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设计要求 自建砖混机房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自建彩钢板机房、室外一体化机柜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基站机房属于二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基站机房设计应符合城建、环保、节能、消防和抗震等有关要求。 基站机房满足抗震要求,设置构造柱、圈梁等防震措施。 基站机房应采用节能设计,采用热工性好的环保材料,内部设备安装应避免散热量高的设备过于集中,以有利于节能减排。 基站机房的面积应满足设备布置要求,室内净高不宜小于2.8m。 基站机房征地尽量方正,易于基站机房的摆布,与周边建筑以及高压线缆、河道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应选在地形平整、地质良好的地段。不应选择在易受雨水淹灌的地区,场地内宜有畅通的雨水排水系统,当场地内为无组织排水时,场地应高于基地周围地面,并有不小于0.3%的排水坡度,且应考虑出水的通畅。 6.2质量要求 砖墙应有足够的强度等级,±0.000以下易采用不低于MU10的实心砖,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易采用不低于MU10的空心砖(利于保温、隔热),不低于M7.5的混合砂浆砌筑;且要求砌筑横平竖直,灰缝饱满,不低于90%;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要求不低于B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不低于C15,其他不低于C25。 钢筋搭接及绑扎要求满足规范要求,构造柱设置马牙槎,并设置拉结筋伸入墙内(2A6@500,长度不小于1000mm)。 地基要求:地基承载能力不宜小于150Kpa,否则需采取换土或夯实等地基处理。 防水要求:屋面防水要求采用柔性防水或者刚性柔性结合的防水措施(一般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完之后应进行雨后防水检验,检验时间不短于2.5h;机房内室内地面也应经行防水措施(铺设防水卷材或者防水涂料),施工完之后应进行蓄水检验; ±0.000以下的墙体应设置防潮层,防止毛细水现象。 屋顶隔热要求,屋顶需采取一定的隔热要求(一般采用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材料)。 室内涂料、室外涂料:室内涂料有防火要求,防火等级符合机房防火要求。 机房防盗门:机房门采用钢质防盗门,门外开,防盗门不应有损坏或腐蚀生锈痕迹, 门锁不锈蚀,打开容易、防盗性能良好。 6.3功能要求 机房内馈线窗:机房内应至少设置一个馈线窗,不少于9Φ110。 防雷接地要求:基站机房应设2个接地排,1个在室内,1个在室外;室内外地排应采用热镀锌、镀铬或镀锡处理的铜排。室内接地排应设在距馈线窗小于1米的位置或交流配电箱上方,应尽量靠近接地引入线进口。室内接地排应与走线架间隔15cm以上,并与墙内钢筋绝缘隔离;机房内配电箱下宜增加一个扁鉄的接地端(和整个地网相连接,高度在交流配电箱下10~20厘米处),便于交流配电箱内避雷器快速泄雷电。 基站机房电气照明要求:基站机房应设置单相与单相带地电源插座2~3个,插座应装在设备附近的墙上,下沿距地0.3m。设置的开关应暗装,下沿距地1.4m。 机房内设计照明度(在离地面0.8米水平面上)应为150-200LX。可采用双关荧光灯,吸顶安装,不应安装在走线架正上方。机房内应设一个事故照明灯,当市电停电、移动油机未能供电时,由-48V电池供电提供照明。直流工作地线、电源设备保护地线、交流中性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设备机架或机壳的保护接地应采用不小于35mm2多股铜线,与室内接地排可靠连接,连接线越短越好。 防火要求:机房所采用材料均应满足防火要求,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机房内要求配置2个不小于0.5公斤符合消防规定的灭火器,灭火器均在有效使用时间之内。灭火器放置于室内靠近门口,位置明显,易于取放的地方。 6.4节能减排要求 基站自建机房,宜增加单独的电池间(室),在机房土建阶段就实施,方便对蓄电池单独制冷和保温。机房的总体布局和朝向,宜尽量避免电池室受阳光直射。空调室外机应布置东侧,不宜布置在机房西侧,以避免中午阳光的直射。 在条件允许时,采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方式,安装蓄电池,但须做好防水处理。自建简易板房站,应给蓄电池预留出足够空间,安装蓄电池保温柜。 机房墙壁体宜采用空心砖;外墙采用保温节能材料等;机房房顶采用隔热、散热措施;机房墙壁,在条件允许时,宜采用空心墙壁(双层墙壁)。 机房高度不大于4米,以保证节能和照度。 租用基站机房,在选站时,应避免阳光直晒的场合。 机房为节能设备预留的室外机及通风窗口等,应安排在阴凉,通风的位置。 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用一体化机房,节省动力、空调等配套设施的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