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10-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10 16:40: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言:工程现场勘察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资料和
      数据。同时也是设计人员与建设单位人员建立联系和沟通的环节,因此要求勘察
     人员务必认真工作,对所收集的勘察数据终身负责。
          工程勘察人员接受任务后,一定仔细阅读任务书的要求,了解接受任务工程
      的阶 段(可行性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工程的勘察范围、与其它
      专业工程的分工和协作,优质高效的、准确的收集数据并在草图上清楚的标识。
          勘察到现场及离开现场必须向建设单位通报,勘察结果必须向建设单位主管
     汇报、认可、签字。
      一、本地电话网用户工程勘察须知
11电缆线路路由及建设方式
1) 电缆路由的选择原则
l  电缆路由应符合城市远期发展规划,与近期需要和现状相结合的要求,尽量使电缆路由与城市建设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一致,要使电缆路由长期安全稳定的使用。
l  电缆路由应尽量短捷、平直,以节省线路工程造价,同时还需考虑各种电缆建筑方式的敷设条件、技术合理、便于施工和维护等因素。
l  主干电缆路由的走向应尽量和配线电缆的走向一致、互相衔接,应在用户密度大的地区通过,以便引上和分线供线。
l  电缆不应在有化学和电气腐蚀的地区敷设。如必须敷设时,应作化学分析和电蚀测量,并考虑必要的防护措施,采用塑料外护套电缆。
l  电缆路由不应与高压输电线路、电器铁道平行接近。不可避免时,其强电对通信的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
l  扩建电缆时,宜优先考虑在不同街道上扩增新的路由,使网络系统逐渐完备,以提高线路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2) 电缆建筑方式的选择
架空电缆的使用场合:
l  同一路由上电缆总容量较小(200对及以下)电缆条数在4条以下时
l  电缆容量较小、无特殊要求的一般街道或次要电缆路由
l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边缘地区,且用户分散,电缆容量较小时
l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目前无法采用地下建筑方式或规划未定,正在建设今后变化较大的地区目前无法采用永久性线路只能架设临时性的线路时
l  电缆路由今后需调整扩充,且是沿途分线,引出分线比较频繁或采用墙壁电缆及地下配线有困难时
l  在架设的电缆路由上有其它架空杆路可利用,在技术上符合合用杆路时
墙壁电缆的使用场合:
l  电缆容量在100对以下且沿相邻的房屋建筑物敷设的配线电缆
l  房屋建筑较坚固整齐的街区且墙面比较平直的电缆路由
l  一般的办公楼、工厂、车间的室内或室外沿墙敷设的配线电缆路由
l  有些城市的旧市区街道两侧有紧密相连的楼时
二、电缆线路设计要求
2.1架空电缆线路设计要求
1)与其它建筑设施的隔距
杆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4.1的规定。
杆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表  
其它设施名称
最小水平净距(米)
备注
消火栓
1.0
指消火栓与电杆距离
地下管、线
0.5-1.0
包括通信管、线与电杆间的距离
火车铁轨
地面杆高的4/3
人行道边石
0.5
市区树木
1.25
裸线线条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
郊区树木
2.0
裸线线条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
房屋建筑
2.0
裸线线条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
2)架空电缆及明线线条架设高度
架空电缆在各种情况下架设的高度,应不低于表4.2的规定。
架空电缆及明线线条架设高度表   
名称
与线路方向平行时
与线路方向交越时
架设高度
(米)
备注
架设高度
(米)
备注
市内街道
4.5
最低线条到地面
5.5
最低线条到地面
市内里弄胡同
4.0
最低线条到地面
5.5
最低线条到地面
铁路
3.0
最低线条到地面
7.5
最低线条到轨面
公路
3.0
最低线条到地面
6.5
