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4-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3 19:27: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键词:提高  架空光缆  施工  质量
光缆线路的施工是建立高质量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环节。随着通信光纤网络不断延伸,光缆线路敷设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如何在复杂环境下保证光缆线路施工质量,保障光纤通信系统传输稳定,是施工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在架空光缆施工中的实践,从施工前的准备、光缆架设、光缆接续、维护保养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通信架空光缆施工的质量提出了自已的一些见解供参考和借鉴。
一、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光缆线路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方必须仔细深入的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认真仔细研究设计图纸,核对设计工程数量,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调查报告、备料计划。准备充足的施工技术资料(施工规范、施工手册、验收标准等)以及其它施工用资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创优规划、创优措施和各项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的措施。检查施工用机具及仪器仪表等是否已经备齐,仔细阅读有关的技术说明书。
(二)光缆单盘检验
光缆敷设前必须确保证光缆的技术性能,应用OTDR对每盘光缆进行单盘测试,确保光缆各项指标合格好后方可施工。核对光缆规格、型号、盘号和盘长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检查光缆外观,是否包装严密、整洁,有无损坏;开盘后缆盘和缆身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对于包装严重损坏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做出详细记录,在光缆指标测试时,重点检查。检查光缆出厂的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审查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机械物理性能。用OTDR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及观察有无反射峰、后向散射曲线的平滑度。
(三)光缆配盘
光缆的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在靠设备侧应选择光纤的几何尺寸等物理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光缆配盘合理,则既可节约光缆、提高光缆敷设效率,同时,减少光缆接头数量、便于维护。
二、提高光缆架设施工质量技术
(一)最小弯曲半径
对于架空线路,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中光缆的移动。因温度变化、光缆自重、风吹摆动等引起的光缆移动,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和影响传输性能。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
(二)足够预留
光缆在线路中间接续,注意杆顶的装配和捆扎方式。虽然光缆重量相对较轻,但将它挂在已有的捆扎件上时,时间久后有可能使光纤超出应力限值,因此隔几根杆处光缆应留有余量U形弯,以适应光缆变化引起的伸缩。
(三)跨越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在跨越铁路、河道、岔路口等较大跨度场合,有必要使用高于常规强度的钢绞线,以防止因下垂引起过大应变,刮风引起的光缆摆动;并对上述特殊地形需做三方或四方拉线,跨越障碍等作高桩拉线,保证光缆离地面的垂度符合线路施工建筑标准,在已建成的光缆线路上挂上警示牌,防止人为故障造成光缆线路损坏。
(四)控制“浪涌”和“背扣”
为了避免由于光缆太长,增加施工拖缆时的拉力和拖缆时不会扭结,可把光缆放在路段中间,一般选在中间转角处,向两个方向架设。光缆布放时,施工技术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如对讲机、喇叭等。技术人员应分布在光缆盘“∞”字处、地形拐弯处和光缆前端引导等处,控制光缆放出的速度以避免出现“浪涌”现象或在中间光缆出现积留时急拉造成打“背扣”的现象。盘“∞”字时,应选择合适的地形,将“∞”字尽量打大,为避免解“∞”字时产生问题,应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少打“∞”字。解“∞”字时应正确操作,将“∞”字逆着打“∞”字的方向解开。若出现因“∞”字翻转不当,造成在“∞”字将解尽时仍有应力产生的小圈不能解开的情况下,切勿将小圈拉直,应在小圈积留处作预留处理。
(五)均匀盘缆
在整理光缆上挂钩时,要把余缆均匀地每隔几根电杆后盘在一个余留盘架内,不要为了方便,单独在某处盘一个圈,而不上余留盘架,只是利用挂钩挂在吊线上,这样做很容易在附近光缆某处突然受到很强外力的情况下,把这一圈光缆打成一个死结,使光缆受伤,光缆损耗增大,甚至造成断点。
三、把好光缆接续质量关
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缆接续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影响光纤通信质量。提高光缆接续质量在线路施工中十分重要。
(一)人员素质
操作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在工程施工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确保一切的前提条件。一个优秀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系统的光纤通信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光纤端面的制备
