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改革意味着国企在改革、发展、监管和考核上都将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别差异化施策。国资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完善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提出将探索建立特殊事项管理清单制度,将企业承担的对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的特殊事项列入管理清单,作为考核指标确定和结果核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评价考核上,将由一刀切向差异化转变。”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要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责任使命,兼顾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性质,明确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要求,制定差异化考核标准。特别是对公益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更多注重社会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说,老百姓说你好才是最终标准。 《实施方案》规定对中央企业将分为三类实施考核: 1、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中央企业,重点考核企业经济效益、资本回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2、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中央企业,在保证合理回报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完成重大专项任务情况的考核; 3、对公益类中央企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重点考核产品服务质量、成本控制、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
问题来了,大家认为,运营商属于哪一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