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卫星通信系统介绍,教学资料,分享给大家!
经典卫星通信系统介绍.ppt
(783.5 KB, 下载次数: 185)
• 无源卫星不可取。主要缺点是要求地面大功率发射和高灵敏接收,通信质量差。不宜宽带通信,卫星反射体面积大且受流星撞击干扰,卫星只能是低轨道等等。
• 通过对各种轨道高度的有源通行卫星的试验,证明了高轨道特别是同步静止轨道对于远距离、大容量、高质量的通信最为有利。所以,对有源通信卫星的试验及试用逐步集中到同步轨道卫星方面。
• 20世纪60年代中期,卫星通信进入实用。1964年,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成立。相继发射了IS—I、IS—II、IS—III通信卫星。一些国家建成了一批地球站,初步构成了国际卫星通信网络,开始了国际卫星通信业务。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地球站设备十分庞大,采用30M口径的大型天线、几千瓦速调管发射机、制冷参数放大器接收机等,建设一座地球站耗资巨大。
• 20世纪70年代初期,卫星通信进入国内通信。地球站开始采用21M、18M、10M等较小口径天线,用几百瓦级行波管发射机、常温参量放大器接收机等是地面站向小型化迈进成本也大为下降。此时还出现了海事卫星通信。
• 20世纪80年代,VSAT卫星通信系统问世,卫星通信进入突破性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