1.光缆开剥。光缆外护套开剥的关键是掌握切割刀的进刀深度,否则很容易发生断纤。在实际操作中,应边旋转护套切割刀,同时注意观察切口处,若能看见白色的聚酯带,则应停止进刀,取下切割刀,掰开光缆外护套,此时不可用力太猛、太大,否则很容易伤及纤芯束管,造成开剥失败。这个步骤是个熟练的过程,须进行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进刀深度。
2光纤涂覆层的剥除。应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平”,即持纤要平。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ea为宜,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稳”即剥纤钳要握得稳。“快”,即剥纤要快,剥钳应与光纤垂直,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右手随之用力,顺光纤轴向平推出去,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对不易剥除的,应用“蚕食法”,即对光纤分小段用剥钳“零敲碎打”,对零星残留可用酒精棉浸渍擦除。冬季施工,纤脆易断时,还可用电暖器“烘烤法”,以使涂覆层膨胀、软化,使纤芯韧性增加。
3.裸纤的清洁。一是讲究清洁用料择优原则,即选择使用优质医用脱酯棉,工业用优质无水乙醇。二是应用“两次”清洁法,即剥纤前对所有光纤用干棉捋擦,并用酒精棉对尾纤5—6cm处重点清洁;剥纤后,将棉花撕成层面平整的扇形小块,洒少许酒精(以两指相捏无溢出为宜),折成“V”形,夹住已剥覆的光纤,顺光纤轴向擦拭,力争一次成功,一块棉花使用2—3次后要及时更换,这样既可提高棉花的利用率,又防止了裸纤的两次污染。三是注意与切、熔操作的衔接,清洁后勿久置空气中,谨防二次污染。
4.裸纤的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操作规范如下(以手动为例):光纤的放置,应讲究“前抵后掀、先进后撤”,即手持光纤,稍超前刻度要求平放导槽中,后部稍向上抬起,使光纤前半部紧抵导槽底部,然后向后撤至要求刻度,从而确保光纤吻合“V”导槽并与刀刃垂直。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另外,应学会“弹钢琴”,合理分配和使用自己的右手手指,使之与切刀的具体部件相对应,并同时注意洁、切、熔协调配合,整个操作过程中放、夹、盖、推、压、掀、取、传,一套动作应有行云流水般的和谐流畅。另外,谨防污染,已制备的端面切勿放在空气中,移动时要轻拿轻放,防止与其它物件擦碰。
(三)光纤熔接
光纤熔接是接续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应根据光缆工作要求配备蓄电池容量和精密合适的熔接设备,操作中应狠抓“快、准、细、严”四字。即动作快捷,放纤准确,观察仔细,严格按流程操作,光纤的接、放、取、缩及仪器操作应快速、程序化。光纤在导槽及熔接室中放置应准确、到位,以便于仪器校准调节。操作过程中观察仔细,应做到“一瞧、二看、三分析”。即拿纤后快速观察,有无明显的棉花绒毛、灰尘颗粒粘附,光纤端面有无因断、碎而造成侧面反光现象,在光纤的拿、放、取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两侧光纤有无挂、扯、挤压。同时观察熔接中屏幕上有无气泡、过细、过粗、虚熔、分离等不良现象的原因,若尾纤 尾纤盘产生不良现象应检查熔接的两根光纤材料、型号是否匹配,切刀和熔接机是否被灰尘污染,并检查电极氧化状况,若均无问题,则应适当提高熔接电流。
(四)测试
加强OTDR的监测,对确保光纤的熔接质量,减少因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和封盒可能对光纤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接续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OTDR四道监测程序:
1.熔接过程中对每一芯光纤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检查每一个熔点的质量;
2,每次盘纤后,对所盘纤进行例检以确定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
3.封接续盒前,对所有光纤进行统测,以查明有无漏测和光纤预留盘问对光纤及接头有无挤压;
4.封盒后,对所有光纤进行最后检测,以检查封盒是否对光纤有损害。
四、加强光缆线路的维护保养
光缆线路建成投入试运营期间,施工单位维护管理必须同时跟上。技术维护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光纤传输系统的良好工作状况,随时注意可能发生的故障隐患及不良机械应力对光缆的影响,避免或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故障以便及时处理,确保光纤传输系统的安全。
(一)日常技术维护
首先要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它包括光端机产品说明书、光缆架设路由图,每根光纤的全程损耗、连接损耗及总损耗、每根光纤全程损耗一距离曲线等。其次要进行日常维护记录,一般有以下几项:对光端机或传输设备的各种警告做记载,光端机主、备用设备的性能和连接开通时间也应记载,以便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判断故障的部位;输出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是判断损耗的重要数据,必须精确记载;对光缆线路定期巡视记录,如架空光缆注意检查沿线挂钩、光缆垂度是否正常,光缆弯曲路径是否改变,如有可疑或异常情况,应作记录,找出原因,杜绝影响。
(二) 故障检查与排除
一般情况下,故障位置和性能十分明显可直接予以确认和排除。故障情况不明确时可按下述顺序和步骤来检查排除故障。检查光端机或传输设备有无故障,检测输出光功率和接收机的光功率,检查尾纤是否出现被破坏的情况,光适配器有无故障,如果上述原因都被排除,那么就需要借助OTDR由相邻的两站检测故障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对比初始记录推测故障点的大概位置。注意观察光缆线路的周围是否有施工、烧荒等痕迹。如果无法确认故障点,那么可以找到故障点距离最近的接头点,借助OTDR进行精确定位,找出故障的光纤进行修复。
光纤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另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灵活处理,以取得较高的光缆施工质量。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8 00:33 , Processed in 0.14756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