选测试,确保所有GSM区域的重选回TD的开关全部关闭。(在优化较困难的区域可以适当关闭TD站点)
²
干扰路段的测试思路
前端发现重点的干扰路段,若无法避免道路则在通过该路段的过程中,需要起一次呼叫,快速通过,避免发生掉话后的2次起呼造成的未接通。(控制不好最多1个掉话,也比掉话加未接通强)
²
优秀路段的指标提升思路
优秀路段车辆速度可以尽量放慢,提升语音质量。
²
质差路段的事件控制基本思路
在已知的问题路段,尽可能的前后台配合,掌握好每一处TD站点的切换,后台报切换小区,前台掌握是否顺利切换,若发生切换异常尽可能的放慢车速,待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在提速。
²
RNC切换必须保障
在要进行跨RNC硬切换的路段,必须放慢速度保证正常切换后才能提速。
²
自动路测终端信号强度必须保证
在经过大量的测试我们发现,自动路测设备在23G互操作频繁及GSM覆盖的区域内经常发生事件,为此我们需要尽可能的避免23G互操作和避免过多的通过GSM覆盖的区域,自动路测终端则需要尽可能的摆放在信号较强的测试车辆前端来规避问题。
4.2.1
外部干扰
襄棉俱乐部HT1-1小区(网格二)有外部干扰,干扰源正在排查中,经现场反复测试此路段不会占到此小区,且此小区后台KPI指标正常,为了保障ATU正常测试,在网格二测试时需要将此站点去激活。
4.2.2
问题点梳理
4.2.3
室分外泄
已分别对11月、12月及最近的ATU测试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没有发现室分外泄现象。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5 04:16 , Processed in 0.64420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