最低线条到路面
土路
3.0
最低线条到地面
4.5
最低线条到路面
房屋建筑物
0.6
最低线条到屋脊
1.5
最低线条到平顶
河流
1.0
最低线条到最高水平位时的船桅
市区树木
1.0
最低裸线线条到树枝的垂直距离
郊区树木
1.0
最低裸线线条到树枝的垂直距离
其它通信导线
0.6
一方最低线条到另一方最高线条
注:当明线线条与树木的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有绝缘外皮的导线。
3)架空电缆与电气设施交越时的隔距要求
架空电缆及明线线条交越其它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不小于表4.3的规定。
架空电缆交越其它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表  
其它电气
设备名称
最小水平净距(米)
备注
架空电力线路有防雷保护设备
架空电力线路无防雷保护设备
1千伏以下电力线
1.25
1.25
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
1-10千伏电力线
2.0
4.0
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
35-110千伏电力线
3.0
5.0
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
154-220千伏电力线
4.0
6.0
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
供电线接户线
0.6
带绝缘层
霓虹灯及其铁架
1.6
有轨电车及无轨电车滑接线
1.25
最高线条到滑接线
不足1千伏电力线的拉线
0.6
10千伏以上的电力线的拉线
1.2
1千伏以上10千伏以下电力线的拉线
0.8
  注:通信线应敷设在电力线路的下方位置。
4电缆敷设要求
a)   架空电缆一般采用裸铅包电缆或塑料电缆,不应采用铠装或油麻电缆。
b)   每条电缆吊线一般只挂一条电缆,在特殊情况下可挂设两条,但必须挂在同一电缆挂钩中。
c)   电缆在电杆上的位置应始终一致,不得上下或左右移位,距离远的或主干电缆在上面,距离近的或配线电缆在下面,如电缆为上下两层挂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300毫米
d)   架空电缆一般不与供电线路合杆架设,在地形限制或有特殊情况时,允许和10千伏及以下的供电线路(但不包括两线一地式)合杆架设。
2.2管道电缆的敷设安装设计要求
全塑电缆重量轻,与管道磨擦力小,可连续多段布放,但考虑到部分人孔内两侧管道高低落差,管道段长短,转弯较多,给布放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布放管道电缆时,一般600对及以上的电缆布放段长按200-300m左右考虑,400对及以下的电缆布放段长按300-400m左右考虑。
管孔的使用应按先上后下、先边后中的原则敷设电缆,以利于以后管孔的使用和电缆的维护。
2.3  (吊挂式)墙壁电缆敷设设计要求
吊挂式墙壁电缆的敷设方法,是将电缆用电缆挂钩等悬挂于电缆吊线上,与一般架空杆路上的电缆装设方法相似。电缆吊线应根据所挂电缆的容量来选择相应的钢绞线或钢线的程式。
吊挂式墙壁电缆在建筑物间的跨越距离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6为宜。
为保证电缆吊线悬挂电缆后有一致的水平,电缆吊线在一定间隔需设置L型卡担或插墙板等固定。
3、电缆配线方式设计要求:
以直接配线方式为主说明电缆配线方式如下:
由于各分线设备或电缆间无复接线对,电缆容量一般在装设分线设备处或电缆分歧点,结合电缆标称对数和用户数量等具体条件进行递减,但电缆不递减时,线对也不复接。在设计中为了使维护和施工简便,分线设备和电缆间的线序,一般以5对或10对为单位排列,不宜采用畸零线对的线序。
直接配线方式使用的场合是:
l  容量很小的市话局和电话站且用户比较定型很少变动的电缆网路。
l  容量较大的市话局和电话站在离局很近的配线区。
l  用户发展比较固定且为较大容量的专用电缆线路。
l  保密性较强的地区以及引到用户交换机中继线的配线电缆。
l  经过交接箱以后的配线电缆。
4、电缆接续设计要求
1)芯线连接的方式
接续线对在200对以上电缆采用25回线接线模块接续,接续线对在200对以下电缆采用扣式接线子接续。考虑到割接的问题,本次接续全部按照采用复接模块方式设计。
2)接续套管形式及接续方法
所有接续电缆外护套均采用用热可缩套管封焊。100对及以上电缆接头应用纤维加强型套管。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7 03:04 , Processed in 0.64419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