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将

注册:2005-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30 12:5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现状。二,产业发展我们所有的一些体会。三,下一步的工作。四,TD—SCDMA在市场上的机会。

  从整个产业的群体来看,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已经形成了多厂家的一个供货局面,我相信这是用户所比较关心的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比较自豪的能够向各位汇报的一个基础。

  从产业的整个进展来看,系统设备、终端、芯片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通过近两年快速的发展,从系统设备上来说,已经形成了四套比较完整的TD—SCDMA的网络解决方案,主要是接入网和核心网的配套,比如大唐+VSB、鼎桥+华为、中兴+中兴、普天+北电四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完成了全部的产品样机的开发,已经完成了专项的测试。通过这种网络测试已经充分验证TD—SCDMA系统已不存在技术风险,完全可以支持大规模的独立制造。

  从芯片的角度来说,目前有六家芯片厂家介入到这个领域,其中四家已经提供了商用的芯片供终端开发手机,还有两家厂商在十月份陆续退出后续的芯片,其中芯片厂家的特点也是比较有特色,其中三家国内企业和三家合资和国内公司的参与,这种有效竞争的局面也将有利于TD—SCDMA芯片的下一步发展,终端上更是获得了一个群体性的突破。已经有20款的终端参加了今年全面的网络测试,为整个TD系统的验证提供了很好的保证,目前除了基本的语音和数据领域以外已经实现了PS128K和384K的视频点播、在线电视、Web浏览以及高速FIP64下载。从整个生产线上来说,已经局部了规模供货的产能。

  仪表方面过去是我们的薄弱环节,除了国外的厂商之外目前已经有国内的厂商陆续进入这个领域开发仪表,这个月陆续有国内的厂商推出终端测试仪和网络测试仪。

  在天线上我们已经形成了海天、中山通宇、十四所等智能的天线,关键上也有了很好的突破。

  这是我们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这些开发的产品到目前为止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从覆盖上面,TD-SCDMA系统可以完全满足蜂窝网络独立组网对覆盖的要求,而且在各种不同速率的业务覆盖范围差异不明显。什么意思?TD—SCDMA这个系统的呼吸效应比较弱,对今后运营商组网,做网络规划和网络演进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从容量的测试来看,系统可以在同频/异频的条件下实现满码道工作,可以达到系统设计的理论容量,充分验证了TD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与较高的频谱利用率。现在在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情况下,大家对生命和健康是比较关注的,TD—SCDMA由于使用智能天线,单天线的功率只有1W,极大满足了人们对环保的要求。因为有些技术制式天线基站在40W以上,老百姓一看架天线都会感觉心里比较恐惧。我们这种绿色环保的射频天线会给大家带来一种安全感。

  关键技术上来看,TD—SCDMA很多关键技术都通过了网络测试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像切换、智能天线、DCA、准入控制都达到了和系统理论相一致的结果,证明了对于TD—SCDMA网络这种有力的支持。

  TD—SCDMA产业在短短的两年多的产业取得这样的成果,应该说在我们国内其它行业里发展中所没有的。这里边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除了过去所讲过的,从一些宏观的企业创新这些方面以外,在具体的做法上我们也采取了一些与常规不同的方式。

  首先,我们在标准的议案和版本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上做了一些工作,我们吸取了其它标准的教训,标准的形成上主要是以少数企业为主体提出标准议案,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标准自身的复杂性。另外,标准的每个版本确立过程中,都力求尽可能的完善,并保持版本的稳定性。我们标准在相当长时间里要求固定在一定的版本上,便于各企业在产品开发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稳定的版本参照。版本的规划保障了产业化过程中商用产品开发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也规避了版本频繁升级带来商用产品不稳定这些方面的问题。

