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04-6-4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6 00:3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几点说明:
1、一直想写点什么,也算为在雁塔潜水已久尽点力,但愿能对即将就业的同学有些许帮助;
2、适宜读者:对于找工作本身是采取风险中性的态度,不冒险也不规避可能的正常风险;
3、笔者的直接经验不多,更多的是间接经验和身边朋友的经历,
4、本来想分成几部分来写,后来觉得不连贯,索性全部贴出来。没时间写Abstract,耐心点,将就看吧。

正文:

工作,就意味着结束了预热和准备活动,真正上了跑道。抛开功利的心理,如果说读书不一定是非要做什么、学成什么,那么至少工作就应该要做成什么了,毕竟,不管做什么工作,首要的是负责和敬业精神。
1、什么是工作?
a、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专业和特长的发挥所在,如果再结合兴趣,似乎就完美了;
2、怎么找工作?
这个大概是最最关心的话题,谈不上经验,只是就自己肤浅的认识谈点看法。
a、信息来源及方法;
重要的信息源,大类有:各高校bbs、各大招聘网站、同学亲朋的信息、各公司网站招聘信息、学校布告栏。个人认为,前三大类最有用,下面稍作具体阐述:
a)各高校bbs。
无疑,雁塔是我们最近的信息源,但是实名制(也许将来会改观)和渠道的局限性,导致了解的信息是不完全信息,而且很多有用的信息可能会疏漏。所以,建议多关注水木和兵马俑,前者无疑是国内最大的校园bbs交流平台,career版在校园招聘高峰期也是办的如火如荼。熟谙水木的就不说了,如果不熟悉,可以首先掌握fterm、了解水木career精华区,掌握必要的工具、行业知识和信息,很多时候找工作也可以温故而知新。
兵马俑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也是较为权威的bbs平台。有些单位招人的时候看重交大的名气,校园招聘会和接受简历都只在交大,所以大家需要多多关注;
b)各大招聘网站。
常用的似乎就是chinahr和51job,其他的也有,不多举例。这类的平台大都提供全面工作信息,逢毕业前有校园招聘专版。个人以为,主要是一些大的外企的校园招聘会和预先提交简历的信息比较重要,比如微软、IBM、朗讯……有些公司近来通常是首先要接受在线提交简历,然后才是招聘会和面试……所以,此种途径不可忽视。
c)同学亲朋的信息
如果理想的工作城市不在西安,那么除了以上两种途径了解工作需求信息,还有就是通过同学和朋友。一方面,他们可能提供最简单的信息,最多帮忙投递简历,不会有其他的帮助,另一方面,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帮助内部推荐。值得一提的就是,虽然后者可能是奢求,但是可能是最佳的捷径。找工作就是拼智力、拼关系、拼耐力的时候,如果有捷径可走,没什么不好意思,更何况很多公司,尤其是大的外企或是垄断国企总是希望能够“内部推荐”。
b、工作要求
了解信息源,只是掌握了信息通道而已,具体的工作需要什么,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之所以先提这个,个人觉得就是要有的放矢,遵守result-oriented,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由于不涉及专业,所以这里提到的job description都面对所有专业,具体到专业领域的技能,要自己有针对的写。
其实,这方面很多大的外企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阐述,比如:
-result-oriented
-fluent in English and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
-creative and initiative
-ability to think and work independently
-strong work ethic
-teamwork
..........................
