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超级版主

注册:2008-7-293

爱心徽章,08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版主 家园10年十大版主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11年度优秀版主 家园12年度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8 09:40: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CDMA 2000 1x EV-DO网规问题集中营(V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09-07-30

本文档对CDMA 2000 1x EV-DO的一些基础知识和网规问题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便于大家在EVDO的规划和仿真时参考。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结构如下:
前言
CDMA2000 1x EV-DO关键技术和基础
CDMA2000 1x EV-DO组网应用
CDMA 2000 1x EV-DO仿真应用
CDMA2000 1x EV-DO试验网情况
CDMA 2000 1x EV-DO产品

目录
1 前言        1
2 CDMA2000 1x EV-DO关键技术和基础        1
2.1 相关规范标准        1
2.2 Roadmap        2
2.3 物理层        3
2.3.1 上下行链路信号的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        3
2.3.2 DRC Error Decoder和DRC Erasure Decoder对系统造成的容量损失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实测结果显示的影响有多大?系统通过哪些机制来保证在发生这两种情况时AT和AN的通信?        3
2.3.3 反向接入信道长码中的AP(Acess Point)信息是如何包含进去的?        3
2.3.4 前反向信道符号重复所带来的时间分集是如何得到的?时间分集的物理实现时怎么样的?        4
2.3.5 反向接入信道的相对增益是怎么样来确定的?怎么样通过优化该参数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4
2.3.6 Bi-orthogonal coder的概念及实现原理是怎样的?DRC信道和前向Preamble信道中都用到了这个概念,为什么要使用?两者有什么区别?        4
2.3.7 EV-DO系统的DRC和ACK信道的质量影响系统吞吐量,如何来通过前反向链路的平衡来保证它们的健壮?        5
2.3.8 反向接入信道的Preamble的长度如何确定?对比CDMA2000 1x中的Preamble有何不同?在规划中是怎么优化的?它的长度的设置由系统哪个部分来完成?对系统性能有什么影响?        5
2.3.9 DRCLength的设置在哪些方面影响系统性能?实测结果中影响有多大?在网络规划中怎么样优化该参数?        7
2.4 关键技术        8
2.4.1 HARQ中的重传间隔为三个时隙,为什么要这样做?        8
2.4.2 实测中采用HARQ能够获得的增益是怎样的?        8
2.4.3 采用turbo编码所能带来的编码增益怎样?它给系统带来的延时是怎样一个情况?        9
2.5 功率控制        9
2.5.1 EV-DO中DRC Lock信道的DRCLockLength和DRCLockPeriod两个参数对反向功率控制的影响是怎样的?        9
2.5.2 EV-DO反向功率控制和CDMA2000 1x中有哪些区别?        10
2.5.3 AT和AN的接收灵敏度是什么?最大接收和发射功率是多少?功率控制等级是如何设置的?        10
3 CDMA2000 1x EV-DO组网应用        11
3.1 规划概述        11
3.1.1 EV-DO和1X网络规划的相似点        11
3.1.2 EV-DO与1X的规划有什么区别        12
3.1.3 EV-DO是否需要全覆盖,不同区域EVDO的目标速率应该如何规划?        14
3.1.4 EV-DO基站作为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时,基站发射功率的建议值?        14
3.1.5 PN规划和邻区配置        14
3.1.6 基站的color code是否需要规划?子网的划分及UATI的分配;        14
3.1.7 多载波基站无线资源管理及负荷管理算法        14
3.2 业务模型        15
3.2.1 1x和EV-DO混合业务模型建议        15
3.2.2 基于1X和EV-DO RA目标网络规划的无线网络规划推荐参数        17
3.2.3 EVDO实时业务基本特点        20
3.2.4 在规划阶段应当把握VT业务的关键参数        21
3.2.5 DO RevA的规划参数、仿真参数等取值大多参照高通取值, 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值        22
