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行物理通道及物理信号 1.1、物理通道 下行物理信道对应于一组资源粒子(RE),这些RE承载有来自上层的信息。 -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 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 PMCH -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PCFICH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 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 1.2、物理信号 参考信号: -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CRS),端口0~3: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有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和下行信道估计(UE以此进行相干检测和解调)两个作用。 -MBSFN reference signals(MBSFN-RS),端口4: 在MBSFN子帧中传送。在多播业务情况下,用于下行测量,同步,以及解调MBSFN数据。 - 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UE-RS),端口5、7、8、7~14:终端专用参考信号在终端的资源块上传输,在这些资源块上,终端根据终端专用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终端专用参考信号一般用于波束赋形(Beamforming),此时,基站(eNodeB)一般使用一个物理天线阵列来产生定向到一个终端的波束,这个波束代表一个不同的信道,因此需要根据终端专用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 -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PRS),端口6,定位参考信号 - CSI reference signals (CSI-RS),端口15~22 同步信号: -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PS) -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二、下行物理信道处理过程 2.1、Scrambling 加扰是将codewords(比特流)变成另外一组由0/1组成的比特流,比特流长度不变。协议采用glod加扰序列进行。 (1) (2) 由C(n)由两个序列异或而成,x1序列是常量序列,协议初始化时取x1(1600)开始的31位,即在程序中初始化x1(1600)~x1(1630)的值为0x010D093D,x2序列由传输信号相关的参数初始化生成。 PDSCH相关参数 、 、 、 , 为码字,协议中单码字时 =0,双码字时, =0、1;PMCH相关参数 、 ;另外每个子帧开始时都要进行 。 2.2、Modulation 调制是将加扰后的比特流根据不同的调制规则,调制成一串复值调制符号(I+Qj);根据调制规则类型、比特位值,可建立映射表查询获得相应的复值符号。 (1)BPSK为1个比特调制成一个复数符号(2):复数的I/Q的值都 ,正负号分别由第1位决定, 0代表为正号。 (2)QPSK为2个比特调制成一个复数符号(4):复数的I/Q的值都 ,正负号分别由第1/2位决定, 0代表为正号。 (3)16QAM为4个比特调制成一个复数符号(16):复数I/Q分量的正负号分别由第1/2位决定,0代表正;值由第3/4位确定,0代表 ,1代表 。 (4)64QAM为6个比特调制成一个复数符号(64):复数I/Q分量的正负号分别由第1/2位决定,0代表正;I值由第3和5位确定,Q值由第4和6位确定,00代表 ,01代表 ,10代表 ,11代表 2.3、Layer mapping 按不同映射规则、码字数、层数,层映射将调制后的由n个复值调制符号组成码字,映射对应传输层。 1、 单天线单层映射:调制字符串都从第0层传输,逐个传输。 2、 空间复用层映射:根据码字数量和层数,见TS36.211中Table 6.3.3.2-1。 (1) 单码字单层: (2) 单码字双层: (3) 单码字3层: (4) 单码字4层: (5) 双码字2层: 、 (6) 双码字3层: 、 (7) 双码字4层: 、 (8) 双码字5层: 、 (9) 双码字6层: 、 (10) 双码字7层: 、 (11) 双码字8层: 、 3、 发射分集映射:对单码字在2层或4层上进行映射 (1)2层时 ;(2)4层时 2.4、Precoding 预编码是将映射层上的数据,按一定的预处理规则,在映射到逻辑天线端口中。 1、 单天线预编码: ,单层数据直接映射到对应天线,逻辑端口0、4、5、7、8。 2、 小区参考信号多天线空间复用预编码:只对空间复用层映射情况下的数据进行预编码;逻辑天线端口为2个或4个,分别为0~1或0~3;具体见TS36.211 (1) Precoding without CDD 其中W(i)通过由eNodeB和UE确定的码本表查找而得, 由码本参照Table 6.3.4.2.3-1(2天线) or 6.3.4.2.3-2(4天线),码本的index、层数的确认???? Table 6.3.4.2.3-1(2天线): Table 6.3.4.2.3-2(4天线): (2) Precoding for large delay CDD 其中预编码矩阵 、循环延时分集矩阵 、 共同组成预编码处理矩阵,其中 、 根据层数查找Table 6.3.4.2.2-1, 参照Table 6.3.4.2.3-1(2天线) or 6.3.4.2.3-2(4天线)。 (3) Codebook for precoding and CSI reporting) 3、 发射分集预编码:只对发射分集映射情况下的数据进行预编码;逻辑端口数为2或4,具体见TS36.211(6.3.4.3); (1)2端口: (2)4端口: 4、 UE参考信号多天线空间复用预编码:只对空间复用层映射情况下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2.5、Mapping to resource elements 对于复值符号 ,在天线端口p上,从 开始,依次映射到分配给这个天线端口的资源块中的资源粒子(resource element) 上,其中 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方能被用于映射。如:1、它们属于用于传输的虚拟资源块所对应的物理资源块。2、它们未被用于PBCH,同步信号,小区专用参考信号,MBSFN参考信号,UE专用信号。3、它们未被用于传送CSI参考信号、DCI参考信号。4、l应该在子帧中的第一个slot从 开始取值。 另外,一般情况下,对 的映射,通常先从频域k上,从小到大按升序进行,再在时域L上,从小到大按升序进行。 2.6、OFDM signal generation 为每个天线端口产生复值的时域OFDM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