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列兵

注册:2017-2-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20 17:3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中国侠情自古有之
“侠骨但存国事倾,柔情犹在苍生济”。武侠乃华人界独特的文化积淀,在精湛神乎的武术基础上融入各路侠客好汉的英雄角色,旨在宣扬一种高尚凛然的侠义精神,铸造了万千国人的“侠客江湖梦”。武侠电影通过镜头化和视觉化的表达方式,将中国自古以来传承的侠骨柔情完美地呈现于银屏之上。
二、当代武侠片显颓势
武侠电影曾经在中国影坛上一枝独秀。然而,近些年武侠电影逐步走向式微。2016年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显示,在一项针对当下中国电影观众类型偏好的调查中,观众对武侠片的偏好只占2.2%,在所列出的类型片中竟沦为倒数第二。
中国的武侠电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每年上映的排片数量不多,票房低迷,而精品更如大海捞针,寥寥无几,令数以万计的武侠追随者们大失所望并心痛斥责,难道当代武侠片将就此颓废,刀光剑影的豪情武林盛世不复了吗?
2015年中国电影观众类型偏好情况


2011-2016年中国功夫武侠电影票房情况

三、武侠电影没落缘由
武侠片在海外早已风光不再,本土观众也出现审美疲劳。问题出在哪里?在电影研究学者、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陈墨看来,本世纪以来的武侠看上去“英雄”辈出,却似乎已近末路,难以让观众感到新鲜。与此同时,在商业诱惑面前,电影人欲说还休的抵抗最终变成半推半就去顺从,盲目跟风、题材狭隘和讨巧,使这些年中国电影愈发缺少鲜明特质和元素,武侠片也未能幸免。刀剑如梦,梦始梦终的戏码在电影内外同时上演。
四、重温经典武侠电影
尽管当代的武侠片逐渐走向没落,但是国人对经典武侠电影仍饱含深情,所传递的精神早已演化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形力量融入骨子里,因为那正是中国区别于国际其他类型片所能表达的最独一无二的“侠文化”。回想中国武侠片曾经的巅峰时代,不仅在本土拥有众多拥趸者,更是蜚声国际。
五、挽救“侠客江湖梦”
金庸老先生曾就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创作有过多次总结,参照他的意见是:
(1)武侠电影首先要注重娱乐性,要注意销路,“电影导演和电影演员不可能改变社会结构,只好去配合它”(1979年接受采访);
(2)武侠要注意读者的接受,要努力“超越形式本身的限制”(1969年答读者问);
(3)武侠不光要好看,如果“能够令读者难忘和感动,(有)印象深刻而鲜明的话,那就是又进一步了,毕竟,小说还是在于反映人生”。(1981年访谈)。
电影和小说都是相通的,武侠电影成功的终极奥义,最终还是在于对人性的深刻刻画,只有塑造最深入人心的侠士英雄才能打动侠迷。金庸作为中国武侠领域难以超越的顶尖级代表,他的观点虽精悍朴实,却仍适用于今时今日,值得进一步去细细斟酌和思量。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6 12:04 , Processed in 0.10485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