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05-10-19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7 11:17: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9年5G启动商用前,5G前传(就是5G基站信号传输到BBU),这是5G网络投资非常大的部分,三大运营商十分重视,纷纷推出了创新方案。

中国移动力推MWDM(中等波分复用)方案,据说得到华为公司强力支持。

中国电信搞了LWDM(细波分复用)方案。

中国联通提出了DWDM(密集波分复用)方案。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晗介绍MWDM方案:半有源MWDM方案涵盖支持轻量级OAM的半有源架构和不等距波长间隔、等距通道的MWDM两大核心。半有源技术具有四大优势,重构无线与传输管理域,远端灵活部署;采用吊顶技术,低成本实现轻量级管控;破解了无源波分需人工排障的难题,实现智能化运维,支持故障快速定位;同时支持全方位互通解耦,构建开放产业链。MWDM技术重用CWDM低成本25G DML光芯片产业链,支持12波长WDM系统、波道数提升1倍,满足一站一芯需求和10km以上链路预算。

中国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唐建军介绍LWDM方案:用于5G前传的LWDM方案,采用了25Gb/s和10Gb/s的混合速率波分系统。具有高承载效率,单纤支持6通道25Gb/s前传承载,同时预留6通道10Gb/s前传承载能力;高传输性能,25Gb/s波长集中在1310nm的零色散波长区域,具有明显的低色散代价优势;高可靠性,25Gb/s光模块全部配置TEC(温控),保证性能和寿命;高维护余量,保证3dB以上维护余量,满足超规格长距离传输。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部主任王光全介绍DWDM方案:G.metro城域接入型WDM技术,应用于5G前传,可以减少巨量光纤资源消耗,支持点到点(星形)、链型和环形组网,主要应用于剩余纤芯不足,且新建光缆困难或成本高的场景,成本优势明显。

如今已是2021年,中国在2020年建成超70万个5G基站,2020年再度建设超过60万个。去年和今年建设完成,5G的广覆盖就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上述5G前传方案应用,去年和今年是关键。

然而,我们不要管三大运营商怎么说,而是要看他们怎么做的,直白点说,是怎么花钱采购的。

可以看到,中国电信LWDM方案,最新的新闻还是试点;

中国联通DWDM方案,早已不知在何方。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中国联通需求较小,产业链号召力不强,该方案没有得到产业链的大力支持。

中国移动在去年和今年大规模采购了5G前传,但主要是传统的CWDM(粗波分复用)。

去年中国移动各省份的5G前传采购浪潮中,仅仅由中国移动湖北公司采购了一次MWDM方案,72套。同时湖北移动还采购了2.9万套CWDM无源波分、2653套CWDM半有源、645套MWDM无源波分。对比实在太鲜明了。

今年3月,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发布《2021年度前传波分产品框架采购项目_招标公告》,采购1.6万套前传波分设备,其中无源波分CWDM 14120套,半有源CWDM 4500套。

而MWDM,20套。纯属恶心人……厂商很难鼓足信心投入了。

随后,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发布《2021年无源波分设备集中采购项目_招标公告》,一共1.2万套,全部为无源波分设备。

可以看到,中国移动将钱都花在了CWDM上,只要考量估计还是方案成熟,且省钱。中国移动还将半有源技术优化近CWDM方案,也进行了较大采购。那么MWDM半有源方案,估计最后就停留在实验室了。

而号召力差一些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LAN-WDM、DWDM,要在产业链推广,恐怕更难。

当然了,这依然是有益的尝试,值得思考。当初,产业链由于是光模块厂商被这些名目繁多的方案搞的无所适从,现在方案简单了,大家反而轻松些。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0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0 12:42 , Processed in 0.19180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