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460|回复: 1
打印

我国N-ISDN的发展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04-10-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30 10:3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 work)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成的通信网,能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支持包括话音和非话音在内的多种电信业务,有以64 kbit/s为基础的N-ISDN和以ATM(异步转移模式)为核心的B-ISDN两种发展模式。作为关键技术,多用途的用户—网络接口有3个功能分层:物理层提供BRI(2B+D)和PRI(30B+D)的标准速率接口;链路层和网络层使用DSS1(No.1数字用户信令),向用户提供承载、用户终端及补充业务,实现电路、分组和帧的交换方式,具有广播式数据链路和寻线功能,显示主叫号码和计费信息,传递UUS(用户—用户信令),暂停及恢复呼叫等。ISDN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有通信需求的各行各业和信息交换的各种方式,如:局域网互连、多媒体信息存取、文件快速传送、桌面系统、POS业务等。

  1 我国发展N-ISDN的优势

  1.1 业务需求

  计算机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使我国的通信迈入数字化时代。拨号上网、视讯业务等非话业务比重显著增加,用户平均通话时长加大,这使传统的电话网受到较大的冲击,难以负荷。

  ISDN作为一个全数字的网络,实现了用户线的数字化,将传真、电报、电路交换和分组等数据综合接入一个通信网络中,使多媒体业务建筑在一个平台上。与普通电话线相比,ISDN传输速度快、质量高。通过Modem,模拟用户上网速度最快为33.6 kbit/s,而ISDN借助Multi-PPP绑定两个B信道,速度可达128 kbit/s,而且具有Bandwidth-On-Demand(按需分配带宽)的功能,可确保用户高速接入Internet。

  1.2 最大限度利用PSTN资源

  中国电信的电话网规模居世界第二,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广,拥有用户最多的网络。截止2000年年底,本地电话用户线数达到1.4亿,新增固定电话用户数约占全世界的50%。在今后的20年里,PSTN仍将作为主要的服务网络并加以建设。在这一庞大的电信网上发展增值业务,N-ISDN的建立不仅节约了国家资金,而且为电信提供了经济增长点。

  (1)充分利用数字交换机资源。对版本进行升级,增加ISDN用户模块和分组处理模块,网络就可具有提供综合业务的能力。

  (2)现有的铜线用户线路在整个通信网的投资中占有可观的比重,N-ISDN充分利用用户线资源,借助用户环路数字传输技术,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1.3 市场前景良好

  业务需求统计结果表明:64 kbit/s以下业务占业务总量的70%,128 kbit/s以下占80%,2 Mbit/s以下占93%。另一方面,信息压缩技术又推动着业务朝低速度方向发展。目前,构建的IP网和ATM网主要应用在公用数据网的骨干网上。在近年来兴起的宽带接入技术中,ADSL可提供8 Mbit/s的下行速率,适合于图像传输,将主要应用于商业领域和学校。但由于永久连接技术、成本和互操作性等的障碍,包括Cable Modem在内的这些接入产品,还未真正投向市场,ISDN主导网络接入市场应该还有3年时间。而且,作为一种拨号服务的ISDN,它基于线路交换,QoS可以得到保证,提供64 kbit/s~2 Mbit/s的经济带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易用性。目前,各地通信公司正重新包装他们的ISDN产品,“一线通”将成为支持广大家庭、中小企业以及小型办公室进行Internet和Intranet访问的主流技术,市场潜力很大。

  2 国内N-ISDN的发展现状

  在“不采取跳跃窄带ISDN,加快窄带ISDN建设的方针”下,我国ISDN的基础技术建设加快。有关数据表明,全国程控交换机的数字化比例约为64.4%,由光纤系统和数字微波组成的数字电路在长途电路中占46.7%。1999年中国电信共有31对HSTP(高级信令转接点),No.7信令网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过同步网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一期扩容工程的实施,中国电信已在全国建立起数字同步骨干网,为综合数字业务网奠定了高质量的技术基础。自1997年中国电信正式开放“一线通”业务以来,其发展迅速。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作为国际局已与12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ISDN业务。全国已有26个省会城市长途联网,并实现与公用分组交换网的互连。多个城市的ISDN网络互联在2001年年内将会完成。各地正在积极建设ISDN的本地网,用户线总容量已达100万线。2000年,中国电信、上海贝尔和思科公司联合推出ISDN,仅一个月新增用户数就近2万。   北京是国内ISDN业务开通较早的地区,1997年实现与上海、广州、南京的长途联网。1998年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特别是2000年10月份,北京电信推出“业务全优惠”举措后,再次引发了京城安装、改装ISDN的热潮,日平均受理量达到256部,现在的市区用户已突破了10万户。椐预测,2003年IS DN用户将达到63万户,年递增率将达84%。

