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5G行业终端生态联盟成立。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我国5G终端市场和用户市场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但5G收获期正在到来。
01 5G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2019年6月6日 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5G商用元年正式开启。
2019年10月31日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公布了5G商用套餐。随着5G套餐标准的发布和启用,中国5G商用的时代正式到来。
今年3月24日 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套餐升级优惠、信用购机等举措,促进5G终端消费,加快用户向5G 迁移;推广5G+VR/AR、赛事直播、游戏娱乐、虚拟购物等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
此后,中国5G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快了5G建设的步伐,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10月22日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5G进入了发展的关键阶段。今年1-9月,5G手机出货量大概为1.08亿部,已经有1.6亿个终端连接到5G网络。
02 5G终端数量激增
10月16日, 202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在北京举行,期间的5G行业终端生态峰会上,华为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运营商、政企和行业伙伴,成立了5G行业终端生态联盟,并发布了《5G行业终端生态白皮书》。 据介绍,华为将依托X Labs推动创新孵化,进行5G to B OpenLab测试认证,与终端伙伴和运营商开放合作,共建全联接世界。
《5G行业终端生态白皮书》则阐明重点行业对5G终端的诉求,分享5G行业终端生态进展与展望,并介绍5G行业终端生态合作平台。华为表示:“白皮书的发布,是生态合作更深入的起点,更是面向胜利的冲锋号,华为将与200+合作伙伴并肩前行,携手推动生态成熟。”
据了解,5G终端的形态多种多样。其中,eMBB场景下的5G终端类型包括CPE、手机、AR/R、笔记本电脑、平板、无人机等;URLLC场景下的5G终端类型包括智能监控设备(交通)车载终端、机器人、医疗设备、工业制造及检测设备等;mMTC场景下的5G终端类型包括水电气表终端、物流跟踪器、家居智能电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检测设备(农、林、城市)等。
手机无疑是5G生态与业态中最主要的终端之一。“5G发展,终端先行”,我国5G手机出货量占比不断提升,为运营商发展5G用户打下了基础。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2020年9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9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累计359款,总体出货量累计达2.26亿部。 随着5G用户规模不断扩大,5G手机价格也在下降。10月13日,realme发布的5G新款手机Q2i价格仅998元,是迄今最便宜的5G手机,千元5G机的出现意味着5G手机已经进入普及阶段。
与此同时,运营商开始通过与电商进行合作等形式拉低5G消费价格,让用户向5G迁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近日,三大运营商九月份运营数据出炉。数据显示,运营商的用户发展情况较前几个月明显好转。特别是5G套餐用户,中国移动的5G套餐首次突破一亿大关,成为全球5G套餐用户最多的运营商。
而中国电信的5G套餐用户数也达到了6480万户。据10月22日中国电信公布的运营数据,截至9月底,5G套餐用户数达到6480万户;当月5G套餐用户净增766万户。平均每月每户移动服务收入(ARPU)为44.4元,降幅持续收窄。
![]()
年初中国电信立下的目标是2020年实现5G套餐用户数净增8000万户,目前来看,后期需要冲刺。
在5G渗透率方面,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官网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目前5G在全球人口中的渗透率达到了7%,预计到2025年,全球20%的设备都将接入5G网络。
而至8月底,中国电信5G用户渗透率达到了16%,中国移动达到10.4%。目前,中国联通仍未公布5G用户的相关数据。综合来看,中国5G用户的渗透率上升空间巨大。
![]() 另外,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所的测算,国内三大运营商5G用户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比4G有所增加,但较之韩国运营商的37%差距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