当然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其实,概括来说,无非就是几个方面:负责和敬业;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创新和热情;对结果负责;学习力和团队精神。写简历时,每个人针对个人情况突出自己所长,但不要歪曲事实,因为这很容易被识破,那些hr可不是白痴。
c、关于简历
a)一定要重视并写好,这是脸面的问题,也是第一印象。但是切忌花哨,华而不实的年代似乎已经过了。
b)简历构成。一般而言,简历分为CV和resume两种,二者区别见水木精华区,当然加上cover letter会更好,尤其是面对外企。写作的时候可以下载或者自建模版,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吧,也没有既定的标准,但通常来讲,要做到重点突出、个性鲜明而又不失规范性。
c)投递简历
一般可以有几种渠道:网上、招聘会、同学朋友帮忙。招聘会虽然直接,但是局限性比较大,如果精力和时间允许,网上投递简历不要错过。
d) 主动跟踪
简历写好了,也完成了投递工作,不等于就完成了任务,等候“传唤”。很多时候,要主动联系和跟踪,当然最好是联系hr,不管是电话还是mail。这里要申明:联系,不等于催促,而是巧妙的提醒。至于具体的方法和方式,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具体分析了,恕我实在无力给出tips。举个例子:当年班里一名女生投简历时,hr告知她说:下周等消息。同时还留了电话。结果她等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消息,周五中午的时候电话过去,hr笑着说:好吧,你过来面谈吧,我们在交大。后来,她被录了。也许这是个案,但是懂得把握机会总是没错的。找工作,很多时候不就是靠那一点点运气么?
3、怎么选工作?
a、对自己的认知——适合走什么样的路?这是出发点。就像跑步一样,适合中长跑、短跑还是长跑,要先了解自己。
b、工作分类,如国企、私企、高校、研究所、创业……。如果觉得迟早要创业,小公司似乎更有利于将来自己的起跑,不管是具体业务还是运营过程;如果想稳定,又不费太大心思,似乎高校研究所和国企是优选。个人认为,高校虽然稳定,但是不想做研究的人最好是不要混在这里,因为混也不好混;研究所,形势上更像公司,包括管理,但是比公司更稳定;国企,如果没有大的背景和强大的人脉,混混还是不错的,但是求大发展就看机遇和自己的努力程度了;外企,高薪和高强度高压是一致的,想拥有轻松生活的最好别选,毕竟这样的工作不适合所有人。
c、关于薪酬。
现在的薪酬体系五花八门,不作一一介绍。但是,首先认清的是,很多单位承诺和兑现之间有gap,至于gap有多大,差别很大,所以一定要谨慎,在谈薪酬的时候多多留意吧,但基本上很难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最多就是缩小gap而已。其次,就是对薪酬结构有基本的了解,比如年薪十万到底意味着什么?税前还是税后?包含津贴、奖金和福利否?保险和公积金怎么缴等等。所以,薪水本身并不能说明真正的收入状况,尤其是在国企。
d、多听意见。
很多时候,真的是旁观者清。虽然最终决策的是自己,但是往往身边的人能发现自己没有看到的问题。所以,有什么疑惑,尽管和爸爸妈妈、同学朋友们讨论,交流有助于提高。
4、对工作的认识
a、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平台,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的跨越,不合适的话可以跳嘛。我不这样认为,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第一份工作是跨入社会的开始,也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不管是所从事的工作本身,还是眼界开拓、知识经验背景的积累,都是重要的砝码;选好第一份工作并积极投入,有助于信心的增加。频繁的跳槽,容易打击自己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也容易让人产生“飘浮不定”的感觉;第一份工作可能决定了一生的路,不管从行业的角度还是自身的角度,所以建议慎重。
b、重视网上应聘和在线简历的投递;
虽然上面有所提到,但是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诚然,招聘网站上很多信息有做秀的成分,不过,还是有很多公司通过这种途径正式招人。对此,我们要善于发现,拿出耐心,投递简历时不要抱太大期望,但不能不作尝试。希望,总是自己给的。
c、行业的选择和职位的选择应该平衡。
选择一个行业,可能比一个职位更重要。比如,A是学电子的,应聘汽车制造业的工程师,job description要求有机械背景,A不具备,还非要去,就是看中了高薪,最后也被录取了,但是学的很累,慢慢也失去了热情。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份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他自己。
d、城市和自己理想生活状态应该平衡。
工作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要考虑选择生活环境。有人喜欢北京上海的大都市和繁华,有人就觉得交通拥堵、人头攒动,感觉压抑和不便。要考虑自己的生活需求,不要仅仅是工作本身。
e、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心态最重要。
作了那么多的努力,不管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都该平静的面对、接受并继续努力。毕竟,才上路而已。“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与大家共勉。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0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 23:11 , Processed in 0.15605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