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394|回复: 3
打印

PTT业务漫谈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1510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8 14:1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PTT的概念

    PTT是英文Push To Talk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即按即说。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早期对讲机(Walkie Talkie)的演进。PTT首先在3GSM会上成为热点,又在CTIA展会上成为亮点,它对特殊行业和特定人群具有非常方便的特点,已经成为各大移动运营商投资的热点。早在二战期间,驻扎在夏威夷的美军利用分散在各岛的高音喇叭来进行通信,当任何一个喇叭广播时,其它喇叭必须静默,这也就是现代通信的最早模型,以太网也是由此而来的。PTT业务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建立通信的。由于夏威夷人的问候语叫Aloha,因此,这种通信模式也叫Aloha。



    二、PTT的发展

    在七年前,Nextel与Motorola联合开发PTT,其它各大运营商都在笑话Nextel在干一件没有什么市场前途的蠢事。Nextel的制式称为iDEN,正是由于其在信令层独特的优势使得PTT独步天下,在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上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直到三年前,各大运营商才发现这一个锁定市场的利益可观,纷纷上马PTT业务。图1是2002年美国各主要无线运营商ARPU值和离网率的比较。



图1  2002年美国主要运营商的ARPU值和离网率

    可以看出,PTT非常引人注目。到2003年底,Altel、Verizon、Sprint PCS等各大运营商都相继开通了基于VoIP和iDEN的PTT,市场呈现为一个非常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局面。

    PTT是一个功能简单的对讲机式的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系统,这种业务使用简单的半双工通信方式工作。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人说话,主叫方只要按一个键即可向一个人或一组人发起通话请求,无需拨号和等待对方摘机,话路立即接通,迅速建立起谈话群组。但是在三年前,PTT被许多大运营商引入公众蜂窝网,被看作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加入了许多便捷的特性,如即时消息类的状态呈现。用户可在通话群组中灵活地选定或者变换通话对象,从而可轻易地与通话群体中的所有人或部分人进行电话会议。通过状态呈现服务,用户可以知道通话对象的哪一位可以接听,哪一位线路忙,通过语音留言功能可使用户能在对方不能接听或没有开启即时通话功能的情况下,留下语音信息。传统的即时通信软件(如Yahoo Messenger、MSN Messenger、AOL等即时消息软件)所具有的好友列表、状态呈现和私人聊天等功能更增添了PTT的吸引力。运营商可以基于PTT业务平台提供多种模式的即时通信服务,这对年轻的客户和商业客户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运营中的PTT

    在3G网络和VoIP环境中,PTT具有状态呈现的独特优点,但在3G网络中的特殊缺点也使得PTT成为鸡肋。早在2001年底,Sprint PCS即可在3G网络实现PTT业务,但接通时间居然长达8-10秒,被戏称为PTW(Push To Wait)。造成延时的原因在于,在3G网络,由于频谱资源的关系,不得不采用动态无线资源管理,如Sprint采用空闲超过20秒即自动断开无线链路的方式,当用户重新活动时,再重新激活无线连接,因此造成主叫方激活自己要时间,激活对方也要时间,其接续时间到了用户不能忍受的程度,作为运营商是不敢发布这类业务的。

    直到2003年,才有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原理是,用户在进行PTT通话时不可能同时再打电话,因此可以利用语音信道而不是数据信道来进行PTT通话。2003年底至2004年初,Altel、Verizon、Sprint PCS等运营商先后发布了PTT业务。表1是美国、加拿大的几个典型运营商网络的PTT测试结果。

表1  运营商网络PTT业务的测试对比





    可以看出,即使被看作拥有真正PTT业务的Altel、Nextel,仍未采用真正的双工通信,双工通信的建立和延迟时间应该介于30-50毫秒之间。



    四、PTT的前景

    目前,GSM网络上的PTT业务基本采用的都是由Nokia、Ericsson和Simens联合开发的VoIP over GPRS开放标准,基于3GPP的IMS平台提供PTT业务。CDMA 2000 PTT方案基本采用的是由Nextel、Qualcomm和Motorola联合开发的Qchat标准。Qchat以Nextel、Motoral开发的Direct Connect协议为基础,使用标准的VoIP技术。由于PTT的便利性和结合了即时消息的灵活性,使PTT成为一种杀手级业务。从技术上看,降低呼叫建立时间和呼叫过程中的时延是快速部署PTT的关键,也是用户能否接受PTT的关键。从以上的测试结果来看,PTT已基本可以商用,但要获得广泛的接受,仍需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6 21:13 , Processed in 0.11384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