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08-1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8 15:00: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资料来看,单纯的OFDMA处理过程,由于用户数据存在大概率的相关性,比如语音或者图像等,相邻数据变化小,造成MAP之后的调制数据相关性强,子载波数据会大概率的出现相位同步,从而带来峰值功率比高,给后续模拟器件带来压力。
       由此出发,在上行链路,将用户数据预先做一次DFT变换,这样数据从时域变化到频域,相关性变弱,达到降低峰值功率比的目的。
        这种便利性和效果,其实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用户数据的特性,也就是前后数据的相关性。


        而现在的LTE其实主要作为数据卡形态使用,用于处理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或者在线视频,其实这些用户数据都是经过了编码和压缩处理的,实际上的前后数据相关性其实不强,甚至可以说是随机排列的(比如邮件中的内容)。
       这样弄巧成拙,岂不是因为多了DFT/IDFT操作,造成处理流程复杂,带来更长的收发延时和更大功耗?
       如果后来的多模应用模式固定下来,用2G或者3G网络采用CSFB方式承载语音业务,是否有可能LTE继续演化,上下行统一采用OFDMA一种物理层模式即可?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8 03:08 , Processed in 0.07366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