3.2.6 不同业务可用性的一般指标:对于1X业务的终端RSSI和导频Ec/Io是多少?DO RevA情况下不同业务速率(如VT、BCMCS、VOIP等)需要的终端RSSI和到导频Ec/Io是多少?        22
3.2.7 几种业务需求下的覆盖场景        23
3.2.8 业务模型如何预测(需满足规划软件输入需求),如何考虑并发业务的建模问题?各种业务的渗透率?        24
3.2.9 EVDO网络指标评价        25
3.3 容量预算与链路预算        28
3.3.1 EV-DO采用不同的频段时,对单扇区用户容量和吞吐量有没有影响?        28
3.3.2 单扇单载、多扇多载等不同情况下EV-DO所支持的数据吞吐能力        28
3.3.3 传输接口采用E1还是ATM承载?不同载频、容量配置下的基站对传输带宽的需求和计算方法?各种包头开销是多少?        28
3.3.4 EV-DO覆盖能力分析,不同接入速率的链路预算        29
3.3.5 12档速率的几何因子(Ior/Ioc)        35
3.3.6 DO覆盖前向链路覆盖范围大于1X,基于什么?        36
3.3.7 CDMA2000 1X和EV DO链路预算基本相同,如何考虑EV DO的呼吸效应?在网络规划时,是否考虑预留余量?        36
3.3.8 同时承载实时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容量考虑        37
3.3.9 每小区最多支持多少个用户?速率多少?        37
3.3.10 反向负荷建议值,高通建议Load方式3.75dB, ROT方式5.75dB的设定的判定依据是?        37
3.4 组网与天馈系统        38
3.4.1 与1x系统之间的组网方式及其特点        38
3.4.2 EV-DO和1X共站址的可行性        39
3.4.3 EV-DO和1X共站址的优点        39
3.4.4 EV-DO和1X共用天馈的优缺点分析        40
3.4.5 EV-DO和1X室内分布系统共用实现方法        40
3.4.6 EV-DO站点选择和网络拓扑设计原则        41
3.4.7 DO共用天馈与新建天馈的选取原则        42
3.4.8 在目前1X站点布置并不一定完全合理的状况下,如何选取EV-DO站点构建合理的网络架构,即所谓1:1配置原则是否有意义?        42
3.4.9 现有的1X网络(比如联通C网)基础上规划EVDO,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规划EVDO        43
3.4.10 是否适合使用智能天线?智能天线的架设对环境要求更高?        43
3.4.11 CDMA2000 1X和1X EV DO的混合组网问题如何考虑?如何进行混合组网的仿真规划?如何实现双网负荷均衡?结合工程实例。        43
3.5 系统内与系统间干扰        44
3.5.1 下行链路是时分的,有没有时隙间干扰?码道间干扰的分析结果?        44
3.5.2 对不同系统间(WCDMA/PHS/GSM)的干扰的抑制策略(天线垂直或水平间距)?        44
3.5.3 与其它移动系统间(WCDMA、GSM900/1800、cdma 1x、PHS、TD-SCDMA)的射频干扰分析        44
3.6 切换        46
3.6.1 各种切换算法、参数(门限值)与流程,包括DO系统内部和DO与1x系统之间;        46
3.6.2 EV-DO与1X系统间的切换流程、寻呼过程。不同厂家间EV-DO边界的切换情况及如何实现?        47
3.6.3 多载频EV-DO组网的情况介绍,例如:终端守候方式、频间切换方式、负荷分担方式等。        48
3.7 设备相关        48
3.7.1 简单介绍公司所提供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BTS、RNC、PCF等设备以及设备间端口的配置原则。        48
3.7.2 1X 和 DO双模终端目前有否?内部实现上哪些是公共的?哪些是独立的?体积和耗电量比单模大多少?        48
3.8 其他        49
3.8.1 前向多用户分集对扇区吞吐量的增益与用户感受之间的矛盾是否有解决方法,如用户分级等, 网络规划和优化中如何考虑?        49
3.8.2 鉴权、加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50
4 CDMA 2000 1x EV-DO仿真应用        50
4.1 无线网络规划系统及系统仿真输出结果        50
4.2 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1
4.3 仿真案例        52
5 CDMA2000 1x EV-DO试验网情况        53
5.1 目前已建的试验网情况(地点、规模、测试效果等)        53
5.2 客户需求以及解答        57
6 CDMA 2000 1x EV-DO产品        59
6.1 BSC、基站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59
7 其它问题        64
7.1 是否需要采用TMA?如果使用请给出TMA的技术参数和连接方式图,使用建议和效果,以及增益的计算分析        64
7.2 终端种类及商用时间计划        66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7 02:20 , Processed in 0.2358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