  上海是ISDN发展最快的城市在教育界尤其是在远程教育领域颇受欢迎,目前已实现ISDN的全市覆盖,用户也已发展到近15万户。本地网是通过汇接局汇接各ISDN端局的业务和电话业务同时完成ISDN至上海热线、Internet和国际ISDN的联网。

  江苏省1997年在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进行了业务试验其中南京在S1240EC7.2版和AXE-10交换机上试点,于1998年年初正式开放ISDN业务。2001年正积极在F150(SC10版)交换机上拓展,从而掀起“一线通”业务在全市的普及。

  3 网络结构

  N-ISDN网分国际网、长途网和本地网3层。京沪穗作为国际出口局组成网状网汇接国际呼叫。长途网尽量保持原有的网络组织结构,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和沈阳8个城市作为汇接中心,各省采用混合网的方式进行组网。而本地组网的方案主要有两种。

  3.1 叠加网

  此网适合交换机型较多的复杂网络环境,建网简单迅速,电话号码一般为独立编号,号码资源浪费较大。通常用在N-ISDN建网初期,在经济发达、用户集中的地区建立ISDN端局或远端模块,与PSTN采用TUP中继电路,整个网络分成两个逻辑平面,路由按被叫用户的类别进行选择,如果被叫为N-ISDN用户时,发端局的出局路由优选ISUP信令;如果被叫为模拟用户,则优选TUP信令。

  3.2 混合网

  这是组建N-ISDN网的首选方案和发展趋势。它建筑在普通电话业务的交换机升级为ISDN交换机的基础上,保护了原来网络的组织结构,混合编号,服务范围广,ISDN局间同一方向上通常有ISUP和TUP两个路由。整个网络由ISDN和PSTN组成,两网共处在一个逻辑平面上。选路的依据是被叫用户类别、主叫接入、承载能力和入局信令等。具体为:

  (1)如果能确定出被叫用户类别,按被叫用户类别选择路由。被叫为N-ISDN用户,选择ISUP;否则,选择TUP。

  (2)如果仅能辨别出被叫局向是N-ISDN局,路由的选择因主叫接入类别而异。

  ① 主叫为模拟接入,选TUP中继。

  ② 主叫为N-ISDN接入,按收到的SETUP消息中的承载能力信息单元中的内容,主要是信息传递速率和能力参数来选择路由。

  ·对于64 kbit/s的不受限数字信息和7 kHz au dio,选择ISUP中继。

  ·对于SPEECH和3.1 kHz audio,而且主叫没有登记UUS3业务,则优选ISUP中继。

  (3)N-ISDN局对同一字冠(如163、169、990)不同路由方向,按主叫用户类别选择路由。

  (4)N-ISDN汇接局出局路由的选择因入局信令而异:

  ① 如果入局信令为ISUP,则主要按IAM消息中的两个必备固定参数——前向呼叫表示语和传输媒体请求来选择路由。

  ·若前向呼叫表示语为HG=10,则必须选择ISUP电路,并且在转发的IAM中置HG=10。

  ·若前向呼叫表示语为HG=00,则优先选择ISUP电路,并且在转发的IAM中置HG=00;次选TUP电路,并且在IAM的消息指示语中置J=1,请求全数字通路。

  ·若前向呼叫表示语为HG=01,则结合传输媒体请求来选择,原则同(2),此时一般选择TUP电路。

  ② 如果入局信令为TUP,则仍然选择TUP电路。

  4 结束语

  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数字接入技术,N-ISDN不仅适合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而且为传统电信网开发了增值业务,市场前景良好。电信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应抓住时机,努力改造网络,研制终端产品,采取积极措施,完善服务体制,加大宣传力度。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7 16:41 , Processed in 0.13687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