  第二方面,从产业链总体的布局出发考虑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所以,我们在产品开发之初就开始考虑不但从系统设备、终端设备,而且从芯片、关键的元器件、测试仪表、天线、软件、业务平台等等这些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对于一些薄弱的环节重点给予支持。这样就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第三方面,我们在开发模式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传统的开发一般是系统、芯片、终端是一个并行的开发流程。为了缩短产业化的周期,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变革。系统芯片和终端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并行,这个可以带来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芯片和终端企业比较早地参与到系统里,对系统的技术能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第一,终端企业参与到芯片的开发当中,这样在芯片设计的时候就能够及早地提出用户对于芯片的一些具体的要求,便于芯片能够比较快地完成商业化的准备,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终端厂商因为介入芯片的开发,所以比较早地了解了芯片的结构,在它终端设计时也能够比较快地设计出自己硬件的方案。所以,这些方面都为本身的设计方面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第二,显而易见是我们在开发的周期上就实现了压缩的目的,加快了整个产业化的进程。

  第四方面,测试和研发的并举,及早解决一致性的问题。以往都是开发完成以后再来做测试,我们在这个里面,在很多产品还不成熟的时候边测试、边研发,同步进行。通过一定的内场和外场的网络测试,提供一个比较接近于真实环境下的测试环境,这样使得加速产品发现问题,加速它的成熟性。同时在一致性测试方面我们也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在终端和终端、终端和不同系统之间IOT系统的测试都及早进行了部署。所以,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就陆续发现一致性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解决。这样就把一致性问题在产品开发当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第五方面,我们及早进行业务规划,为运营奠定一个基础。所以,TD-SCDMA产业联盟在产品开发的同时,业务组也对今后能够提供的业务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各厂商都按照这个规划分步骤地提供相同的业务,这样终端系统芯片互相的支撑就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同时我们对于TD—SCDMA这种特色技术所能提供的一些特色业务,也组织了专门的力量进行开发,为今后的运营提供一些带有竞争力的新的业务。

  第六,重视芯片的开发。国内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至今在核心新建上几乎是一个空白。我们从TD—SCDMA产业发展开始来推动产业的发展,目前为止我们不光是在终端的芯片上有了很好的突破,6、7家厂家在这上已经有了产品,产品的成熟性现在也不断提升,天基的芯片现在从功能上已经是比较完善的一个产品,同时像展讯、大唐ADI、凯明这些公司的产品,在省电上性能也有了的提升。中兴、华为的芯片也即将面世。都为终端的厂商在芯片的选择上提供了多种的选择。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我们系统的设备成本,所以也同时进行了基站系统芯片的开发,目前大唐、中兴、华为也已经开发出了基站的基带芯片,这些芯片都在调试和完整过程中,3G的市场上随着芯片的商业化程度提高,TD—SCDMA系统价格竞争中进一步体现出它的优势。

  产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离最终的商用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下一个阶段我们将着重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我们在政府运营商和科研单位的支持下将开展好TD—SCDMA的应用网络试验。我们前面做了很多试验验证,更多是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来进行验证,如何在一个贴近于真实环境下的网络里边进行各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业务的验证,这是我们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我们下一个阶段主要进行网络应用和业务应用的试验和验证,为最终的商用来提供条件,来奠定基础。各个厂商现在都在加紧准备,有的网络调整正在陆续展开,估计年底将完成这个工作,为最终的商用做准备。同时我们在继续完善产业链,为商用提供最终全系列的产品,这个过程里我们主要着重两方面的工作。第一,针对目前产业链存在的薄弱环节,比如测试仪表,我们现在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比如一些关键的元器件,还有业务的平台,这都是我们产业链目前还比较薄弱的环节,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加强的。

  第二方面,为了满足今后用户对于3G业务的需求,尤其是针对3G在2G这种频段、辐射特性的情况下,组网的要求我们现在各厂商都在全力开发全系列的产品。比如从基站角度来讲像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全系列的产品都在进行开发。同时像射频拉远,现在建站变得越来越困难,怎么样用一个机房能够支持整个片区的覆盖,射频拉远的技术将会在3G的时代显得比较重要。因此,系统厂商都在进行射频拉远的产品开发。

