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U供电模式分析:
宏基站和BBU均安装于有直流电源系统的机房中,有电源保障。RRU靠近天线侧安装后,目前有五种供电模式,各种模式特点及适用场景如下:
1、-48V直流集中供电模式
定义:RRU等拉远设备利用机房中-48V电源系统集中供电,供电标称电压为48V直流。
特点及适用场景:原有机房或共享他网运营商机房,可利旧直流电源系统。该模式施工简单、工期短。
高铁场景适用性:高。可通过调整设备电缆线径实现远距离直流供电。
2、分布式交流供电模式(就近引接市电)
定义:RRU等拉远设备由本地就近引接的市电电源供电。
特点及适用场景:无机房能引接到市电。采用此种供电模式,市电断即设备掉电,会对网络造成一定影响。
高铁场景适用性:低。由于高铁专网的特性--基站退服导致用户全程无法接入,要求使用较高稳定性的供电方式。
3、220V交流逆变拉远供电模式
定义:机房中48V电源逆变成220V交流电源后,远距离为RRU等拉远设备供电;RRU等拉远设备采用交流220V电压供电。
特点及适用场景:机房距离较远或无机房的条件下使用。该模式线路损耗较大,逆变效率较低,将产生较多能耗。
高铁场景适用性:低。
4、直流升压拉远供电模式(380V直流远供)
定义:远供局端电源放置在有-48V电源供应的中心基站机房内,将机房的-48V直流电源升压变换成380V的直流电压由馈电线输送出机房,传送至远供远端电源设备后,远端电源设备将电压再变换后供给通信设备。
特点:无机房且无法引接市电的情况下使用,相比模式2中敷设交流电缆,该模式更具安全性。当设备拉远距离大于100m时,可采用直流升压供电方案;考虑到拉远线缆成本因素,拉远的电缆截面积不宜超过等效铜芯25mm2;拉远距离不宜超过5km。
高铁场景适用性:高。可通过此方法解决模式1无法解决的远距离供电。
5、采用新能源供电模式
定义:采用新能源供电模式是指RRU等拉远设备由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提供电源。
特点及适用场景:RRU建设地无可用市电电源且超出第2、3种模式供电距离时,可采用绿色能源系统供电。目前,可以选择的绿色能源系统主要有:太阳能电源系统和风光互补电源系统,一般在新疆等偏远地区使用。
高铁场景适用性:低。
综上所述,高铁项目RRU直流远供的供电模式宜采用模式1与模式3。
(三) 直流远供的方案选择:
1 48V直流供电方案:1.1 针对48V直流集中供电模式选择原则:目前,大部分支持BBU+RRU建设模式的设备直流输入电压范围为-36V~-57V,因此,采用集中供电模式时,其最大允许压降为7.2V(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8V/只,蓄电池组放电终止电压43.2V)。
如RRU设备功率、供电电压范围与以上数据不符,可以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其允许的最远距离。
式中: L ——集中供电模式最远允许单程距离(m);
Umin——RRU等拉远设备直流输入电压范围的最小值(V);
Pe—— RRU等拉远设备直流功耗(W);
S——电力电缆截面积(mm2);
γ——电力电缆电导率[m/(Ω·mm2) ],25℃时,铜线γ铜=57m/(Ω·mm2),铝线γ铝=34m/(Ω·mm2)。
采用以上公式既可以得到RRU集中供电的最大距离。
集中供电模式供电距离建议(供电电压范围-36V~-57V时):
从以上相关计算及电缆价格建议:
RRU等拉远设备300W负荷时集中供电最大距离不宜超过800m;
RRU等拉远设备600W负荷时集中供电最大距离不宜超过500m;
RRU等拉远设备1000W负荷时集中供电最大距离不宜超过400m。
表3.1.1 -48V直流远供电源线长度与线径的对应关系表
2 380V直流远供技术:380V直流远供技术 :远供局端电源放置在有-48V电源供应的机房或机柜内,将机房或机柜的-48V直流电源通过升压器变换成380V的直流电压由馈电线输送,传送至远供远端电源设备后,远端电源设备将电压再变换为-48V供给通信设备。
380V直流远供电路拓扑图如下图表示:
传输距离与压降的计算关系:
结论:1. 假定运营商RRU供电接头最大能接10mm2电源线的情况下(各厂家设备情况不同,需按运营商本期工程所选主设备参数为依据):300W RRU48V直供电的最远距离为246.2米。减去部分损耗,塔高+塔至供电设备的距离<230m的情况下可满足直接供电的需求。
2. 如塔高与塔至供电设备的距离之和大于可允许的48V直供电的距离,可采用380V直流供电技术供电,但该技术属新技术,根据全国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还有待完善,建议控制供电设备于塔的距离,尽可能使用48V直供电满足供电需求。
3. 远供电力电缆可采用架空或地埋的方式从供电设备引到杆塔上。
4. 远供电的电力电缆需采用满足最大压降计算公式线径的电缆,电缆除铁塔平台、塔底、机房入口三点接地以外,每隔60m应在直流馈电线中部增加一个接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