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是英文Push To Talk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即按即说。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早期对讲机(Walkie Talkie)的演进。PTT首先在3GSM会上成为热点,又在CTIA展会上成为亮点,它对特殊行业和特定人群具有非常方便的特点,已经成为各大移动运营商投资的热点。早在二战期间,驻扎在夏威夷的美军利用分散在各岛的高音喇叭来进行通信,当任何一个喇叭广播时,其它喇叭必须静默,这也就是现代通信的最早模型,以太网也是由此而来的。PTT业务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建立通信的。由于夏威夷人的问候语叫Aloha,因此,这种通信模式也叫Aloha。
在3G网络和VoIP环境中,PTT具有状态呈现的独特优点,但在3G网络中的特殊缺点也使得PTT成为鸡肋。早在2001年底,Sprint PCS即可在3G网络实现PTT业务,但接通时间居然长达8-10秒,被戏称为PTW(Push To Wait)。造成延时的原因在于,在3G网络,由于频谱资源的关系,不得不采用动态无线资源管理,如Sprint采用空闲超过20秒即自动断开无线链路的方式,当用户重新活动时,再重新激活无线连接,因此造成主叫方激活自己要时间,激活对方也要时间,其接续时间到了用户不能忍受的程度,作为运营商是不敢发布这类业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