  另外,针对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一种特殊业务的开发也在同步进行。所以,第二个工作是继续完善产业链,为最终商用提供全系列的产品和不同的解决方案。第四,建立生产性、一致性测试及认证测试的环境,保证TD—SCDMA产业化能力与产品质量。主要是两个工作,一个是生产线的测试,一个是生产的产品和开发中的测试是不同的,怎么样建立起快速满足生产需求的生产性的测试环境,这是我们现在所要考虑的。第二方面一致性测试和认证测试的环境建设,现在我们也在同步开展,期待着在未来真正商用来临之前,始终使这个产品都能满足在测试认证的条件下进网。

  加大对TD—SCDMA后续技术演进的研究力度,保持TD—SCDMA技术的持续发展。各公司都做了很多工作,一个是基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能力的产品开发,我们系统厂商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在这里也想预先给大家报告一下,在今年的10月份,在深圳的高教会和在北京的国际通信展上,系统厂商将全部展出基于SHDPA的展览会,我们也将让大家充分体验TD—SCDMA特殊的数据能力。

  第二方面,在后续标准技术演进的发展上,我们在3GPP的发展框架下进行TD—SCDMA技术的后续研究。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在3GPP进行的LTE的工作当中,我们也有两个基于TDD的后续演进的技术方案被提进了3GPP,目前成为6个讨论方案之一。这项工作我们相信在国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会为基于TDD后续技术的发展做出我们中国企业和科研院所、运营商共同产业界的贡献;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TDD后续移动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上能够有我们的话语权,能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能够做出中国企业的特殊贡献。

  最后,市场机会。

  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这是我们必然需要面临。我们后一个阶段主要是网络应用和业务应用的试验验证这方面的工作,也标志着TD—SCDMA整个产业从技术和标准已经转向了应用研究。面对未来的市场,在中国的3G市场上,由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规划了比较多的TDD频段,因此在未来得中国市场上,TD—SCDMA必将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初步估计,根据未来中国移动用户数的增长和3G的发展,我们TD—SCDMA的市场将会占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因为大家都知道TDD的频段跟FDD的频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频段,它们相互之间实际上是没有竞争的。有些厂商讲WCDMA也好,CDMA2000也好,这两个技术都是同为FDD的技术。这两个技术是同样在FDD频段里,它的竞争性是比较强的。但是在TDD的领域里,目前只有TD—SCDMA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运作。TD—SCDMA阵营感觉比较欣慰的是,在今后这个市场上我们可能很少碰到对手,因此我们在全球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因为这个频段是跟FDD在全球隔开划分,所以不跟WCDMA、CDMA2000形成直接的竞争,我们发展的好坏取决于我们自己产业化的程度和我们自己产品做得好坏。

  最近我们组织了TD—SCDMA代表团去欧洲访问,通过这一次访问我们也感受到了在欧洲对于TD—SCTMA产品的一种期待。大家都知道现在全球发了101个TDD的牌照,现在还没有设备。TD—SCDMA产业化的程度将会为这一百零一张的牌照运营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在最近的新浪网上,我们联盟的一家企业已经在欧洲签订了第一个TD—SCDMA商用试验的合同。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在产品上的进一步提升性能和我们下一步市场的推广,TD—SCDMA在中国成功之后必将会在全球获得大面积的成功。我个人认为,由于TDD特殊的技术特点和它独有的TDD频段,因此TD—SCDMA是真正可以实现全球漫游的一个技术支持,而WCDMA和CDMA2000因为同在一个频段里,因此不同的区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应用,但是在一个区域里,像中国这样,在同样一个国家,两种制式并存,我相信在欧美这种市场上的可能性或者说出现的概率会比中国要低。因此,单一技术制式的全球漫游,TD—SCDMA是最有可能的。而其它制式支持可能都需要双模、多模这种方式实现。因此,虽然TD—SCDMA目前从产品的成熟度各方面来看,由于起步比较晚,跟FDD制式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凭借它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它未来的前景,我们相信它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3 05:46 , Processed in 0.17853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