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17-5-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5 10:04: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摘要
中国银联推出二维码扫码支付,补贴力度空前,是否释放出了银联已经放弃由其主导的NFC近场支付的信号?

62日这个日子对于银联来说就像双11对于淘宝、天猫,618对于京东的意义,因为这一天对应的数字正是代表银联的62”,所以这一天也叫银联日,银联会在这一天开展年度规模最大、涉及商户最广、用户补贴力度最大的活动。但是今年的银联日对于银联来说显得格外不同,因为前几天银联刚刚发布了二维码扫码支付,再次加入到了移动支付的竞争红海中(请注意是再次)。
银联推出二维码扫码支付
近几年拳打VISA,脚踢万事达的中国银联也是随着中国消费者在国际上的崛起而名利双收,早已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发卡量最大的国际卡组织。而正是这家行业龙头最近搞了一个大动作。5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联APP可实现二维码扫码支付。什么意思呢?就是银联也推出了自己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江湖扫一扫扫一扫这个功能大家在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时已经非常熟悉,现在大到餐厅、酒店,小到水果摊、路边小吃摊,哪个不是贴了好几种二维码,管你是用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支付,扫完了给收银员或者摊主一看,就完成了支付这个动作。网上不是还流传个段子说现在出门想捡个钱都比原来困难了,因为很多人出门都不带现金直接用手机支付了。
移动支付已经形成“双寡头”垄断
同为支付行业的玩家,微信和支付宝凭借自身积累的数以亿计的用户规模顺其自然的切入到移动支付行业。近日,易观智库发布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2017Q1,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万亿元,环比增长46.78%。其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包含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一季度市场份额分别为53.7%39.51%,两者共占据市场份额93.21%,保持绝对“双寡头”优势。作为掌握全球最大规模银行卡和交易量的银联岂能无动于衷?虽然银联占据了银行卡支付的绝对领先地位,但是移动支付这块巨大的市场,银联显然已经被前两家甩的越来越远。
  曾经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之争
事实上,在移动支付领域,以支付宝和微为代表的互联网阵营算是后来者,真正的前辈是以银联、中国移动为代表的传统阵营。在传统阵营中,银联和中国移动站在各自的角度很早就看到了未来移动支付巨大的市场空间,双方还曾经关于移动支付的技术标准应该选择2.4GHz标准还是13.56MHz标准有一场竞争。一方掌握了最大的银行卡发卡量和交易量,另一方掌握了最多的手机用户,但是在支付领域凭借卡位优势的银联最后成为了这场标准之争的赢家,由其主导的13.56MHzNFC标准成为了移动支付的国家标准。标准确立之后,各大手机厂商终于不再需要选择站队,可以放心的生产支持13.56MHzNFC功能的手机。
赢了标准却输了市场
对于用户来说要使用13.56MHz标准的NFC功能需要同时更换SIM卡和手机终端,这就为NFC的发展竖起了一道很高的门槛。更换SIM卡还好,不需要收费,完全由运营商和银联补贴,但是更换手机终端则需要用户掏真金白银,用户是否买账?手机厂商是否买账?因为看不到明显的市场趋势,所以各手机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仅在个别的高端机型支持NFC功能,中低端机型一律不支持NFC功能。我们从最近的手机零售排名靠前的机型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在迪信通联合零点有数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手机零售指数中,列出了一季度销量排名前20的机型。
在这些机型中,只有排名第3的华为Mate9、第10OPPO A37、第11iPhone 7 plus、第15iPhone 7这四款机型支持NFC功能,其中两款iPhoneNFC还是被苹果阉割过的,仅支持Apple Pay,不支持我们通常所说的开放的NFC标准和协议,剩余其它16款机型均不支持NFC功能。由此可见主流手机厂商对于NFC功能由最初的观望已经转变为放弃。
没有了手机厂商的支持,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用户对于NFC功能并不买账。拿着不支持NFC功能手机的用户任凭你银联云闪付如何补贴,都不足以打动用户更换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终端,就无法使用其所主推的NFC近场支付。银联、通信运营商、手机厂商,可以赢得用户的银行卡、赢得用户的手机号码、赢得用户的手机,但他们却始终无法真正赢得用户的心。
而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阵营,尽管支付宝在互联网支付起步较早,但在移动支付领域,这两家只能算晚辈。但是凭借庞大的用户规模加上互联网企业惯用的高额补贴伎俩,很快就培养起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后来者用很短的时间就成为移动支付的佼佼者。
而起步最早的银联虽然赢了标准,却输了市场。
不仅仅是用户习惯这么简单
虽然支付宝和微信扫码已经培养起用户使用手机扫码付款的习惯,但是培养用户使用NFC的方式进行支付还是需要巨大的培养成本和时间,毕竟每个智能手机里都有微信,可并不是每个智能手机里都有银联钱包APP
这还不是关键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与支付宝和微信的扫码支付相比,NFC近场支付涉及的产业链更为复杂,从支持NFC功能的SIM卡、到用户手机终端再到POS机以及后台的支付系统,对支付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均有相关的软硬件要求,能否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是推进NFC近场支付的重要因素。二维码扫码方式的支付把涉及用户和商户的几个关键环节都使用一个二维码给代替了,线下推广和补贴全部可投给用户和商家,不会像NFC一样还要补贴SIM卡、手机终端和POS机。涉及的利益方也比较少,比较容易协调。
因此,银联在这么重要的日子力推二维码扫码支付,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已经放弃了NFC。那么失去了银联这样的玩家,NFC近场支付的生命周期是否到此就结束了?

(作者:张毅鑫,长期关注物联网发展趋势,我的今日头条号:物联网视野)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家园分 收起 理由
家园副管06 + 30 + 30 感谢分享

总评分: 经验 + 30  家园分 + 30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6 14:33 , Processed in 0.1866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