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08-3-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2-23 10:55: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帖 :

新的一年,致5G路上的通信业。
原创 2018-02-22 通信 网优雇佣军

再热闹的春节气氛也会散去,日子总是要回到寻常。团聚时的喜悦逐渐被节后的分离冲淡,通信人已经再次挥别家人,奔赴在通信的路上。

今天,是节后工作的第一天。2018,新的征程已经开始。

过去的2017年,通信业的境况并不如意。

运营商之间的“无限流量大战”打得火热,价格战已经成为同质化竞争下的运营商们手中唯一的武器,量收剪刀差在不断扩大。

设备商也没带来多少好消息,在4G建设高峰期已过,5G还不来的青黄不接之时,只能苦苦支撑难以为继的财务报表。

在降低成本成为必然趋势之下,通信服务业首当其冲受到伤害,铁塔租金下调,某省运营商预算减半日常网优裁员40%...

2017年的通信业,一如这个阴霾的冬天,除了寒冷,连呼吸都受到压抑。



电力行业花了80年也不过最多覆盖了全球50%的人口,而移动通信网络仅花了20年就完成了这一覆盖率。

到了智能手机时代,这一速度更是惊人。在包括中国的领先市场,我们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70%以上的智能手机渗透率。

从1G到4G,移动通信飞速发展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前仆后继的通信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然而,就在飞速发展的智能手机时代,通信业未能抓住良机,将庞大的生态系统拱手让出,只能苦哈哈的经营着趋于同质化和平价化的数据连接服务,注定停不下来的价格大战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让OTT互联网巨头们坐收了渔翁之利。

曾经高速发展的通信业如今疲态尽显,似乎陷入了一个魔咒——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结果越悲催。

怎么办?这艘满载无数通信人的巨轮将驶向何方?

未来在哪里?即将到来的5G能将我们带向正确的航道吗?

实话讲,当2017年12月首版5G标准冻结之时,我有些欢喜,也有些失落。

抬头一望,5G万物互联一片蓝海,它能创造更多的用例、更庞大的生态系统,将电信业的价值链纵横扩展,大有所向披靡横扫全球之势。

但是,静下来一想,未来并非近在咫尺。

5G自动驾驶存在逻辑谬误——为什么自动驾驶汽车非要网络来控制?当然,有了网络,自动驾驶犹如如虎添翼,但那需要一个全覆盖的5G网络,那是等几年之后的事。

NB-IoT和eMTC已经大规模部署,没有5G,物联网也可快速发展。

网络切片是移动通信史上最伟大的想法,但在4G网络上同样可以部署。

5G远程操作依然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



至少从目前来看,缺乏杀手级应用的5G要解决电信业眼下棘手的问题毫无说服力。

不如把眼光放近一点,先解决燃眉之急。

在初五喜迎财神那一天,第三方网络评估机构OpenSignal发布了一份最新全球LTE网络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如当头一棒,改变了我之前对5G的一些看法,也燃起了一丝希望。



报告显示,号称全球第一的韩国4G网络终显疲态:4G可用性仍然全球第一,但4G网速排名却意想不到的跌落到第四名。

报告指出,韩国4G网速一直位居全球前两名,但本次测试的韩国平均网速从45.8Mbps下降到40Mbps,这可能表明韩国的LTE-Advanced网络首次显现“容量瓶颈”的迹象。

这似乎印证了韩国运营商对于5G的迫切不仅是为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有网络本身的需求。

据韩媒最新报道,韩国最近再次加速5G部署,计划于今年6月份拍卖3.5GHz和28GHz 5G频谱,这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

“容量瓶颈”并非韩国的特例,日本的4G网络早已显现。

从本次OpenSignal的报告可知,日本的4G可用性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但日本的平均4G网速连前五名也没排上,事实上,日本的平均网速只有韩国的一半,约16-25Mbps。

高可用性和低速率的背后,正反应了日本4G网络基础设施面临的潜在挑战——“容量瓶颈”。

过去20年来,日本运营商大量投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全球最密集的移动通信网络之一,用户享受到了较高的网络覆盖,但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日本的数据流量一直保持每年近30%的高速增长,网络疲于应付,导致密集城市连接速率下降,尤其在网络高峰时段,超过一半的受访用户诟病网速太慢。

日本运营商早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2017年12月发布的一份麦肯锡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52位日本运营商高管中,有92%的比例认为日本网络基础设施面临挑战。

“容量瓶颈”不仅影响运营商的收入,还影响用户体验。尽管日本运营商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他们似乎只能摊开双手,无可奈何的表示无能为力。

WHY?

因为要在密集城市,比如东京,新建或扩容4G基站来解决容量问题,成本过于昂贵,缺乏持续投资的动力。

怎么办?也许他们在等5G。

5G更低的每bit成本、更宽的频段、更宽的信道带宽、Massive MIMO技术等,可以以更低成本的方式解决网络容量问题。

笔者最近看到一份报告预计,5G每GByte成本仅为4G的十分之一。

另有一份有趣的报告中指出,目前的蜂窝网络每传送1GByte的数据量,需消耗的电量为2kWh。也就是说,你下载一部1GByte的标清电影,蜂窝无线网络消耗的电量相当于你家里的2000瓦的吹风机工作一小时。

众所周知,电费是运营商的一笔不小的开支,约占OPEX总量的15%。看看铁塔公司和三大运营商成天在纠结电费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而5G网络从一开始就打着“绿色环保”的口号,其能效目标要比4G提升100倍。

一方面,随着高清视频、VR/AR应用兴起,流量需求如海啸般涌来,另一方面,“无限流量大战”持续升级,量收剪刀差不断扩大,在饱和和同质化的市场趋势之下,在5G新的商业模式还未成熟之前,降价和提升网络质量成为运营商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随之而来的就是为了保住利润而不得不降低成本。

随着时间推移,因为每bit成本较高,新建和扩容4G将变得越发不可持续,通过5G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将变得越来越必要。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5G,也许可以让陷入泥潭的通信业长舒一口气,不再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前行,轻装上阵走在从人的连接到万物连接的过渡之路上,有足够的缓冲来最终实现全面转型。

是的,解决成本问题是当务之急,但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要跨进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18,5G开启之年。

2018,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曾经创造无数辉煌的通信人已经再次出发,和以往一样,我们不会等待,我们要出发,探寻美好的未来。通信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一定能再创辉煌。

新的一年,致5G路上的通信业,愿明天更好!

网优雇佣军投稿邮箱:wywd11@126.com

注:转帖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4 05:41 , Processed in 0.13282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