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是否需要改造的标准 目前分析室分系统的覆盖率的手段有MR统计及室内DT测试两种途径,各有优缺点。MR 统计覆盖率较全面,但存在采样点不足、泄露会影响统计值、无法准确定位问题的缺点。DT测试能够打点把弱覆盖区域找出来,便于改造方案制定,但DT测试只能统计测试区域的覆盖率,而DT测试往往无法深入房间内部,反映的覆盖情况不全面。所以这两种统计应都考虑。 目前集团已下发弱覆盖改造标准:《2013年LTE无线网络优化工作安排》(网通 [2013] 79 号)《附件二:LTE室分系统规划审核要点要求》,对于存在下列问题之一的室分系统要提前进行整改,避免简单合路影响LTE的覆盖效果。 (1)TD-SCDMA MR覆盖率:在TD-S用户更多驻留TD-S网络的23G参数前提下,PCCPCH RSCP<-95dBm的采样点占比>5%。 (2)GSM MR覆盖率:GSM BCCH Rxlev<-95dBm的采样点占比>5%的小区。 (3)现场测试网络覆盖率:GSM BCCH Rxlev或TD-S PCCPCH RSCP<-85dBm的占比>5%。测试方法为集团下发的《11G010.2 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第二分册 验收测试规范V2.0.0》当DT测试能入户测到边缘场强时,以DT测试为是否改造判断基本依据。 (4)现场测试天线点下1米接收功率:GSM BCCH Rxlev<-50dBm或TD-S PCCPCH RSCP<-48dBm的天线点位占比>5%,要求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查测试,测试的点位原则上不少于总点位的10%。由于现场测试往往不能入户测边缘场强,因此天线点位测试非常必要,是判断边缘场强的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依据。 (5)当MR数据与DT数据冲突时,以DT数据为准。 二.改造方案制定原则弱覆盖区域确定后,应首先进行原因定位,弱覆盖原因通常有:天线口输出功率不足、施工与设计不一致、天线点位过稀或需延伸入户。不同原因定位应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 1.弱覆盖原因定位及改造方案制定方法: 首先检查室内分布系统是否正常开通并加载到设计的功率负荷。然后将弱覆盖区域对应天线拧下,直接连频谱仪或功率计,分别读取室内分布系统各制式的信号强度。天线口输出功率与设计方案一致性参考标准为:|实际发射功率-设计发射功率|≤3dB。 当实测天线口输出功率与(小于)设计方案不一致时。原因定位为分布系统功率预算不足。改造方案为增加信源,重新计算出天线输入口功率。 当天线口输出功率与设计方案一致时,仍存在弱覆盖,意味着无线空间的链路预算不够,可能是无线空间隔断较多,需要增加天线点位或进行延伸入户。 当施工设计不一致导致弱覆盖,应分析无法施工的原因,考虑物业因素,作出适当的变更改造方案。 在满足覆盖标准情况下,当原分布系统因器件问题,如合路器支持频段、隔离度等原因,需更换合路器,而分布暗装无法更换时,可以进行分布系统改造。应按照先合路再测试再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