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扰码表的使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51 | 63 | 53 | 2 | 8 | 55 | 73 | 62 | 57 | 0 |
58 | 66 | 80 | 3 | 9 | 60 | 74 | 68 | 77 | 4 |
102 | 72 | 91 | 6 | 13 | 71 | 90 | 69 | 81 | 25 |
127 | 79 | 100 | 11 | 14 | 83 | 98 | 76 | 88 | 26 |
| 93 | 120 | 12 | 18 | 87 | 103 | 108 | 96 | 28 |
| 95 | | 17 | 19 | 112 | 111 | 122 | 97 | 29 |
| 106 | | 22 | 24 | 115 | 114 | 1 | 101 | 33 |
| 110 | | 23 | 27 | 16 | 119 | 5 | 1 | 39 |
| 113 | | 34 | 32 | 21 | 121 | 7 | 5 | 41 |
| 123 | | 35 | 37 | 30 | 16 | 10 | 7 | 42 |
| | | 36 | 44 | 31 | 21 | 15 | 10 | 48 |
| | | 38 | 67 | 43 | 30 | 20 | 15 | 52 |
| | | 45 | 70 | 59 | 31 | 40 | 20 | 54 |
| | | 50 | 104 | 78 | 43 | 46 | 40 | 56 |
| | | 65 | 116 | 85 | 59 | 47 | 46 | 84 |
| | | 86 | 117 | 92 | 78 | 49 | 47 | 89 |
| | | | | 94 | 85 | 61 | 49 | |
| | | | | 99 | 92 | 64 | 61 | |
| | | | | 105 | 94 | 75 | 64 | |
| | | | | 107 | 99 | 82 | 75 | |
| | | | | 109 | 105 | 118 | 82 | |
| | | | | 124 | 107 | 126 | 118 | |
| | | | | 125 | 109 | | 126 | |
| | | | | | 124 | | | |
| | | | | | 125 | | | |
1、 同一列中的扰码不能同时配置在互为邻区的两个小区上。假如主小区已经选择了(A列)中的一个扰码,那么它的邻区将不能选择(A列)中的余下码字。 2、 如果主小区的邻区中有不互为邻区的,可以选择同一列中的码字。假如a为主小区,其邻区为b、c、d、e、f,假如c和f并不互为邻区,那么可以选择同一列中的码字。 3、 两层邻区范围内,要保证同频小区间使用不同的下行同步码(扰码组)。假如a、b互为邻区,b、c互为邻区,c与a不为邻区,且a与c主载波同频,则要求a与c配置不同下行同步码。 4、 (F列)的绿色列与(G列)的绿色列相关性小;(F列)和(G列)后面的黄色列,与(F列)和(G列)的绿色列相关性均很大。(1) (F列)和(G列)中绿色码字可以配置在互为邻区的小区上;(2) 如果选择了(F列)中的黄色码字,将不能选择(G列)中的任何码字;(G列)亦然。 5、 (H列)的绿色列与(I列)的绿色列相关性小;(H列)和(I列)后面的紫色列,与(H列)和(I列)的绿色列相关性均很大。(1) (H列)和(I列)中绿色码字可以配置在互为邻区的小区上;(2) 如果选择了(H列)中的紫色码字,将不能选择(I列)中的任何码字;(I列)亦然。 6、 黄色和紫色码字相关性满足邻区要求。黄色和紫色码字可以配置在互为邻区的小区上。
二、 为室外预留的扰码供网络优化调整、微蜂窝、加站使用预留27个扰码分别对应7个扰码组:
SYNC_DL | Scramble |
4 | 16 | 17 | 18 | 19 |
6 | 24 | 25 | 26 | 27 |
8 | 32 | 33 | 34 | 35 |
12 | 48 | 49 | 50 | 51 |
14 | 56 | 57 | 58 | 59 |
25 | 100 | 101 | 102 | |
31 | 124 | 125 | 126 | 127 |
1、 优化中新加小区:① 如果只加一个小区,就直接在扰码表(A列)的码字【51、58、102、127】中任意选择一个即可。另外需考虑新加小区的扰码与其两层邻区(主载波同频)小区的扰码应分在不同的码组(下行同步码)里。② 如果新加多个小区,并且新加小区间有邻接关系:1) 三频点区域:新加小区在预留扰码中选择的码字必须考虑第一层邻区的扰码相关性;2) 六频点区域:新加小区在预留扰码中选择的码字只需考虑与其同频的邻区的扰码相关性。 2、 优化中调整邻区关系:假设主小区a的邻区关系在网优中发生了改变,检查新加的邻区关系是否不包含于规划码字时设置的邻接关系,如规划码字时,a小区的邻区配置了6个,分别是b、c、d、e、f、g,而实际网络中配置了4个,分别是b、c、d、e,新添加小区x与a互配邻区,这一对邻区在当初规划码字时没有出现(如下图所示):
首先检查a、x两小区配置的扰码是否在扰码表中同一列出现:1) 如果出现在同一列,则需要更换小区a或者x的扰码,按照分配原则在预留扰码中选取码字重新分配,简单起见,可以使用(A列)中的【51、58、102、127】任意一个,只需额外考虑调整小区的扰码与其两层邻区(主载波同频)小区的扰码应分在不同的码组(下行同步码)里;2) 如果出现在不同列,则需考虑小区x的邻区中是否有和小区a配置相同下行同步码的小区,以及考虑小区a的邻区中是否有和小区x配置相同下行同步码的小区,如果有,则需要做相应调整。通常这种调整会牵涉到其他邻区的关系,因此建议使用预留的码字,根据周围邻区关系和预留码字所在的列,遵循码字选择原则进行选择。 在上例中,如果增加a、f互配邻区,由于在规划码字时已经考虑了该对邻区关系,因此优化中增加这对邻区关系,则不用额外考虑调整扰码。
三、 室内扰码分配:由于现在室内覆盖采用完全独立的频率,因此:(1) 室内扰码分配完全不用考虑室外宏基站扰码的影响;(2) 只需要考虑室内间扰码的相互影响:
【邻区相关性】【邻区的邻区同下行同步码】【补充条件:PCCPCH_1、_2相关性】这三个因素;(3) 对于一个独立的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小区小于等于6个,推荐一组扰码【12、58、62、110、114、116】,可以两两互配置为邻区。该组扰码满足【邻区相关性】【邻区的邻区同下行同步码】【PCCPCH_1、_2相关性】这三个条件。
四、 使用工具规划时,频点扰码规划专用模板:在模板中,浅绿色区域是已规划的基站信息,假如是全网独立规划则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